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探究

2009-09-09 09:40张韧仁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09年6期
关键词:多渠道普通高校理论课

张韧仁

摘要近年来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现状不容乐观,这与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设置和实施存在一定正相关。因此,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设置和实施应放眼于学生毕业后的多渠道就业,在课程安排、理论课教学、培养模式等方面下一番工夫。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就业专业理论课

近年来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现状

近年来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就业从本专业就业的角度来说可谓“广种薄收”,跨专业就业占着绝对大的比例。虽然存在部分城市中小学、农村中小学缺少专业的体育教师的现象,但每年毕业的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已呈现出供大于求的明显失衡状态,更何况还有重点院校同专业毕业生竞争者,以及历届毕业的“师哥师姐”年复一年地翘首期待。据有关调查表明,近几年省属二本体育教育专业本专业就业率大约只有30%,还有约70%毕业生只能在生存的压力下,不得不跨专业就业,但以他们在大学所学的知识、发展的能力与其他理工科、文科学生竞争自然“相形见绌”、“举步维艰”。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设置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以四川和安徽两省为例,通过对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绵阳师范学院、内江师范学院、西昌学院、宜宾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学院、阜阳师范学院、皖西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设置和实施的深入细致了解,发现其中存在如下几个突出问题:

理论课仍然处于一种被淡化状态。多数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仍然在已往体育教育专业“重视技能,淡化理论”的传统培养模式下固步自封。

理论课课程设置不全、开设时间不当。大多数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只开设了一些必不可少的基础理论课,如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训练学、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科研等。至于像定向运动与野外生存、运动营养学、运动处方、推拿与按摩、锻炼心理学、体育经济、体育产业营销和管理、体育赛事管理等发展性理论课往往处于被忽视或搁浅的状态,大多数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根本就没有开设或只停留在理论设想阶段,只有少部分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了个别发展性理论课,如安徽师范大学开设了运动处方、推拿与按摩,四川师范大学开设了户外运动、野外生活生存,宜宾学院开设了营养学和运动营养学。此外,部分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学生东奔西走四处求职的大四下学期竟然还安排几门专业理论课。

理论课教学过于随意。部分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随便找教师拿着教材在课堂上照本宣科。这无疑造成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逃课、课堂睡觉或聊天,知识薄弱、思维狭隘。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设置和实施的多渠道就业化

第一,走出淡化理论课的误区。基于国情的差异,我们自然无法绝对效仿类似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现今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模式,也不能完全模仿一些重点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方式和要求,但我们必须走出“上不了技术课就去上理论课”、“上理论课只要会照本宣科就行”的误区。

第二,理论课课程设置多渠道就业化、开设时间合理化。理论课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放眼于学生毕业后的多渠道就业(包括潜就业读硕)。在确保原有基础理论课的基础上,选择性地设置定向运动与野外生存、运动营养学、运动处方、推拿与按摩、锻炼心理学、体育经济、体育产业营销和管理、体育赛事管理等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就业的发展性课程。理论课安排在前六个学期,大四两个学期留出让学生外出实习、着手毕业论文的研究以及求职。

第三,理论课教学优质化。理论课教学必须严格选择基础知识扎实,背景知识广而深,且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又善于言谈说教的教师担任。如果暂时找不到合适的教师担任,外聘从事理论课程母学科教学和科研的名师担任。如果条件允许,尽可能安排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同时任教一门课程,并采用学生选教师的方式安排班级授课人数,这自然会促使教师在竞争中不断发展,最终将有益于学生积累多渠道就业的资本。

猜你喜欢
多渠道普通高校理论课
三弹齐发!恒兴独立动保业务,多渠道、多方式大跨步前进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胡春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 更好服务稳就业大局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多渠道助力我国风电产能的国际合作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