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景瑞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要担负起美育教育的使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美的资源,通过审美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语文本身就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宝库,通过学习语文接受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真、善、美统一的健康人格。
关键词:语文 课堂教学审美教育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不仅仅是体验优美的语言文字,而且更重要的是对美景的欣赏、对美的生活的感受、对美的精神的感悟。常言道:“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语文教育工作者既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汲取各种养料。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丰富他们的审美情感,增强他们的审美判断力,进而发展他们的审美创造力。
一、把情感渗透放在审美教育的首位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提出了要求:“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热情能抓住一个人,因此它是一个巨大的力量。”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才会有相应的智力及非智力活动,学生只有对学知识产生情感,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学习。情感又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学生只有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
美的文学作品是心灵的净化剂,它能使人忘却世俗的烦恼。情感是文章的灵魂,也是人的灵魂,没有感情的作品是苍白无力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艺术家们用心灵雕刻而成的,凝聚着艺术家对社会、对人生的关注,是他们独特而深刻的人生体验。我们曾为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感动;曾为李商隐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而感叹年华易逝;为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而奋发;为李煜的“一江春水”似的愁绪而流泪;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淡泊一切功名利禄,追求至高至善的精神境界而感动。艺术家通过他们的作品为心与心架起了一座座桥梁,使无数的孤寂、迷茫、脆弱的心灵受到启迪。
二、发挥语文学科美育的载体作用
语文是文质兼美的文字集合体,承载着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宽广的美的领域。语文审美教育,就是依托语文教材和其他课程资源,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教学过程,教育学生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语文课本中收集了古今中外的文章精华、文学名篇,熔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于一炉。它远远超越了学生直接经验的生活圈,极大地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从中可以鸟瞰古往今来人类社会生活的各种人文景观,也能远眺人类未来生活各种科幻想象的人物事物。无论在语言上、内容上,还是思想上都是学生学习的典范。
如《荷塘月色》的淡雅,《天山景物记》的壮丽,《海燕》的激昂,《茶花女》的低回;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陈涉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都应融入了学生的血液中,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除了大量表现人的美好情趣、高尚情操的作品外,还有一部分比较冷峻的以再现生活为主的现实主义作品,也能够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受到有益的熏陶。例如鲁迅的《孔乙己》和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在作品流露出来的哀愤情感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既无真才实学又无自爱之心的人生之可悲,把自我封闭起来拒绝现实的精神之可笑。又如巴尔扎克的《守财奴》在作品的犀利嘲讽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敛财无度、财迷心窍的吝啬鬼之可恶。
三、转变角色,确立学生审美主体地位
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也就是说,每个人对待事物的反映态度是不尽相同的。作为审美教学中的审美主体,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这就需要学生保持自己所理解的那个“哈姆雷特”,而不应再像传统教育那样,唯老师的观点正确,老师与教科书上的话更是金科玉律,这些传统的弊端,对审美主体来说,都是应该摒弃的,只有努力冲出世俗的网,保留自己的独见,才能真正实现角色上的转变。
学习朱光潜的《咬文嚼字》,在讲到“推敲”这个典故时,教师便可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不拘泥于前人及作者观点的前提下展开自由热烈的辩论,让学生在激烈的辩论中来仔细体会“推敲”,在文字运用过程中的优劣利弊。而教师此时只起个主持人的作用,或者直接让学生自己主持。这样,学生便可在宽松而热烈的激辩中各抒己见。这既可让学生领略中国文字在运用中的美;又可让学生更真切地体味作者那种不迷信权威,敢于创新的人格美;还可使学生在“领略”主持人身份的同时,锻炼了他们在传统教育中所缺乏的“行”,也就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在这种实践中,能很好的将学生的多种语文能力调动起来,又培养了他们在实践中获取语文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曹明海.《感应与塑造——语文审美教育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
2.劳凯声主编.《教育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3.王明居.《通俗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
4.陆志平,顾晓白.《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5.钱威,徐越化主编.《中学语文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
6.程翔.《语文课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语文建设》.2003年第3期.
7.张永昊,周均平.《感应与塑造——语文审美教育论》.青岛海洋出版社,2000年版.
8.钟以俊,焦凤君.《教学美学导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
9.刘叔成,夏之放,娄昔勇.《美学基本原理》 .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