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运喜
一、自调节机制及其启示
1自调节机制的内涵界定
在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总是朝着种类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直到使生态署统达到成熟的最稳定状态为止。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和生物圈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生态系统,保持这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人类生产生活所处的自然环境是一个生态环境,环境内持续不断的能量、物质、信息交流与循环构成一个生态系统。每一个生物个僻相对于自然界这个大生态系统来说,既是构成和影响这个大系统的一个因子,又自成一个生态系统(子系统),生物机体内部进行着能量、物质、信息的交流与循环。稳态是生物的最重要特性之一,也是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表现。生态自调节机制就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呈现稳态特性的内在机制。
所谓自调节机制,就是生物个体或生物种群在自然生态条件下自我适应环境变化,维持自身机体平衡,永保旺盛生命活力的特性。在这种机制作用下,生物能够根据周围生态环境的变化或改变,自然而然地、自动地调整自身机体生理结构、功能,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这种自调节行为完全是环境变化使然,是自然而然实现的。
2自调节机制给我们的启示
在生态学的视野里,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任何个体的道德都是在社会道德环境的影响和薰陶下,一点一滴地、逐渐地积累和养成的。在青少年道德养成过程中,不管我们自己是否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习惯都是在自调节机制作用下形成的。
所谓道德自调节机制,实质上是自然生态系统的自调节机制在人类社会道德领域的反映和体现或移植,是维持道德生态系统协调、平衡、稳态的内在机制,是社会道德形成、发展、演变和个体道德养成、发展、提升的重要内在机制。“将生态系统概念引人德育体系是由于德育体系有自身特有的发展规律和内在的逻辑安排,具有鲜明的结构特征和秩序结构,这种结构用德育系统来比喻和概括是极为生动和贴切的。”
二、自调节机制在青少年道德养成中的重要作用
一个人的道德如何与社会道德环境的“大气候”、与国家的道德建设活动有着重要关系,但与个人的主观努力程度特别是自调节能力、自律能力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研究自调节机制与青少年的道德养成关系,其直接目的和最后落脚点,就是要认识和发挥自调节机制在这一过程中的特殊重要作用。
1自调节机制是青少年实现道德内化与外化相互转化的枢纽和关键
青少年道德养成过程是一个道德内化与道德外化相互交叉、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过程。但是,道德内化与外化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如何实现的呢?笔者认为,自调节机制是实现道德内化与外化相互转化的枢纽和关键。
道德内化即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人品德,燕国材认为,道德内化的基本过程包括定向、认识、评价、顺从、认同、良心化等几个环节(阶段)。在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人品德的每一个环节(阶段)都存在着自调节机制的作用。如果没有自调节机制的作用,道德主体因缺乏内化的动机、目标,没有形成道德概念,而无法评价有关的道德现象、道德行为,不可能无条件地遵守、服从社会的道德规范要求,更不可能在内心认同其道德价值,因而道德内化的过程也就实现不了。
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人品德后,意味着道德内化的完成。道德内化的目标是形成正确的道德概念、道德詹念、道德准则,目的则是在正确的道德原则指导下实施合乎道德正义的道德行为,促进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即道德内化的目的是为了道德外化。道德外化即由知到行的转化过程。道德的基本要求是知行统一。但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许多青少年知而不行、知而乱行?原因就在于缺乏自调节机制,不能够调控甚至故意放纵自己的道德行为。如果说自调节机制在道德内化的过程中功不可没的话,那么在道德外化过程中,自调节机制更起着统帅和指挥的作用。没有自调节机制的作用,道德内化就不能转化为道德外化,道德内化也就失去了意义,就不能发挥道德对社会文明的推动作用和表征作用。
2自调节机制是青少年实现道德知情意信行过程的导向机制
青少年道德养成过程是一个由知到行的过程,即产生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实践道德行为的过程。自调节机制是促使人的道德认识升华为道德情感,凝结为道德意志,内化为道德信念,外化为道德行为习惯的重要导向机制。在青少年道德养成的每一阶段,自调节机制都起着导向作用。没有自调节机制,即使产生了道德认识,形成了一定的道德观念、道德概念,也不能升华为道德情感,因为他认识不到自己对社会和他人所负有的道德责任、道德义务,缺乏主动参与道德实践活动的冲动和激情,难以体验到道德行为活动给他带来的心理愉悦和精神享受。没有自调节机制,人的道德情感也不能凝结为道德意志,因为它缺乏克服道德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挫折、阻力的勇气和毅力,不能将道德行为进行到底。没有自调节机制,已经内化的道德信念在外化和转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习惯时仍然会遇到来自内心的干扰和阻力,缺乏道德实践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道德行为时好时坏、时断时续,因而不能彻底完成由道德信念向道德行为习惯的转化。由此看来,自调节机制就好比大海航行中的导航船,引领无数船只一步步驶向彼岸。
3自调节机制是青少年追求道德进步的动力机制
道家和佛教都把人生看做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虽然有一定的清规戒律要遵守,但它们都注重道德主体的自律和道德的自觉,强调自我的约束力和自我的觉醒来提升道德品质和道德境界。这表明,人的道德成长就是道德主体在社会道德教育的感召下,在道德生活现实面前,因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不断自我觉醒、自我强化、自我适应的过程。我们生活的道德环境是一个生态环境,既给我们以压力和挑战,又给我们以暗示和启迪,道德生活中一个个正反两方面的真实案例迫使我们不得不一次次觉醒。可见,青少年的道德进步是在一次次的道德觉醒、强化、适应中实现的。
是什么促使青少年根据道德环境的生态变化发展而不断地自我觉醒、自我强化、自我适应呢?是自调节机制。因为自调节机制是维持道德生态系统协调、平衡、稳态的内在机制,是社会道德形成、发展、演变,个体道德养成、发展、提升的运行机制。只有自调节机制而不是别的什么机制才能帮助青少年自觉自动地实现道德的自我觉醒、强化和适应,才能推动个人道德的生态发展自强。自调节机制犹如道德养成发展过程中的发动机,给人的道德发展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所以。青少年的道德养成离不开自我觉醒、自我强化和自我适应,而促使其自我觉醒、自我强化和自我适应的动力机制就是自调节机制。
4自调节机制是青少年激发道德需要,完成道德选择的保证机制
人的生活是道德生活。亚里士多德指出:“人类所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性就在于他对善恶和是否合乎正义以及其他类似观念的辨认。”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在人的一生中至关重要。做人就要从讲道德做起。道德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内容,贯穿于人的一生。因此,注重道德修养,追求道德进步,是人的社会道德生活的必然要求。但是,一个人只有产生了道德需要,他的道德学习才是主动的,道德修养才是自觉的,道德实践才是诚心的。有学者认为,当前我国道德建设的进程不顺利,道德建设的效果不理想,原因就在于没有激起人们的道德需要,没有把道德教育与人的切身利益和现实需要结合起来,没有明确道德是人的一种内在需求。所谓道德需要,是指“个体在道德生活中感到道德的欠缺而力求满足的内心状态,也是道德接受的直接动力和源泉”。道德需要作为人的一种特殊的高级的精神需要,具有主体性、价值性、自律性和超功利性等特点。
人的道德需要是如何产生的呢?笔者认为,是人的道德自调节机制在起作用。因为自调节机制是维持个体自身道德生态系统平衡稳定的内在机制。它能够及时敏锐地察觉自身道德系统的任何变化,并反馈给道德主体,敦促其采取措施,加强道德学习,调控道德行为,恢复道德系统的平衡。青少年一旦产生了道德需要,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弥补缺陷和不足,加强道德修养,完善道德人格,提升道德境界。
道德选择包括道德标准、道德价值观、道德准则、道德行为的判断、评价和选择。道德选择与道德责任密切联系。通常情况下,道德选择要以对道德责任的认识为指导,选择本身也是为了履行一定的道德责任。道德选择不仅体现行为主体的道德觉悟,也关系到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因此,青少年的道德选择正确与否非常重要非常关键,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我们要利用自调节机制的作用,积极引导青少年正确合理地选择符合自身道德发展要求的道德价值、准则、行为。
参考文献
[1]卢克功,德育生态环境建设的系统论分析,职业时空,2007(3)
[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