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静
《W.》虽然是一部讽刺作品,但是全片却充满着戏剧式的喜感,这倒也符合小布什留给公众的印象。
小布什了,离开了住了8年的白宫,带着一丝伤感和无奈,留下了美国陷入伊拉克战争和金融危机的泥潭。在他卸任之前,CNN的民意调查显示小布什是近代美国总统中最不受欢迎的一个,可曾经也有媒体评价他为“伟大的总统”,因为他在“911事件”后顶住压力,以强硬的鹰派作风向世界展现出世界霸主的形象。小布什8年的总统生涯,有高潮,有低谷,可谓跌宕起伏。
赶在乔治·w·布什卸任前夕,著名导演奥利弗·斯通推出了电影《W.》(又译为《小布什传》)。奥利弗·斯通一直是好莱坞备受争议的导演,他热衷于为政治人物拍传记,从《刺杀肯尼迪》、《尼克松》,到如今的《W.》。《W.》虽然是一部讽刺作品,但是全片却充满着戏剧式的喜感,这倒也符合小布什留给公众的印象。
一个走不出父亲阴影的儿子
影片的第一个镜头从棒球场开始,小布什举起双臂,幻想着观众席上传来欢呼声,踌躇满志。
下一个场景转向白宫的办公室,布什和他的内阁在咬文嚼字,为朝鲜、伊朗、伊拉克定位,从仇恨轴心,到鼠辈轴心,最后终于敲定“邪恶轴心”。
接下来镜头切换到1966年,回到了小布什肆意纵情的青春时代。
在耶鲁大学读历史的小布什,被精英学生社团“骷髅会”看中,在入会的宣誓周上,小布什过目不忘的本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当被问到是否打算追随家族政界人士的脚步时,小布边喝酒边玩世不恭地回答:不,打死我也不干那差事。他在一场球赛中因拆卸球门柱并為拉拉队长出头而被捕,钻油井时因不满条件艰苦甩手不干,他酒后驾车撞向父母的房子……
年轻的小布什一直崇拜自己的父亲,他复制着父亲的路线,同样进入耶鲁大学,同样加入骷髅会,同样的体育爱好,同样的去钻油井,可他性格冲动,并且做事缺乏专一精神,几乎一事无成。正如老布什所训斥的,“你成天都在干嘛,聚会、酒后驾车?你以为你是谁,肯尼迪家族的子弟?你是布什家族成员,要言行如一。”
不管小布什怎么做都达不到父亲的要求,换不来父亲的欣赏,在表现优异的模范弟弟的衬托下,小布什这个长子显得更为平庸。所以他只有用离经叛道来武装自己,结果换来老布什更多的失望。
让我们通过电影镜头来看看布什父子的一次冲突。在老布什不断的表示对他失望时,小布什一开始还能忍气吞声,但某次醉酒后,多年积攒的忿恨终于爆发,他冲老布什挥拳相向:“我受够你了!这辈子,还有下辈子!”老布什很生气:“我建议你,去找匿名戒酒会帮忙吧。”小布什回敬道:“谢谢你,完美先生,战争英雄,全能先生。”说完就要和老布什单挑,并得意地宣布自己被哈佛商学院录取,然而在老布什轻轻的一句“你知道这是谁托的关系?”中,他的挑衅立刻败下阵来。
1977年小布什在赌桌上和自己的伙伴告别,宣称自己要继承家族事业,去参选国会议员。在朋友的聚会上,他结识了图书管理员劳拉,并对她一见钟情。虽然竞选国会议员失败了,他却获得了劳拉的爱情。在小布什40岁的时候,似乎是否极泰来,他的命运开始发生了转折。生日那天,老布什打电话邀请他去华盛顿帮他助选1988年的总统。
在父亲的总统竞选中,小布什展示了自己的政治才华,开始赢得了父亲的尊重。然而老布什竞选成功了,小布什却迷茫了,不知何去何从,因为父亲并没有为自己留职位。他向妻子倾诉,“我一直藏在老爸的阴影下,他们只会说那孩子干过什么,谁会记得一位总统的儿子?我甚至希望他输掉竞选,无论我做什么都不够,永远不够。”
然而1992年老布什竞选总统连任却失败了。大选失败的那晚,看到心中的巨人父亲因为失败而流泪,小布什心情复杂。他把父亲竞选失败的原因归咎于老布什没有将海湾战争坚持到底,没有直击巴格达,没有端了萨达姆的老窝。他认为父亲缺乏一种精神,一种决策力,而他自己绝对不会重蹈覆辙。
一位充满宗教色彩的总统
1994年,小布什宣布参选德州长长,他的母亲芭芭拉觉得匪夷所思:德州州长?你在开玩笑吧。家人都认为他不可能打败现任州长安·理查兹,况且他弟弟杰布也要竞选佛州州长,劝他再等四年。倔强的小布什不顾家人反对:我就要竞选这次的州长,你们听到了吗,现在就开始。出乎意料地,小布什的州长竞选成功了。
1999年,小布什找来厄尔,告诉他:我听到上帝的召唤,我觉得上帝想让我竞选总统。小布什的总统之路从最开始就带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他将上帝带进了白宫。在影片中有所体现的场景是,小布什和他的内阁每次开完会都要集体祷告。
科林劝小布什对伊拉克动武要谨慎,要学习他父亲怎样权衡海湾战争的利弊。对此,小布什不以为然,我有王牌,就是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在内阁会议上,科林再一次问,我们为什么要对伊拉克动武?为什么要拿大炮打蚊子?副总统切尼直接回答因为伊拉克有能源,为了国家利益,为了保障今后的石油供应,为了帝国的稳定,所以要出兵伊拉克。最后小布什总结:民众想的不是石油,所以我们的议题是911、恐怖分子、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读着幕僚反复修改的演讲稿,小布什告诉美国民众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美国具有极大的威胁。于是不顾反战游行,不顾同盟国的反对,布什政府执意开战。在和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交谈时,小布什强硬的表示无论联合国是否通过对伊拉克出兵的提案,美国都会开战。他甚至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创意的想法:将美国间谍飞机喷涂上联合国标志,飞进伊拉克领空,引诱萨达姆开火,然后合理反击。
战争在欢快的配乐中开始了,萨达姆的雕像被推倒了。一时间,小布什成了美国偶像,媒体的宠儿,被评为“男人中的男人”。
然而,令布什政府陷入尴尬的是在伊拉克找不着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原来情报部门搞错了情报。于是,出兵的理由不存在了。餐会上小布什结结巴巴地斥责下属:你们骗我一次,现在骗我两次,你们休想再骗我了!拉姆斯菲尔德沉重地回应:我们所有人都搞错了,我们体制中的诚信已经荡然无存。
影片的最后一幕与开头遥相呼应,同样是无人的棒球场,小布什站在球场,高举戴着手套的左手,却没有接到球。欢呼声消失了,他茫然四顾,怅然若失……
一部温和的讽刺电影
《W.》总体显得温和,没有斯通以往的辛辣和尖锐。
除了一个活在父亲阴影下的儿子,影片还展现了很多小布什的个人特质。比如他爱替别人取绰号,称克林顿为肥驴,称海伦·托马斯为老战斧,雅克·希拉克是青蛙,普京是鸵鸟脚。他不善演讲,面对话筒经常结巴或者口不择言。他爱面子,警告切尼和大家一起开会时要控制自己的自负,记住他才是总统和决策者。
如果从还原普通人这个角度来评判,影片可以算得上成功。乔什·布洛林演出了一个形象生动的小布什,天真、冲动,浑身冒着傻气。虽然不能改变对这位总统政绩的评价,但相信看了《W.》的人会对小布什有了新的认识。他也许是位失败的总统,为国家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改变了世界格局,但他也是个普通人,想获得父亲的认可,喜欢棒球,信仰上帝。也许他只是站错了位置,站上了一个不属于他的位置。若他真的在棒球中找到自己的人生,没有将棒球带入政治,是不是战争的悲剧就不会发生?然而历史不能重来,所以这个假设毫无意义。而关于这位美国第43任总统的功过是非,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一切还需历史来证明。
历史上诸多政治人物都因为一些家庭的原因而走上政治之路,他们也有和普通人一样的烦恼以及平凡的家庭生活,但是他们最终站在充满是非的政治舞台上,从生活的角度来剖析政治人物,或许能够让大众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传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