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肖妤倩
1年身价涨5倍“贼人”王传福的首富之路
在郭台铭看来,他是名副其实的“贼人”;到巴菲特眼里,他却成了“真正的明星”;现在,他是安徽——这个民国以后一直以穷著称的地方出产的第一位首富。
新闻提示 10月13日,胡润在北京正式发布百富榜,正如他之前所透露的,头把交椅属于王传福,毫无悬念。
从去年的第103名到今年的中国首富,从60亿元到350亿元的身价,王传福在胡润百富榜的爬坡时间仅仅一年。
虽然旗下比亚迪汽车的主打产品F3国内热销,但如果关注王传福的创富路径,必须提到去年搭上这辆车的一位副驾驶:巴菲特。以比亚迪股份每股8港元的投资成本到如今每股市价接近80港元,“股神”再次向世人演绎了价值投资的故事,比亚迪也成为“巴菲特价值”的新传奇。
正是坚持电动车的梦想,让王传福与巴菲特这两位投资家有了一次聚合,而巴菲特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更是全球投资者的眼球。正如胡润的点评,“王传福能成为今年中国首富取决于两个因素:中国汽车产业30%的增长速度;巴菲特入股的巨大影响力。”
王传福
1987年7月,21岁的王传福从中南工业大学冶金物理化学系毕业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在获得硕士学位后,王传福留在了金属研究院工作。随后开始主持“碱性镍铬镍氢二次充电电池”课题的研究。
5年后,26岁的王传福被破格提拔为研究院301室副主任,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处长。此后是主任,高级工程师、副教授,还带过一段时间研究生。
此时,研究院在深圳成立了比格电池有限公司,王传福在技术上的优势让他毫无争议地成为了该公司的总经理。在电池理论知识加上电池生产经验的熏陶下,他敏锐地嗅到“手机电池”这个庞大的市场,决定辞职下海。
“技术不是问题,只要能上规模,就能干出大事业。”这位技术狂人一语惊醒若干人,就算是游走在悬崖峭壁也得大干一场。1995年2月,靠着从亲戚手中借到的250万元,比亚迪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
此时正值日本宣布本土将不再生产镍镉电池,王传福决定接下这一棒,让镍镉电池生产基地发生国际大转移。
深谙技术的他,以人工手段建立了比日本成本低40%的生产线。就这样,从低端到高端,从引进设备到集中研发,比亚迪将电池驶向了手机的蓝海,获得了摩托罗拉等大客户的认可,把镍镉电池的销量在1997年提升到世界第四的位置。
顺着这个思路,王传福又在镍氢电池和锂电池方面拿出自己的核心技术优势,以近15%的全球市场占有率成为中国最大的手机电池生产企业。
但这一切冒险还没有完成,就在段永基觊觎着非洲的金矿、刘永好热衷于银河的股份、海尔投身于房地产市场之际,王传福仍坚信着“技术造福”的神话,并自主开发出在电动车领域具有核心技术的铁电池。也许就在王传福决定收购西安秦川汽车那一刻起,已经注定了电动汽车会成为他的另一个财富神话。
这就是技术创造价值的力量。正如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所说,“王传福才是真正的明星”。
2003年1月23日,王传福收购了西安秦川汽车77%的股份,正式入主汽车业。
其实,比亚迪从一开始就是以一个模仿者的姿态出现的。不论是刚刚开始生产镍镉电池时参照日本的模式,还是从模仿索尼到超越索尼,以及后来在技术和车型上的模仿,总是引来不断的纷争。
看看F3,看看中级车F6,再看看F8,比亚迪以一个学习者的姿态做出模仿丰田花冠、广本雅阁甚至奔驰C的造型,不得不说,它开创了国内汽车界的先河。
“我们一年要拆掉很多车。”对于这种“创新”的过程,王传福也曾毫不避讳地谈到,“譬如说汽车的外观专利有5幅照片,前面、后面、侧面、正上方和斜上方,这5个里面都是相似的,你就可能是侵权的,但只要其中有一幅照片风格完全不一样,其余的完全一样也不侵权。”
王传福的策略是,通过拆解世界最先进的汽车样车,加以测量、分解、检测,研究其结构,试验其性能,认真分析其零部件,没有专利的照着做,有专利的把它改一改。他大量采用非专利技术,并迅速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这种做法引出了很多麻烦,索尼、三洋、富士康都曾因专利问题和比亚迪对簿公堂,甚至台湾首富郭台铭曾向巴菲特提出三个问题:“为何投资偷窃富士康商业机密的比亚迪?用何种专业判断比亚迪的潜力?你敢不敢开比亚迪汽车上下班?”
对于这一切,王传福都一笑置之,“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对于王传福来说,技术上的模仿和创新只能解决产品的问题,商业价值的模式创新才能为世人留下更多的东西。
当巴菲特决定以18亿港元认购比亚迪10%的股份时,他相信,在底特律车展上的那台比亚迪双模电动车定能成为引领新能源时代的标杆,而遗传着爱因斯坦和韦尔奇基因的王传福一定还镌刻着价值投资的烙印。
因为,巴菲特的投资在很大程度上除了看价值,更看人。可以说,王传福是中国第一个想到制造电动汽车并将其付诸于实践的人。这条新兴的商业模式不仅延续了比亚迪曾经生产电池的生命,更让人看到“绿色”投资的价值。
但是,在打造电动汽车之前,王传福还是老老实实地在传统汽车里摸爬滚打。在他的眼里,电池和汽车都是制造业的一员,只要能把品质做好,就一定能成长。“我的梦想,就是将比亚迪打造成一个汽车王国,我下半生就干汽车了。”2003年,王传福将此话撂给反对他的高管,一头扎进了汽车的海洋,像吉利的李书福一样,成为了搅和中国汽车界的“鲶鱼”。也就在这一年,他以3.28亿美元的资产登上福布斯中国百富榜第13位。
汽车和电池上的成功让他进一步有了做电动汽车的想法。当去年12月15日,比亚迪划时代的油电混合电动车F3DM双模电动车在深圳上市时,这条延伸在微小领域的产业链开始初现端倪。而王传福正站在这条产业链的前端,用独到的技术投资、“创新加模拟”的概念投资和对“绿色”汽车的环保投资为世人拉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幸运的是,在这条漫长的电车之旅中,王传福遇到了贵人巴菲特。
2008年8月底,巴菲特在接受美国CNBC电视台《财经论坛》栏目采访时曾放言:“在合适的环境下,你会在中国看到我的大量投资。”当年9月份,比亚迪有幸成为巴菲特选择入股的首个中国民营企业,这也是华尔街金融风暴开始后巴菲特在海外进行的首笔重大投资。
不过,在巴菲特的背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副总裁芒格才是投资比亚迪的真正推手。几年前芒格就相中了靠电池发家的比亚迪,并前来考察。在芒格看来,比亚迪可能是一个很小的公司,“但是野心很大,有中国经过挑选的最聪明的人才,他们有令人惊讶的人类智慧的集合。”
2009年1月11日的底特律车展,巴菲特第一次见到了王传福—这个传说中的狂人看上去颇为冷静,稳重之中带着热情。他们探讨了新能源合作计划,畅想着比亚迪进军西方的可能,而巴菲特就好像在一场社交聚会上第一次同比尔·盖茨交谈时那样愉快。也许,就是在这场底特律车展之后,世界上又多出了一对忘年交。
借着这位投资界的贵人,王传福走到了今天,坐上胡润百富榜的第一把交椅。从技术到创新,再到新能源产业的投资,这一路上,王传福和他的电池就好像是一个完美的结合。
这是一个新淘金乐园,电动车带来新梦想,下一个产业的赢家会是谁?王传福似乎极为自信:“现在电动汽车时代已经来临,而引领世界汽车市场的,不是美国人,也不是德国人,是中国人!”
联系编辑:(010)67148585-8007 邮箱:lvyixinpeiji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