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戈
信息时代使人越来越懒得记忆,其实记忆也可以是一种运动和竞赛。不幸的是,有时记忆被当成了学习的核心。只要你敢于彻底依赖IT技术,你也可以什么都不记。
2006年10月3日晨9时,日本千叶县木更津市的一个大厅内,60岁的心理健康顾问原口秋良开始背诵圆周率。到次日凌晨1时28分,他以小数点后10万位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2005年7月1日到2日,原口秋良曾将圆周率背诵到83431位。不过当时得到吉尼斯认证的世界纪录是日本人后藤广之1995年创下的42195位。2005年11月20日,中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3岁的研究生吕超用24小时4分背诵到67890位,一度刷新这一纪录。
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2002年12月,日本东京大学的数学家借助超级计算机将它计算到小数点后1.24万亿位。正如计算圆周率的最高纪录主要目的是检验计算机性能一样,背诵圆周率的价值也主要体现为脑力潜能的展现。自美国的大卫·菲奥雷1979年首次超过1万位以来,2005年6月6日,中国深圳5岁的龙思韵也背到了5100位。竞技性记忆
2006年8月19到21日,33名奇人在伦敦皇家学院参加了一项特殊赛事——世界记忆锦标赛。他们多数不到40岁,三分之二是男性。最典型的行头是44岁的专利翻译员、7次德国冠军获得者冈瑟·卡斯滕的装备,一看就是记忆比赛专用——冬天的耳罩、大墨镜的镜面被贴得只留两个小孔,这些都是为了减少干扰。比赛内容堪称极限运动,包括对一首两页的诗过目不忘,定时记住几排40位的数字,看过照片后就背诵110个人的名字,有的项目要持续几个小时。
在最后的压轴大戏中,参赛者坐在桌前,面前是一个巨大的数字秒表,每人发给一沓洗过的扑克牌。裁判宣布开始后,他们要尽快记住扑克牌,然后按下计时器,闭目将头埋在桌子上。5分钟后,每人将得到一副没洗过的扑克牌,要求还原出刚才的顺序。
世界记忆锦标赛创办15年,还没人能在30秒内记住一副洗过的扑克牌。这也成了记忆高手的一道大关。现在这道大关接近突破。今年初,29岁的英国会计、前世界冠军本·普莱德莫在德国创下了32.13秒的佳绩。
令人吃惊的是,多数参赛者自称记忆力一般,秘诀在于充分利用了大脑处理信息的特点,其实人人都可能学会。最近,心理学家伊丽莎白·瓦伦丁和约翰·韦尔丁等人研究了8个世界记忆锦标赛冠军,想知道这些人的大脑是否一定程度上与众不同。
在记忆高手与正常对照组的人接受记忆测试时,研究者用核磁共振成像扫描他们的大脑。一开始记忆大量3位数字,高手们与对照组出现了明显区别,但面对谁也没尝试过的几张放大的雪花照片,高手们的表现并不比对照组强。对大脑扫描的分析发现,记忆冠军们启用了与常人不同的一些大脑区域,包括右后背海马区,它与视觉记忆和空间位置密切相关。
用视觉图像和空间位置来记住数字?世界记忆锦标赛的参赛者埃德·库克介绍了他的方法。23岁的库克是牛津大学的认知科学研究生,他可以在不到1小时内记住10副扑克,或者在不到1分钟内背出一副牌,正接近30秒大关。
库克摊开一副牌,洗牌后拿出3张,黑桃7、梅花Q和黑桃10,念念有词地说:“‘天命真女演唱组正用一个手提包猛敲弗朗兹·舒伯特。”下面3张牌是红桃K、黑桃K和梅花J,他说:“纳尔逊上将正拿着吉他倒坐在吧台里。”几分钟后分完牌,库克已能流利而准确地背出这副牌的顺序。
他记住的是从每张牌联想出来的人、动词和物体。黑桃7就是“天命真女”演唱组。面对一副牌,库克每次将3张牌组成一副某人正用某物做某事的图像,顺序是人—行为—物体。然后他将这些图像沿某条熟悉的路线安排,比赛时这一般是条想象的路线,设计得尽可能流畅。需要回忆时,他在脑海中沿这条路线将图像一一还原成扑克牌。
记忆一长串数字时,库克的方法有所不同。他有一套数字与图像的固定匹配。为此他脑袋里已经记下了从000到999之间任何3位数字组合的习惯性图像。当然这些图像与数字的关联都源于英语习惯,举一个中国人的例子:数字883035被联想为“爸爸在山洞里抽三五牌香烟”。图像越能引起共鸣,就越不容易忘记。
将图像沿一条想象的线路排列的技巧称为轨迹法,据说公元前477年由希腊诗人西蒙尼德斯所创,他发现我们的大脑特别善于记住图像和空间信息。进化心理学家对此的解释是:也许我们的祖先必须记住在哪里找到的食物,以及回到自己洞穴的路。在一次皇家宴会上屋顶坍塌,宾客的尸体难以辨认,唯一幸存的西蒙尼德斯却能回忆起餐桌上每个人的位置。
因为还没有印刷术,记忆技巧是古希腊古典教育的主要部分,与语法、逻辑和辩论术同等重要,而轨迹法一直是记忆和演讲的不二法门。今天,外部辅助大有取代自然记忆之势,现代社会唯一还能使用轨迹法的场合可能只剩下世界记忆锦标赛了。天才与策略家
冈瑟·卡斯滕经常担心真正过目不忘的人横扫记忆赛场,但多数科学家认为这不大可能。伊丽莎白·瓦伦丁和约翰·韦尔丁将记忆超常者分为天才与策略家,前者在多种任务中体现出超强记忆,而且记得更久。后者如卡斯滕、库克和记忆大赛的多数参赛者,他们应用技巧将信息转换为大脑易于组织和保存的形式,只在记忆某几类事物上出众。
最著名的天生记忆大师是俄罗斯记者S.V.舍列舍夫斯基,他可以回忆起几十年前记住的长串数字、诗句、无意义的音节串,以及任何要他记住的东西。“他的记忆能力没有明确的极限。”从上世纪20年代直到50年代一直研究他的俄罗斯心理学家亚历山大·卢里亚这样说。
舍列舍夫斯基有罕见的联觉(也称牵连感觉,能将各种感觉联系起来),比如每个数字都可能与一种颜色有关,每个词都可能与一种味道有关。联觉能在大脑中更多的部位激起反应,记忆当然也更容易。不过,“如果我吃饭的时候阅读,就很难理解我读的什么,因为食物的味道会压倒我的感觉”。舍列舍夫斯基曾告诉卢里亚。他最困难的事是学会忘记。他试过将事情写下来,但忘不掉,即使将写下的内容烧掉,数字似乎仍在灰烬中漂浮。最后他发现,只有让自己相信那些信息是无用的,才能忘掉。
在一位化名AJ的34岁美国主妇身上,忘掉过去是更大的挑战。她每天都无法控制地回忆起1980年以来经历的大小事情,详细到星期几,天气怎样,见过什么人。“我从来忘不掉任何事!我每天都要想起我的一生,这简直让我发疯。”她抱怨道。欧文大学的神经学家研究后发现,AJ的记忆非常准确,但她的智商一般,也无法记忆很长的数字或字母。除了偏头痛病史和极其详尽的日记,无法解释这种称为“超常态回忆综合征”的自传记忆能力。
在佛罗里达大学的心理学家K.安德斯·埃里克森等很多专家看来,记忆天才并不存在,即使是舍列舍夫斯基那样的能力,普通人也能获得。他的研究发现:超常记忆者都使用了技巧和大量练习,只是有时不一定意识得到。
另一位天才也提供了依据。1957年生于印度的拉詹·马哈德万5岁时就能记住满停车场的车牌,还一度因背出31811位圆周率而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一度有专家认为马哈德万依靠天然记忆力,但经过与埃里克森的合作研究,马哈德万自己也认为:他的记忆力是训练形成的。
2005年、2006年两届世界记忆锦标赛个人冠军,德国少年克莱蒙斯·迈尔也是埃里克森的后天理论的典型标本。埃里克森说:超常记忆者的神秘之处不是他们的记忆而是他们的动机。不是很多人都有每天练习几个小时记忆所需的恒心和动力。迈尔曾在东德一家体育学院学田径,是德国最优秀的长跑运动员之一,3年前开始对记忆发生兴趣。运动员培养的自律对他帮助很大,起初他每天训练两小时记忆,现在仍每天坚持约半小时,比圈子里多数人都多。多数记忆高手只在一个类型上超常,迈尔却没有明显的弱点。
人造记忆
比较中外记忆高手的故事,不难发现一个规律。西方国家的高手往往以天赋异秉的形象出山,最终却向脑科学寻求答案,向记忆竞技寻求舞台,他们如果想发财,会被所有的赌场拒之门外。在中国,从80年代开始随求知大潮兴旺的记忆科学却形成了产业,一群起步者的经历都极富中国特色——出身贫寒,为高考所困,悟出“山巅一寺一壶酒”(3.14159)式的联想记忆窍门,加以总结和提炼,开始走南闯北地培训求生,被媒体发现,甚至有幸在中央电视台表演,终于办学有成。进入21世纪,有人从同样有巨大升学教育压力,记忆培训繁荣的日本和台湾地区引进概念,也有人首次参加世界记忆大赛,促使大陆出现一批公司化的记忆培训机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但单纯记忆技巧的培训在国内如此繁荣,顺应的还是始终需要大量记忆的应试教育,学外语也往往被等同于背单词。
种种记忆门派和培训方法的核心大同小异,基本都是联想、图形和编码。记忆比赛选手能在20天练出3分钟记一副扑克,第一步也是先给每张牌一个有规则的数字编码和图像,记牢每张牌的数字码,然后达到一看牌就能在脑海中条件反射出相应图像的程度。最后用每4张牌进行联结想象,再借助13个数字桩记下一整副牌。
专家认为:图像记忆等方法只能提高记忆技巧,不一定提高记忆力,一种记忆能力也不一定能迁移到其他类型的记忆当中。记忆测验的结果,可以作为短时记忆能力的标志,但迄今记忆力的提高还没有特别明确的标志。
从1978年起,记忆大师斯蒂芬·鲍威森用10年背下了24卷史诗《伊利亚特》中的22卷。对不便再编码的文字,他的方法回到了诵读和情景想象。他的儿子约翰知道把每件家具和一个念头联想起来的“古罗马家居法”,问他:“你能用相同的方法记住《伊利亚特》吗?”“我想不行。”鲍威森答道:“《伊利亚特》全篇有15693行,我家可没有那么多家具。”
与记忆方法的热门形成对比,脑科学对直接干预记忆仍在摸索之中。2002年以来,美国几位科学家分别发现一些药物能减缓记忆丧失,改善正常人的记忆力,有的因此被戏称为“大脑伟哥”,但不仅药效还停留在果蝇和小鼠身上,有人还担心它们将像运动员使用合成类固醇一样,被记忆力正在减退的四五十岁的健康人滥用。
从1998年开始,微软公司的高级研究人员戈登·贝尔通过“我的生命比特”(MyLifeBits)计划数字化地记录自己的整个生活。他扫描了自己的老照片、研究报告和笔记,记载参加的会议,打过的电话,将新照片和看过的电影归类,每封电子邮件也有档案。他甚至将SenseCam微型摄像机戴在脖子上,整天自动拍摄。
贝尔现在每月记下约1GB的信息,手工存入台式电脑上的一个数据库,他希望15年内能发展到将自己每天几乎所有“记忆”都自动存入一个小盒子,包括谈话、看到的脸和阅读的文章。这些数据还将与已经能电子处理的信息联系起来,比如电子邮件、记事本、电视、电影等传媒。最终的结果是:到2021年你将有随心所欲的完美记忆。
这一未来最大的挑战是搜索软件,目前“我的生命比特”能将超过20种数据类型交互整合,使用全文搜索,贝尔不到30秒就能找到需要的信息,下一步甚至能把每天的谈话根据发言者归类。“拥有记忆代理,会产生一种自由和安全感。”贝尔说。但阿姆斯特丹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中心的弗兰克·奈克担心道:“完美记忆对许多人是一种灾难,每个人的社会交往都会被录像,将导致社会混乱。”
未来学家大胆想象:2010年至2015年,人类将利用纳米技术把芯片植入体内,甚至操控神经系统,记录和下载亲吻等美好的记忆。再进一步,可穿在身上的超级微型计算机将把人一生的记忆都储存下来,包括通过捕捉神经系统的活动信息来储存你的思想和情感。麻省理工学院的萨斯曼说:“如果你能制造一台容有你心灵的机器,那么这台机器就是你自己了。”另一个方向是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罗伯特·纽纳姆预测的“人—硅复合生命形式”。
这种前景自然有令人担忧之处,记忆如果可以人造,每个人的精神都“永垂不朽”,世界将会怎样?难怪皮尔森承认:“我们可能需要全社会来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