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 健
[摘要]近期,世界性金融危机爆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抵御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刺激国内经济发展的经济振兴计划,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中央及地方各级财政投资4万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是基础设施建设系列项目的重要内容。从依托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我国水利事业发展的视角,全面分析未来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水利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TV-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610197-01
当前,世界性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国作为世界经济共同体中十分重要的一极,也难以在危机面前独善其身。面对危局,党中央国务院迅速决策,制定出台了抵御经济危机、刺激经济发展的一揽子计划。这其中一项重要的计划就是由中央财政及各级地方财政投入4万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建设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更应该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利用国家政策资金的有力保障,加快完善自身建设,合理规划发展布局,推动我国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为我国早日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实现经济复苏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水利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三峡工程、南水北调等一批闻名世界的重大水利工程横空出世,工程设计体系和建设质量等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也造就了一支从事水利事业的优秀人才队伍。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水资源的利用、管理等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水资源的应用已由原来的小区域的水资源应用,发展到现在的跨地区、跨流域、跨部门的综合协调开发和应用,由原来的粗管粗放型,转变成了今天的科学管理节水型,由过去的单一部门建设转变为其他部门及企业等的多渠道投资的参与,由原来的单一的水行政管理到现在的多经济并存发展的新格局。但是,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大,人口众多。工农业生产不断发展,需要水利事业给予更多的支持。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大对水利事业发展的支持,将水利事业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刚刚结束的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将水利事业作为扩大内需以及刺激经济振兴计划的重要工作内容加以对待。对于我国的水利事业来说,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要求我们必须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我国的水利事业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加快发展我国的水利事业,必须运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兼顾,开拓创新,依托国家基础建设投资,用发展的办法解决事业前进过程中的困难。加快我国水利事业发展,应重点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切实根除错误的发展观和政绩观。今后,各地在规划本地区水利事业发展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到当地实际情况,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际工作。对以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视大项目、轻视小项目,缺少对项目发展进行科学的可行性论证、重大项目盲目上马、资金投入使用缺少监督机制等问题,要从观念及制度层面上进行彻底的转变,使发展的观念更加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要求。同时,转变不合理的政绩观,改革政绩考核制度,将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事业成败的唯一标准。要是水利事业的发展真正为人民造福,为人民谋利。
第二,要将水利事业的发展与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地进行统筹规划。目前,各地在发展当地水利事业的过程中最为主要的工作就是依托国家基础建设投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各地区由于自然地理条件不同,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并不相同。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条件差异较大。我国南部地区河流纵横,水力资源丰富,南部地区的省份应该充分利用资金及资源优势,加强小水利工程的建设,形成江河纵横的水利资源网,加强南部水稻产区的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服务灌溉和农业生产的能力。此外,对一些水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还要加强水力发电等清洁型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在短时间内建设一批高效低污染的水利项目。
我国西部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多于旱,水力资源相对较为缺乏。与东部地区相比,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发展较为缓慢,底子比较薄弱。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更应该利用国家基础建设投资,集中建设一批规模较大、功能较为先进的现代化水利设施。西部一些干旱少雨、植被条件差的地区,要争取建设一批以小水窖,小山塘,小水池为主导的“三小”水利工程,走“雨季分层蓄、旱季分层用,小水大用、丰水枯用”的集雨节灌之路。
第三,改革水利事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强化管理创新。全面提高水利事业资产管理水平。水利国有资产是各级水利部门履行社会管理职能。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各级水利管理部门逐步转变职能,不断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在建立健全水利事业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构建水利事业资产管理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水利事业资产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可以预见,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资金的下放,短时间内我国会加快出现一批水利建设项目,如何加强对这些项目的科学管理。使其持续可协调发展,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水利资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对已建和再建水利项目的管理,最为核心的要求就是利用科学长效的管理机制作为保证。科学长效的管理机制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逐步建立一套水利事业资产分级管理制度。水利资产分级管理,就是在各级水利主管部门中专门设立水利事业资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各级水利主管部门的监察机构负责对水利事业资产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建立专门的水利事业资产管理机构的优势在于能够加强对国有水利资产的管理力度,提高已建水力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2、建立水利事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完善的制度体系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各级水利主管部门重视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了《中央水利资金管理制度》等与国有资产管理有关的规章制度13个。部属事业单位如长江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分别制定了《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淮河水利委员会制定了《国有资本效绩考核办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以及《机关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等等。制度建设规范了资产管理工作,促进了国有资产的安全、合理和有效使用。
总之,现阶段国家4万亿基础建设投资给我国水利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金基础,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职责。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事关国计民生,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因此,必须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依托国家建设投资,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工作质量,以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将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推上一个崭新的层面,为构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