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也是领导力

2009-09-21 07:15李敬沛张德生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09年8期
关键词:主观性主观校长

李敬沛 张德生

透过校长活动的各种表现形式,我们不难看出,一切校长活动实质上都是在不同环境下做出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校长的领导力就是选择,选择也是校长的一种领导力。所谓校长选择,简单地说,就是校长(包括校长个人和领导集体)对影响校长活动的诸因素的整合,或者通过改变条件使各种因素的作用朝着有利于学校目标实现的方向转变。

校长在校长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随着民主的发展和师生素质的不断提高,校长的某些职能呈现出日益被替代的趋势,但是校长在领导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没有改变。校长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校长掌握和支配着学校资源(主要包括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如果否认这一点,必将使学校发展呈现出无序的状态。

当然,掌握和支配学校资源不是校长的目的,其目的在于通过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赋予资源一种新的能力,使它能够创造财富。学校资源对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有着积极的或消极的作用。当然,作用的性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关键在于如何配置和利用,这就为校长的选择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实际上,任何选择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使资源的利用呈现出不同的作用,现实的校长活动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即校长选择的差异性导致了学校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同的发展趋势。

要实现学校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对于校长选择来说,应主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做什么事,即选择学校的奋斗目标。校长是选择正确事情来做的人,如果目标出现错误,就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而目标确定的基本依据就是校长能够掌握和利用的资源数量及质量。

二是怎么做,即选择实现目标的方案。方案正确,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谁来做,即选择能够最大程度实现学校目标的人来执行校长的决策。人的能力既有质的差异,也有量的区别。只要校长能够使他们扬长避短、合理搭配,就能发挥出其最大的潜力。校长要综合权衡,合理配置,实现人和人、人和物的最佳结合。

四是检查做得怎么样,即选择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考核标准实际上就是要求建立起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只要机制合理,就会产生出最大的效益。

因此,校长活动的实质是选择,校长选择其实质是创新。校长只有真正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发挥好主导作用。否则,就会因自己的不当选择而影响学校的长远发展,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校长选择的主观性

校长选择是主观和客观相互作用的过程。正确的选择,固然表现为主观符合客观,但是在既定的客观条件下,校长选择更表现为一种在尊重客观规律前提下的主观活动。作为主观活动,我们就不能回避校长选择的主观性问题,因为选择的主观性既有可能使选择趋向正确的一面,也存在着趋向错误一面的可能性。这是由校长自身的条件决定的。在选择的过程中,校长会受到自身的地位、知识、经验、能力以及个人品质、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选择带有较强的主观倾向性。因此,充分认识校长选择的主观性是校长做出正确选择的前提条件。

校长选择的主观性涉及很多问题,但主要的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校长的品质,二是校长的智慧。品质和智慧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可或缺。只有好的品质而无智慧,校长选择就有可能只是一个良好的主观愿望。因为正确的选择要靠智慧来予以保证,缺少智慧的选择肯定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同样,只有智慧而无好的品质,校长选择就有可能犯方向性的错误。因为正确的选择要靠好的品质来把握方向,缺少好的品质的选择肯定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因此,校长选择的正确性,从主观性来说,关键是实现品质和智慧的统一。另外,校长的心理素质也是不可忽视的。由于选择的复杂性,心理因素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校长的选择行为。校长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往往会把选择引向歧途。

承认校长选择的主观性,并不是要否认校长选择的客观制约性,更不是要把选择看成是校长主观臆想的产物,而是为了使校长更好和更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便做出更加科学的选择。这就是说,校长选择虽然带有很强的主观倾向性,但是归根结底都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正确的选择,既是校长对客观规律正确把握的结果,也是校长对学校资源准确把握的结果。而错误的选择,则是校长主观违背客观的必然。因此,校长选择的主观性,正是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的。任何对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的忽略,都会使选择付出沉重的代价。

由此可见,校长选择是主观和客观相互作用的过程。但是,在既定的客观条件下,校长的主观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使选择成为一种完全被动的行为,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扼杀校长的创造性;同样,我们也不能片面扩大校长主观因素的作用,否则会犯唯心主义的错误,使选择成为校长主观意志的产物。

校长选择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指校长在选择时希望达到的目的或追求的效果,它是校长选择的基本标准。我们知道,校长的选择不仅涉及的因素很多,而且有些因素也是校长无法左右的,这在一定意义上增加了校长选择的难度。做出何种选择,虽然客观情况影响巨大,但是也往往受到校长价值取向的重大影响。正确的价值取向,不仅使校长可以有效排除不利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可以确保校长选择的正确方向。

一是以人为本。校长选择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校长须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选择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一点,在当今社会显得尤其突出和重要。因为,在一切资源中,人是第一重要的。只有人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其他资源才有可能转化为学校发展的积极因素。因此,作为校长,在选择的过程中,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是满足人的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衡量选择正确与否的最基本的标准。舍此标准,即使校长掌握着丰富的资源,也不可能实现学校的长足发展。

二是服务于社会。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固然与学校自身的能力有很大关系,但学校自身能力的高低是以能否服务于社会及其服务的程度作为标准和得以体现的。校长选择只有服务于社会,才能使学校在社会需要得以满足中实现生存和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如果校长选择置社会需要于不顾,也许在短期内有生存或发展的可能,但从长远来看,生存危机则是不争的事实。

三是利益最大化。校长选择就是要在服务于社会的同时,实现学校利益(办学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但是,任何选择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古人说,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既然不存在只有利而无弊的选择,那么,校长就要权衡利弊。通过权衡,择利大者而求之。如果试图做出十全十美的选择,只会丧失选择的机遇。当然,校长选择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因为舍弃社会效益的选择,最终会丧失应有的经济效益。同时必须努力追求经济效益,因为没有经济效益的选择,也不可能产生好的社会效益。

四是持续发展。校长选择固然要实现学校的眼前利益,因为如果眼前利益都无法保证,就没有资格谈学校的长远发展,如果不把眼前利益的实现作为实现学校长远发展的基础,就会使学校丧失持久的发展动力。但是,问题的关键是校长选择必须着眼于学校的持续发展,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结合起来。这种结合,需要校长,特别是相互交替的校长,能够一以贯之地执行正确的学校发展战略,切忌受个人好恶或不正确的自我表现意识的支配而对学校发展战略做出根本改变。

总之,校长选择的价值取向决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矛盾的有机的整体,对校长的选择共同发生作用。正确的价值取向也会因为其他因素的影响,使校长在选择过程中没能占据主导地位,导致校长做出错误的选择。如为追求所谓的政绩,校长就很有可能以牺牲学校的长远利益和持续发展作为代价。

猜你喜欢
主观性主观校长
后印象
有主观小量倾向的“数+量/名+之+形/动”格式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论色彩在影视动画艺术中的运用
对立与存在
浅析后印象派绘画色彩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