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丽
摘要:创新就是教师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体现创新,创新教育的根本就改变“机械模仿”、“强制式练习”教学为全面素质教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 体育 课堂 创新 关系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与学校的其它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体育学科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提高,具有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一、对体育教学中创新教育的认识
传统的体育教学单纯强调让学生掌握“双基”。这种教育的结果只能培养出一批“机械模仿”或“盲目练习”的劳动力。培养创新能力不但要求学生完成“模仿性”的练习,而且还要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产生新的想法,让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从而激发他们创造性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要求体育教学从传统的教育模式圈中跳出来,自觉地把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二、创新教育是注重智力的开发
智力就是人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智力是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总和。较为统一的认识是:智力是人脑功能的表现,是人的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 人的智力发展虽然主要依靠智育来完成,但人体发育智力的器官机能却有赖于体育活动。在教学中利用图解观察、练习中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在创新教育中,教师重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能够处于主动学习的最佳状态。
三、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小学生认识事物和驱使探索行动的心理动力。小学生好奇心非常强烈。他们喜欢寻根究底的提问。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正确理解认识这一规律。除了认真备课不断丰富自己以外,还应一扫师道尊严,启发并鼓励学生发问,并实事求是、耐心诚恳地给予解答。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提问和变换练习手段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表现在器材的变化和场地的布置上,学生都因好奇而参与活动、探究其中的奥妙、想象新的练习手段、激发创新的心理欲望。小学体育教学中正确、适时地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是激发兴趣、引导想象、启发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
四、创新教育是多样化的教学
1、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这些模式有的取向于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有的取向于师生关系,有的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说明各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特定的适用范围。尽管这些教学模式还不尽完善,但在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强调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体育教学形式以集体教学、分段教学、循环教学、提示教学、电化教学、分组考核、小组创编队形,以及理论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体育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活动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录相、电影,访问体育明星,回顾我国体育发展史等,对陶冶学生性情,激发学生情感很有好处。
3、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与可接受性。未来的体育教学内容,将从“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向“以体育方法、体育动机、体育活动、体育经验为中心”转移。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运动技术教学的否定。不过,具体的教学内容将根据社会体育的发展、学生个体的需要及学校的教学条件,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非竞技运动项目、娱乐体育项目及个人运动项目的内容比重将加大。内容的广度将拓宽,包括理论、技术、保健、素质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内容的深度强调可接受性,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以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地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
五、创新教育是自主性教学
创新教育倡导、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强调培养学生掌握独立地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地获取解决问题的多种新途径和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综合运用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各种方法,努力创设促使学生独立探索、发散求异的教学情境,形成鼓励学生自由发表独创见解、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讲究方法的灵活性。 在体育教学中包含着各种要素,如教师、学生、教材、组织教法、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以及场地器材等等。这些要素之间,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每一种要素的变化又都影响着其他要素的变化,影响着整个体育教学质量的变化。因此,要使体育创新教育获得最大效益,必须从整体性的观点出发,把握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弄清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体育课的组织教学应多样、宽松。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由于兴趣爱好、体质状况、性格类型差异较大,他们的选择欲望也在增强。在组织教学中应尽可能做到宽严有度、张弛适当,教与学的协调一致。应创造更为亲切和谐、灵活宽松的课堂气氛,注重师生关系的友爱协作,鼓励学生自我表现,注重个性发展,肯定并激励学生的创新尝试,为学生发挥创造潜能提供机会和条件。
(迁安市建昌营镇回民小学)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中国教育学刊 2000 02
2、《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中国教育学刊 2000 02
3、《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北京教育 2000 05
4、《创新教育与教师观念更新》探索与求是 2000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