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秀华
政治常识知识点多,因此对很多同学来说掌握和运用是难点,那么怎样通过第一轮复习提高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能力呢?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二,以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复杂问题简单化——明确高考怎么考,构建知识体系
高考政治试题的设问主要由试题知识范围、主语、类型、关键词等几部分组成,设问的知识范围不同,那么获取有效信息的切入点也就不同。若是对政治常识知识范围的考查,那么主要是以主语、对象及涉及的关系为切入点来获取有效信息。
如:政治常识五节课,涉及的主语主要有:国家(具体的国家机关),人大代表,公民,中国共产党,国际社会等。我们可以围绕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通过此种方法,将政治常识一本书的内容,掌控在心。对全书内容胸有成竹,再加上平时的训练,做起题来就能游刃有余了。
例:(2008年高考四川文综卷)38,塑料购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它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手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塑料购物袋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06年W市环保局收到市人大和市政协有关环境保护的议案和提案共35件。其中多件涉及塑料袋的使用问题。到2007年底,全国有10多个省市地方政府,在本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建议和督促下,相继出台并实施了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的规定。在总结各地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简称“限塑令”),并决定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国务院通知要求,采取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等六项措施,以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
(2)分析上述材料,指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各自发挥的作用。(8分)
解析:从该题设问的特定词语判定考查的知识范围是“政治常识”。解题时通过设问中的主语及其关系获取有效信息,即“人大代表的作用”、“政协委员的作用”等相关内容。然后再与材料相结合,用政治学理论解读出人大代表的“提案权”、“监督权”作用,政协委员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
二、简单问题复杂化——对重点知识的多角度具体把握
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是高考试题的显著特征。所以,对一些基础知识点,尤其是与时政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在第一轮复习时一定要熟练掌握。政治常识的每课内容都可按由共性到个性的顺序去掌握,这样容易记忆,并且不易遗忘。
例如:内容较复杂的第一课的知识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国家、国体、我国的国体。2.国家职能、我国的国家职能(每个对内职能,都要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去记忆)。3.民主、我国的人民民主(本质,优点,为什么要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4.政体、我国的政体(是什么,为什么坚持,怎样坚持)。5.国家结构形式、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这样掌握就较为简单、明了了。
例:(2008年高考文综全国卷I)38,材料一2007年以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30多个国家由此发生民众的抗议和骚乱,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抢购大米等食物的风潮。粮食危机有向世界蔓延之势。
材料二在过去五年中,我国政府从加强农业基础入手,把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全国粮食连续四年增产,储备充足。
(2)运用政治常识,分析我国政府对粮食连续四年增产所起的作用,并举例说明。(8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政府的作用,即国家经济职能具体怎样实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所以,对一些重要知识点,我们要具体掌握。例如以下知识:1.国家职能,尤其是对内职能;2.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等,都是明年高考命题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