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惠聪
摘要:目前,美、日、德是公认的世界工业设计三强,尤其日本工业设计发展速度之快及对世界各国工业设计的影响之大令我们为之震惊。文章以日本的工业设计特点为出发点,对日本工业设计的起源、吸收和继承传统等进行了系统研究。
关键词:工业设计;日本工业设计;传统工艺;现代产品
中图分类号:TB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2-0059-02
工业设计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发轫于英国,形成于德国,“自立”于美国。
德国对工业设计的最大贡献是成立了第一个工业设计的行业组织——德国工业同盟。该同盟的成立标志着艺术与工业的第一次自觉联合。此外,该同盟所倡导的“设计必须从大生产的基础出发,机器可以制造出美的产品”的理念对工业设计起到了“正名”的作用。美国对工业设计的最大贡献则是,催生出了职业设计师。日本对工业设计最大贡献则是,在处理传统工艺与现代产品的关系方面取得成功。
把包豪斯介绍到日本的第一人是评论家Masaru Katsum-ie,他在1948年到1949年在日本的《工业艺术新闻》(Indus-trialArtNews)杂志担任编辑。从那时开始,他全力以赴地推广欧洲为中心的、以“好设计”(good design)为宗旨的设计体系。他一方面把包豪斯20世纪20年代在伊顿认为设计应该是凭据直觉和纳吉的理性主义立场争论带进日本设计界和设计教育界,同时还把大量的西方关于设计的著作介绍人日本,其中包括英国作家赫柏特·李德的《艺术与工业》(Art and Industry)等。Katsumiu把1950年称为日本设计第一年,从那时开始,到1955年左右,日本设计教育开始大规模发展,不少重要的设计学院在那个期间成立。其中比较重要的有:1951年成立的创意艺术教育学院(the Creative Art Education Insitute)、1954年成立的桑泽设计学校(Kuwazawa Design School)、1955年成立的视觉艺术教育中心(the visual Art Educational center)等。
1951年,由日本政府邀请,美国政府派遣的美国极有声望的工业设计师雷蒙·罗维赴日讲授工业设计,并且为日本工业设计界亲自示范工业设计程序与方法。罗维的赴日讲学,对日本的工业设计是一次重大的促进,通过他的讲学,使日本工业设计师得以了解到世界最新的工业设计理论、技术与状况,取得第一手的感性资料,对日本工业设计自身的发展方向有了—个正确的了解。
1953年,世界各国对于日本日益强大的设计集团开始有所认识,因此邀请日本设计界参加在米兰举办的第十届设计三年展(the Milan Triennale,三年展)。日本当时最重要的工业设计家日本工业艺术学院(the Industrial Arts Institute)的院长Isamu Kenmoohi在给米兰组织单位的回信中说,日本设计还没有成熟,他希望日本设计界能够进一步发展,同时加深设计与传达媒介之间的关系,如果一切顺利,他希望日本能够参加1957年的第十一届米兰三年展。
1954年,美国的工业设计杂志创刊,成为地位仅次于英国设计杂志的世界性工业设计权威杂志。1956年,欧洲各国考虑到工业设计的重要性,第一次开会研究成立一个国际性的机构来促进各国工业设计的发展,这次会议导致1957年世界设计协会联合会(ICSD)的正式成立,后改为世界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即ICSIS),日本工业设计协会以集体会员身份参加了这个国际组织。同年,瑞典成立工业设计协会。1955年,当时世界最权威的建筑与工业设计大师勒·柯布西耶访问日本,举办座谈会,对日本工业设计界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与看法。1960年,第一届世界工业设计展览开幕,成为工业设计经历多年发展以来的一次总结和新的发展起点。日本的工业设计从国际工业设计的这些发展与进步中得到很大的收益。
日本在战前及战时是军事大国,可以用强制的手段把自己的产品倾销到被占领国,所以造成世界上对日本产品的普遍印象:好看不好用,好看不耐用,人们普遍崇尚的是欧美产品。战后的形势有了很大的变化,倾销被自由竞争所取代。日本工业设计面临着这种压力,很自然地从模仿欧美产品人手,打开自己的地盘与市场。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不少产品设计具有很明显的模仿欧美的痕迹,在功能及形式上都比战前的日本产品好得多,从而开始进入国际市场。
1951年日本成立的隶属于日本通产省的日本出口贸易研究组织,现改名为日本对外贸易组织(the Japan Extemai Tradeorganization)。这个机构一方面为日本政府提供有关产品设计的情报,另外一方面选派日本学生到外国留学学习设计,并且负责邀请国外重要的设计专家来日本访问讲学。
日本是一个极擅长吸收别国成果的国家,就像他们曾在中国唐代时期全盘吸收汉字而发展出自己的文字那样,在日本现代设计的开端,他们也全盘接受了欧美现代设计的成果,把欧洲设计的式样完全照搬过来。日本设计界在“拿来主义”式的发展本国现代设计时,他们很注意发挥欧美国家的长处而避免短处,如他们的汽车设计就接受了美国汽车设计发展过程中注重形式忽视质量的教训,走的是欧洲汽车讲究功能、注重产品质量的发展道路。50年代,他们频频邀请欧美著名的设计师传授设计知识,包括请世界上最著名的美国设计师雷蒙德·罗维。他们还举办欧美的设计作品展览,派遣学生到欧美学习或通过旅行搜集欧美的设计经验。60年代,日本开始以主人翁的姿态出现在国际设计舞台上,通过举办国际设计会议、产品出口展览等活动开始把他们的设计推向世界。他们的电器、汽车和相机以精良的质量、高品质的外形设计和低廉的价格迅速打入国际市场。70年代,欧美国家的设计师和制造商已明显感觉到了来自东方岛国的威胁,纷纷采取不同的措施提高自己的销售额,美国甚至以提高进口关税来阻挡日本汽车对美国汽车工业的威胁。1981年,日本成立了设计基金会,组织国际设计双年大赛和大阪设计节,日本继欧美之后,已成为新的国际设计中心,日本设计也得到国际工业设计界的认可。
日本设计在紧随国际设计发展步伐的同时,也发展了具有本民族特点的设计风格,这使他们的设计在国际设计中独具特色,这一特征尤其体现在他们的平面设计、纺织品设计、服装设计和室内设计上。日本传统的图案、包装、材料运用和绘画表现方法是日本设计师灵感的源泉,也是他们发展本民族设计风格的基础。在室内设计上,他们更是发展了一种温馨舒适的“和式”风格,来发扬光大大和民族的住居习惯。日本的跪式生活习惯所用的低矮家具、插花艺术、茶道及木门式室内隔断是这种室内设计的组成因素。木材的运用和玲珑雅致的内部处理,暖色调的灯光效果加上日本的插花艺术构造出日本民族对住的审美趣味。日本能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取得经济腾飞,挤入世界强国之中,其产品畅销全世界,日本的设计无疑充当了重要的角色。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就把工业设计现代化作为日本经济发展的战略导向和基本国策。日本工业设计的成功首先在于日本的工业设计界非常注重实务,整个设计界都是和企业紧紧联系在一切的,在工业设计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再有,日本设计界和社会的发展紧密贴合,JIDA的研究方向从一开始就紧贴国家形势,社会生活的变迁能够马上得到设计师的重视并形成探讨的课题,形成理论,立足点在于自己国家社会的特色,放眼世界的需求,而不是人云亦云。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勇于吸收,敢于继承,善于交融。只有勇于吸收,才能发展,只有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才能最终真正成为自己文化的主人。
参考文献
[1]设计史[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朱铭,荆雷,设计史[M],山东美术出版社
[3]沈祝华,设计策划[M]山东美术出版社
[4]荆雷,设计概论[M],河北美术出版社
[5]伍江,现代建筑的源头——访问包豪斯[J],设计新潮2001,(1)
[6]田自秉,工艺美术概论[M],知识出版社
[7]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新世纪出版社
[8]王受之,世界工业设计史略[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9]吴静芳,世界现代设计史略[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