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米
老爷爷早晨起床,记得做的第一桩事情,是把一张小板凳搬到院子里;老婆婆早晨起床,记得做的第一桩事情,是把一小盆蟹爪兰搬到阳台上。
不一会儿,楼上有人探出头来,看见小板凳,一笑;对面一幢楼,有人拉开窗帘,看见蟹爪兰,放心了。
如今社区干部的工作做得真到位,与辖区的独居老人制定各种各样的暗号,万一有啥状况,可以及时救助。
这样的报道首先是令人暖心,但细想之下,也有一丝悲凉,独居老人中,其实绝大多数有子女。社区干部的做法,固然保障了老人的基本安全,但漫长的一天又一天,谁来陪伴?如何打发?
“3·15”前后,有相当多的投诉是关于各种各样的康复治疗仪的。投诉者说,这些东西动辄数千上万的价格,宣称能治疗颈椎病、高血压等等老年人易患疾病,怎么看怎么像是骗钱的花招。
但是受骗的老人们不以为然,投诉者多为中青年人——受骗人的儿女,让儿女们头疼的是,年迈的父母还为此与他们吵架、翻脸。
也难怪老人深信不疑,他们天天到医疗器械康复体验中心去做免费体验,这免费完全是真的。在这儿,老人们体验了又体验,没关系,最后什么不买,也没关系。从没有人强迫他们购买,绝对是自愿的。
有位做女儿的去暗访了一下,不禁吃惊,原来体验中心的工作人员都是长得清爽清秀的小年轻,对每一位前来体验的老人都是那么亲切,“爸爸您来啦。”“妈妈您慢走。”墙上写的通知也是:亲爱的爸爸妈妈,这几天来体验的人多,可能让您多等些时间,请爸爸妈妈谅解……
做一场体验大约半小时,在体验时,工作人员还会轻声细语地跟老人聊天。
前去暗访的女儿不禁掉下泪来,有多久了,自己没有这样耐心地陪一陪爸爸妈妈?
(阿莉摘自《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