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2009-09-21 09:48周才敏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周文王公羊传一统

周才敏

根据课程标准中的“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要求,岳麓版教材必修三编写了“汉代的思想大一统”的内容。何谓“大一统”?教材在第14页小字部分简介提到:“大概在西汉初年,出现了一部《公羊春秋》,传为公羊高所作。它以大一统思想解释《春秋》,为汉武帝所提倡。”仅以此只言片语学生很难理解“大一统”的真正内涵,故写此拙文以供探讨。

一、关于“大一统”的解释

《春秋·隐公元年》开篇写到“元年,春,王正月”。对此,《公羊传》的解释是: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就是课文中所说“以大一统思想解释《春秋》”,这也是人们认为“大一统”思想正式提出的标志。

《公羊传》认为《春秋》中“元年”的意思是指君主即位之年;“春”的意思是一年之始。那公羊先生是如何论证“王正月”体现了“大一统”之义的呢?《公羊传》认为,“王正月”之“王”,是指周文王;将“正月”系于“王”,是为了表明采用的是周文王历法的正月。采用周文王历法纪年,自然就包含着对周文王和周朝天子的尊崇;诸侯用周正、尊崇周天子,当然是一种拥护天下一统的举动。

董仲舒在《三代改制质文》一文中解释“大一统”曰:“何以谓之‘王正月?曰: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所以明易姓非继人,通以己受之于天也。”这里可以看出董仲舒与《公羊传》不同,认为“王”不是指周文王,而是受命新王。因此,大一统不是一统于周天子,而是一统于新王。这说明不受命(天命)而王的王者统治不合法。王者受命而王后其政治秩序就具有了合法性。这样受命新王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等新政治秩序的建立是为了对天命进行报答,能够一统于天(得到天的认可),从而证明新建立的政治秩序的合法性非来自于人,而是来自于天(“所以明易姓非继人,通以己受之于天也”)。这样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的精髓“君权神授”和“天人合一”思想便应孕而生。因此,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所要解决的是政治秩序合法化基础的问题,其解决的办法是建立一个神圣、纯正、本体的天来规范实际的政治秩序,使实际的政治秩序获得一个合理的存在基础,从而赋予实际的政治秩序以合法的权威性,达到以天之仁德而不是以暴力来稳定社会的目的。汉武帝也正是因董仲舒提出了“君权神授”和“天人合一”大一统思想,为其削藩、改制、加强中央集权提供合法的依据,接受并采用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二、“大一统”思想的由来

人类历史发展历程中,统一现象时有发生,但从未有过中国似的大一统。这与中国特有的自然环境、政治制度、文化思想传统密不可分。

从自然环境看,中国的中原地区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这里东有大海,西有青藏高原和荒漠,南有南海和热带高温区,北有西伯利亚高寒区,因此中原地区自然成为亚洲东部的地理中心。与此同时,居住在中原地区的人们,在数千年间能够创造出领先世界的农耕文明与文化,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层出不穷,从而进一步形成文化中心、经济中心、科技中心和政治中心,并对周边地区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向心力。

从政治制度来看,中国自西周建立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将天下与国与家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中国人有着很深的祖先崇拜、认祖归根的情结,而且古老的记忆都能够追溯到同一个祖先,因此这种情结特别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从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的“大一统”思想更是由来已久。自春秋开始,周文疲敝,政治秩序混乱。混乱既久,人心思定,故当时儒道墨法等各派思想中都潜藏着“大一统”的身影。孔子心中的理想帝王就应握有一统天下的权威,所谓“礼征乐伐自天子出”。老子主张以“一”为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42章)。“大一统”从此有了本体论。孟子讲“定于一”,荀子讲“一天下”,墨子讲“尚同”,法家更是公开主张用武力建立统一的政治秩序。

中国的文字有着非常稳定的信息传输性能(几千年前的字都很容易认得),从伏羲画卦、仓颉造字,到秦始皇书同文,中国古代统治者重视文字的统一和度量衡的统一。相传早在秦始皇之前,黄帝时代就进行过统一文字的工作,帝舜时代就进行过统一度量衡的工作。中国人始终使用象形文字符号体系,而且能够超越语音进行信息交流,并极大地促成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认同。对比之下,与中国面积相当的欧洲,由于采用拼音文字,不同国家的语言不同文字也不同,从而也就难以产生认同感,至今仍然未能完成大一统事业。

总之,大一统的思想发展至今,它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哲学思想或政治理念,而是一种概念,一种拥有无限向心力的概念;是一种气魄,一种积极开拓奋发向上的气魄;是一种胸怀,一种兼收并蓄包容一切的胸怀。它让我们的民族从分散归至凝聚,就算经历再多劫难,心中仍有一个祖国的轮廓。

(责编 庞丹丹)

猜你喜欢
周文王公羊传一统
《大清一统志》点校本新书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
《大清一统舆图·陕西全图》初探
成都龍泉驛北周文王碑及宇文泰治蜀之道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公羊传·隐公元年》“渐进”释义新诠
以《公》解《穀》之谬
奴隶倒戈
周文王即位另有隐情?
周文王即位另有隐情?
经典诠释与制度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