陶绍教
泡完温泉后,我高兴地叫妻子与女儿一块儿到温泉池旁合影。不料,女儿拒绝了我的请求:我不喜欢照相。
我来火了。女儿是喜欢照相的,她“无情”地拒绝请求,显然是在闹情绪。女儿就有这毛病,与大家愉快地玩着。不知怎的,她突然就不高兴了,或说令大家扫兴的话,或板着脸不言不语,或离群独坐,令我与妻子恼火。人少时,我会批评她,这次相伴出游的人较多,我只好压住火气。以免影响大家的好心情。
生气的我小声对女儿说:“这样吧,既然出来玩没有快乐。下个景点就不去了。我们先乘车回家吧。”说完,我收拾行李。下一个景点是程阳桥。是女儿早就向往的地方。女儿立即意识到她的愿望就要落空了,情急之下她后悔了,后悔的她立即扭转态度:“爸,不回去。我与你们一块儿照相吧。”我答应了她的要求。接下来,女儿显得听话,显得快乐。因为她怕我不高兴而让她不能实现久已有之的愿望。
游完程阳桥,我对女儿说:“快乐是相互影响的,比如,你快乐,往往会感染父母,让爸妈也快乐;爸爸快乐,往往也会感染全家人,让你和妈妈快乐。大家都快乐,这就是最大的快乐啊!反之。不快乐的心情也同样有感染力,比如,你不高兴,就会影响爸爸妈妈,让爸爸妈妈也不高兴。这些心情,不仅影响家人。还会影响身边的人。因此,与大家在一起,不要随意闹情绪。否则。就会让大家不快乐,让大家日后不愿和你玩。你不给别人带来快乐。别人也不会给你带来快乐。”女儿红着脸点点头。在回家的路上,在回家之后的几天里,女儿竟然没闹过情绪。这多难得啊l或许,她真的领悟了我的话。毕竟,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还小,要把这领悟化为长期的行动指南可能不容易办到。还需要进一步利用其愿望来强化她的良好行为。
我问女儿:“想去桂林玩吗?”女儿从书本、电视、同学那里,了解不少桂林的情况,很向往去桂林。其实,我是打算暑假带女儿到桂林玩的,但我没说出来,而是从她的角度出发,问她是否想去。女儿肯定地说:“想!”于是我开了个条件:“既然想去。那就要听我的话,日后要学会把快乐带给父母。带给身边的人,尽量少闹或不闹情绪。能做到这样,暑假时我一定带你去。…好!”女儿再一次爽快地回答,还伸手来与我拉勾。
女儿果真没闹情绪了,我也快乐地实现了我的承诺。利用女儿的愿望,我不断帮助她矫正了性格上的许多缺点。※
(责编张银萍图/孔雀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