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1003 广州军区桂林疗养院 李大 兰岚
·病例报告·
膈膨出与膈下肿物鉴别诊断一例
541003 广州军区桂林疗养院 李大 兰岚
患者周某某,男,60岁,本院退休干部。2007年10月16日因自觉胸部不适来门诊就诊。查体:T 37℃,血压:10.7/16.0 kPa,脉搏:70次/min,呼吸20次/min,听诊双肺末闻及干、湿性音。
2.1 胸部立位X线检查胸部正位片示:左膈中段基底部宽约5.8 cm,高约2.3 cm高密度半圆形突起,边缘光滑整齐(图1)。胸部侧位片示:前膈后段与心影重叠处可见一基底部宽约5.4 cm,高约1.7 cm高密度半圆形突起,边缘光滑整齐(图2)。因患者系本院退休人员,笔者近年来每年都给其进行健康体检的胸部透视,不曾有此X线征象,遂初步诊断为:膈下肿物可疑,建议行腹部B超确诊。
图1
图2
2.2 B超检查腹部B超膈下无异常回声。鉴于B超检查的结果,为明确高密度影的成因,排除膈下肿物的可能,门诊建议给患者复行胸部卧位X线检查。
2.3 胸部卧位X线检查胸部正位片示:左膈中段基底部宽约7.6 cm,高约2.7 cm高密度半圆形突起,边缘光滑整齐(图3)。
胸部侧位片示:前膈后段始至胸后壁可见高约为4.7 cm的条状影,边缘光滑整齐,内部密度较低,透过该影征可以看到降主动脉和脊柱的影像(图4)。
根据胸部卧位X线检查正、侧位片结合B超检查,遂排除了膈下肿物的可能,明确膈膨出的最后诊断。
图3
图4
膈膨出的原因可由于先天性膈肌发育不全、后天性者可因膈局部薄弱或膈萎缩而引起。病人多无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1]。本例属于后天性,成因可能因为病人随着年龄的增大,部分膈肌松弛或萎缩,导致膈肌收缩力减弱所致。胸部立位片摄影时,膈肌由于受到腹腔脏器重力的牵拉和腹压不够的影响,膨出部分显示不够充分,胸部卧位投照可使其膨出部分充分地显示。本X线征象无病理价值,但需与膈下肿物相鉴别,老年患者尤要注意,不可妄下膈下肿物的诊断。
1005-619X(2009)04-0378-01
2008-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