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胡姓源流探索

2009-09-08 06:32段双印
延安文学 2009年4期
关键词:鲜卑匈奴陕北

段双印

陕北的历史文化的特点,人们通常表达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草原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的交结地带、多民族融合的旋涡,等等。这只是一种模糊的表述。在陕北这块大地上所发生过的历史演变的细枝末节,早就已淹没在尘封的历史中了。

语言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而“族名”作为血缘的语音标识,可能产生于人类语言的早期发展阶段,而它往往又被转化为语言中最稳定的深层积淀——姓氏、人名和地名。通过姓氏、地名的稽古勾沉,我们可以找到陕北的历史文化更详实、更丰富的细节。

胡,是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胡姓,也泛指少数民族的姓氏。陕北胡姓发布广泛,有的比较易于辨识,有些已与汉姓无所区别,如今都成为百家姓中的一员。但这些胡姓后裔的血脉中,确实曾经流淌着众多少数民族的血液。当然,经过千百年来的融合与迁徙,那些曾经的胡姓,远非古时的情况,如果对号入座,也是欠科学的。

匈奴贵族呼延氏的渊源变迁

呼延氏是出自陕北的一个十分古老的著名姓氏。西周时,作为戎族的一支,从陕北延河流域向西北迁徙至灵武一带,成为朐衍之戎。春秋战国之际,匈奴兴起,先后吸收融合了北方的鬼方、猃狁、戎、狄等部落而强大起来,朐衍戎演变为呼衍或呼延氏,成为匈奴的一支。汉代,呼延氏成为匈奴贵族,与匈奴单于“世为婚姻”;东汉初随南匈奴内迁朔方、上郡等缘边八郡。南北朝时期,他们或融入鲜卑,或同其他匈奴余部“居山谷间,种落繁炽”,以稽胡或山胡的名称活跃于陕北大地。隋唐以后,逐渐融入汉民族之中,成为百家姓中的一员。

由于史载阙漏,呼延氏在汉代以前的情况,我们知之甚少。汉代以后,他们的活动不时见诸史籍。据《史记•匈奴传》叙述,冒顿单于时的世家大族有呼衍氏、兰氏,其后有须卜氏。《后汉书•南匈奴传》傅章怀注云:“冒顿单于时,大姓有呼衍氏、兰氏、须卜氏,三姓贵种也”。同书亦载:“单于姓虚连题,异姓有呼衍氏、须卜氏、丘林氏、兰氏,四姓为国中名族,常于单于婚姻”。自从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即位(前58年)后,虚连题氏多与呼衍氏为婚姻,所以,《晋书•北狄传》中说:“呼延氏最贵”。这一时期可能是呼延氏族的黄金时代。

到了北魏时期,呼延氏失去贵族身份,沦为奴隶或平民,受到鲜卑贵族统治者的奴役。据《魏书•庾业延传》记载,北魏道武帝天兴元年(398),离石一带的稽胡“不乐内徙”,反对配给郡县为奴隶,在呼延铁的领导下,发动了反魏运动。《魏书•世祖纪》还记载,南匈奴余部也有归附北魏者。始光四年(427)“西讨赫连昌,济君子津,三城胡酋鹊子相率内附”。关于三城胡之所在,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57陕西延安府条下云:“三城在府东南。魏收《志》偏城郡广武县有三城是也。”偏城郡和广武县均北魏所置,其地在延长、延安境内。这些南匈奴余部“三城胡”当是降为平民,融入鲜卑中去了。到了北周时,这些内附的呼延氏踪迹又在关中一带出现。在咸阳发现的北周武成二年(560)二月的《王妙晖等五十人造像铭》和发现于渭南的武成二年九月的《合方邑子百数十人造像记》就有“邑主呼延蛮獠”、“邑主呼延观”的题名。另外题名中还有出于鲜卑的拓跋氏、叱干氏、普屯氏、如罗氏和稽氏、俟奴氏、费连氏等;有出于高车部的屋引氏、贺拔氏、乞伏氏、乙旃氏等;有属于西域胡姓的支氏、白氏等北方部族姓氏26种。同时也有韩、吕、程、王等汉人姓氏,说明呼延氏已与这些不同民族的居民融为一体,和睦相处。到了隋唐以后,他们都成为汉族大家庭的一员了。

以上种种史料表明,延河两岸、汾川(云岩)河流域的延安、延长、宜川等地,确实是包括匈奴贵族呼延氏及其以后的稽胡族长期居住生活的地方。他们的姓氏及地名也顽强地流传至今。单延长一县,至今仍有姓呼延者2368人(据1986年《延长县志》),延长县南不远有地名呼家川,宜川县新市河乡有呼家窑子等。另外,神木县的呼家渠有呼姓数百口,还有一部分迁徙到内蒙、靖边等地。陕北呼延氏可谓源远流长,根深叶茂了。只是近些年来,有些呼延氏后裔取单姓呼,或单姓延,但仍抹不去其姓氏中的匈奴文化印记。

匈奴大姓郝氏与陕北郝姓

1998年5月,延长县黑家堡镇瓦村望台庄出土一方隋大业九年(613)的《郝伏愿墓志》。志中说:“君讳宜,字伏愿,望出西衢国人也。四世祖郝子鱼有得,西将胡人,一余向东,往至太原治。经一十五年衰弱,为魏所统,遂授遍城郡守、领民酋长,因官食封。”意思是说,郝伏愿的族望出自西衢之国。他的四世祖郝子鱼,字有得,曾经是这个胡人国家的将军,后来向东移居到太原境内。过了15年,归顺北魏,被授于遍城郡守,兼任管理本民族部落的酋长。志中所说的西衢国,当指大夏,居延长县之西的靖边县一带,故曰西衢,为匈奴人建立的国家。史载赫连勃勃之先为南匈奴一支,东汉时归附,赐姓刘。407年,其后裔赫连勃勃建立大夏,留下了举世闻名的统万城遗址,在延安城东修筑的丰林古城,后人犹呼之为赫连城。425年赫连勃勃死,其子赫连昌继位,内部争位不息;北魏乘机伐夏,于次年攻占统万城。赫连昌奔上邽(今天水),被北魏俘获,魏以公主下嫁,后因谋反被杀。其弟赫连定于平凉即位。430年,又被俘送至北魏,大夏遂亡。郝子鱼为“西将胡人”十五年,当在赫连勃勃当政时期(407-425),后因赫连昌被俘而归顺北魏。志中还说郝伏愿之父在北周“建德元年(572)授开府仪同三司”。郝伏愿于隋开皇元年(582)归降隋,先后任州主薄、延安郡清河府大督、定城府鹰扬郎将等职。大业七年(611)曾随隋炀帝参加征战高丽的战争,第二年在归途中死于今河北涿州境内。大业“九年三月五日葬在延安郡东百里去斤川肖斗村一里道”。郝氏家族“望出自西衢国”之匈奴,在陕北大地活动二百余年,族类繁炽,可谓望族。这就为我们探索陕北大姓郝姓的族源提供了一条重要的历史线索。

匈奴大量内徙盛于东汉时期。建武二十六年(50)冬,由于北匈奴经常袭击南匈奴,光武帝令南匈奴各部徙居西河、美稷、北地、朔方、云中、雁门、五原、代郡等缘边八郡,即今内蒙南部,宁夏、甘肃、陕西、山西、河北等省北部,都有匈奴各部落居住。经过几十年的繁衍,到公元90年,南匈奴人口由三万多人发展到三万四千户,二十三万七千三百多口,胜兵五万多(《后汉书•南匈奴传》)。大约这个时期前后,南匈奴郝氏部落又迁徙到了陕北、晋北一带。此后,其活动踪迹屡见于史载。《晋书•惠帝纪》载:西晋元康六年(296),“匈奴郝散弟元度帅冯翊、北地马兰羌、卢水胡反,攻北地”。卢水胡即匈奴的一支,因原居于张掖郡临松山下的卢水之滨,故名。到了北魏时,渭北的卢水胡的分布中心已到杏城(今黄陵境内)一带。太平真君六年(445),杏城的卢水胡爆发了两次反魏运动。其首领一个是郝温,一个是盖吴,同为匈奴卢水胡人。北魏以后,这些匈奴余部又被统称为稽胡,也不断发动起义。《周书•稽胡传》载:北周明帝武成元年(559)延州(今延安)稽胡首领郝阿保、郝狼皮,聚众起义,并自任相国、柱国。周武帝天和二年(567)延州蒲川稽胡别帅郝三郎也率领部众起兵反周。当然,也有匈奴郝氏其他支系的部落酋豪进入统治阶层,如郝伏愿家族,从夏历北魏、北周至隋代,世居夏、延两州之地,世代为朝廷命官兼部落酋长。

这些长期留居陕北各地的匈奴郝氏部落,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与各民族错居杂处,不断接受汉文化的熏陶,最终都融入汉民族中去了。他们中的一部分可能徙居外地,而另一部分则在陕北繁衍生息,如今已成陕北大姓。郝姓主要分布在延长、子长、延川、清涧一带,与北朝至隋代郝伏愿家族的活动区域相吻合。如今上述几县以郝姓命名的村落比较常见,单清涧县就有郝家湾、郝家石硷、郝家山、郝家沟、郝家畔、郝村等十余个,府谷县有郝家畔塌、郝家寨、郝家中墕等,子长县有郝峪家岔,延长县有郝家塌等。据《延长县志》载,至1986年,延长县的郝姓人口达1981人,成为延长大姓。现在,全国的郝姓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山西、陕西、内蒙、辽宁、河南等省区,人口已逾360万,为当代百家大姓中排在第71位的大姓。其族源,除出自3000年前的商汤的后裔郝省氏(封于郝乡,今陕西周至县东,后迁于山西太原附近)外,出自匈奴的郝氏又是一个重要来源。郝伏愿墓志则是陕北郝姓出自匈奴郝氏有力的历史佐证。

赫赫有名的赫连姓

赫姓在全国是个很稀有的姓氏,但在陕北却时有所见,也有不少以赫姓命名的村落,如子长县有赫家堡,神木县有赫家圪崂,等等。追溯陕北赫姓的先祖,却是公元五世纪初建立了匈奴大夏国的赫连勃勃,真可谓赫赫有名了。

据《晋书•赫连勃勃载记》所述,赫连勃勃的祖先是南匈奴右贤王去卑,后来率部归附东汉,南迁到雁门郡(今山西朔州境内),赐姓刘。前秦时,勃勃之父刘卫辰被符坚封为北单于。淝水之战后,刘卫辰被北魏所杀,勃勃被俘。在送往北魏的路上,勃勃逃脱,投奔后秦姚兴,受到重用,镇守朔方(治今内蒙杭锦旗磴口县北)。勃勃在朔方兼并其他匈奴和鲜卑部落,势力逐渐壮大,拥有十万余众,于公元407年自称天王、大单于。因传说匈奴是夏后氏之裔,故以大夏为国号。称王后,他认为自己既为天子,即应与天相连,因此取姓赫连(匈奴语“天”之意),令其所属匈奴部落以铁弗为姓,祝愿其族子孙刚锐如铁,皆堪伐人之意,足见其的雄心勃勃。

赫连勃勃久居中原,汉化程度很高。他的武功不能说不显赫,但文治却毫无称道之处。在十六国争雄的混乱局面中,他以今河套、庆阳、陕北为中心,打出了南到秦岭,东到山西太原,西到宁夏、兰州一带的一片地盘,所筑的都城,也取“统一天下,君临万邦”之意而名之统万城。但他的残暴与治国无方,也因筑统万城而闻名于后世。据说筑统万城时,土要蒸熟,并浇灌米浆,再用夯筑。若夯窝渗水,筑者则要被处死。又说,他命叱干阿利督造箭甲,做成后,由工匠互相试用。做箭者箭射披甲者,若射不穿,则做箭者死。若射穿,则做甲者死,反正无道理可讲。所以夏国的城池建筑和武器,都十分结实耐用。赫连勃勃留给陕北的,一是靖边的统万城和延安东川的丰林古城,二是延川县黄河岸边土岗塬上的赫连勃勃墓,三是一个赫赫有名的姓氏。

统万城早已闻名于世,但丰林故城却鲜为人知。北宋时,丰林故城的雄姿犹在。沈括知延州时(1080-1082),曾对丰林城作过勘察,在其名著《梦溪笔谈》中记述“延州故丰林县城,赫连勃勃所筑,至今谓之赫连城。坚密如石,凿之皆火出。甚城不甚厚,但马面极长且密。予亲使人步之,马面皆长四丈,相去六七丈。以其马面密,则城不须太厚,人力亦难攻也”。并且感慨“赫连之城,深为可法也”。它的遗址,在今李渠镇周家湾村东一公里处,背倚大山,前傍丰林水,坚密如石的马面,虽经千百年风雨剥蚀,依然屹立,城池轮廓依稀可辨。

大夏国只存在了24年(407-431)就在历史上消失了,曾在中国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的匈奴,作为一个民族也不复存在了。大夏国的遗民和赫连氏却顽强地生存下来,一部分融入吐谷浑中,一部分融入鲜卑人中,隋唐时期,最终都融入汉族中去了。他们的后裔,在史籍中不时有踪迹可寻。

《北齐书•赫连子悦传》载:“赫连子悦,北齐人。勃勃后,字士欣。文襄时除郑州刺使,治为天下最。入为都官尚书,郑州百姓八百余请立碑颂德。后以本官兼史部。子悦在官,唯以清勤自守,既无学术,又无风仪,人伦清鉴,去之弥远”。说明夏亡一百年后,赫连勃勃后裔在汉人政权北齐(550-577)作官时,深受汉文化熏陶,已深谙治民之道,且操守清高,受到老百姓爱戴,比起乃祖的凶狠残暴,已有天壤之别。

几乎与赫连子悦同时期,另有一个赫连勃勃的后裔赫连达也在北周(557-581)为显宦。《周书•赫连达传》说,赫连达,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境内)人,勃勃后,字朔国。他的曾祖父库多汗,可能在大夏灭亡后,因为避难而改姓杜氏。赫连达青年时代即在北魏贺拔岳部下南征北伐,累立战功。公元534年,北魏分裂,孝武帝逃进长安,在宇文泰拥立下建立西魏,“褒叙勋衣,昭复姓赫连氏”,赐与赫连达广乡县男的爵位,并恢复了他本来的姓氏。公元557年,赫连达又拥立宇文泰建立北周,担任过陇州刺使。保定(561-568)初,升为大将军、夏州(治今靖边白城子)总管。建德二年(573)年,进爵柱国,死于任所。其子赫连迁嗣,大象(579-580)年,位至大将军、蒲州(治今山西永济)刺使。

隋代,赫连氏后裔的情况史无明载。2006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西安西郊省印刷研究所工地发现了一座隋墓,墓主是一位匈奴女子。其墓志铭中有“大隋东宫故内司食赫连山妃”字样,墓志内容清晰地显示出墓主是位血统高贵的匈奴女子,死前是宫中管理膳食的女官。她逝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0),时年55岁。曾经叱咤风云的赫连勃勃,其后裔也曾为将为相。但到了隋代,有的后裔却在皇宫中当了管理皇太子膳食的女官,沦为宫女奴卑,地位一落千丈。

赫连氏后裔中,还有一支融入吐谷浑。公元425年,赫连勃勃死,其子昌继位。427年北魏伐夏攻占统万城,昌奔上邽(今天水),被北魏俘获,后被杀。赫连昌被俘后,其弟赫连定又在平凉称帝。430年,北魏攻克平凉,赫连定又西奔攻灭西秦,掳西秦民众十余万,意欲西占河西,东山再起,半路被吐谷浑击溃,并把赫连定俘送北魏。从此,赫连定残部被吐谷浑吞并,成为其一部分。《新五代史•吐谷浑传》:“其大姓有慕容、拓拔、赫连等族”。唐至德(766-767)中,吐谷浑被吐蕃所破,部落分散,有一部分内附,被唐王朝安置于河西地区。唐开成年间(836-839),赫连铎之父率族人三千帐数万众徙居云中(今山西大同)一带。唐懿宗时(860-874),赫连铎曾因讨伐庞勋有功,官拜大同节度使。唐懿宗乾符五年(878),赫连铎乘长期盘踞振武、代北(今内蒙西部、陕北之间大片土地)的沙陀人李国昌出兵攻击党项之机,率部袭击李国昌的老巢,李国昌败走云中(今山西大同),赫连铎遂占据陕北秃尾河以北、包头以西的河套地区数十年。五代时,为后晋(936-947)所破,其部众又被徙居蔚州(今河北蔚县)一带。

自赫连勃勃发迹陕北,其后裔赫连达、赫连铎等部又长期活动在内蒙西部与陕北间的土地上,前后达四五百年之久,对陕北民族成份和姓氏种群的影响之深自不待言。赫连勃勃之墓安置在延川县土岗之塬,自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即使是一座疑冢或纪念冢,也当是其后裔为其先祖所筑,这又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赫连氏与陕北赫姓的渊源关系。

天下匈奴遍地刘

“天下匈奴遍地刘”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内徙中国大地的匈奴族人中,大多都改姓刘。如今,刘姓是排在王、李、张三姓后的的第四大姓,全国刘姓总人口约六七千万;除了出自祁姓和姬姓的汉人以外,匈奴后裔的大量加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自西汉初至东汉末,陕北是汉王朝安置内附的匈奴五属国和缘边八郡之一。匈奴的部落族帐散居陕北、内蒙间大片土地四五百年之久,自立为王者有之,建都称帝者有之,封疆大吏者也不乏其人。陕北刘姓自然也和匈奴脱不了干系。

历史上,匈奴人大量入居陕北主要有四次。第一次是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在霍去病大军的几次打击下,居住河西的匈奴别部休屠王和浑邪王率数万众降汉,西汉政府置天水、安定、西河、五原和陕北的上郡等五属国安置;第二次是西汉元帝甘露二年(前52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曾一度被安置于内蒙西部五原郡(今包头市西北)与陕北之间;第三次是东汉建武二十六年(50),由于北匈奴的攻击,汉光武帝准许南匈奴徙居西河郡(今府谷县西北)、美稷(今内蒙准格尔旗西北)、北地郡(东汉由甘肃庆阳移治宁夏吴中市),朔方郡(今内蒙磴口县北)、五原郡(今包头市西北),云中郡(今内蒙托克托县东北)、定襄郡(今内蒙和林格尔、呼和浩特东南)、雁门郡(今山西右玉县东南)和代郡(治今山西阳高县西北)。其中,除北地、雁门、代郡外,其余六郡都在今内蒙西部与陕北之间,这是汉代匈奴人最集中的居住地;第四次便是(405-431)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占据陕北的时期。

自唐朝中期以后,稽胡族逐渐完全融于汉民族中去了,其活动再也不见于史载。但是,他们的后裔,仍活跃于唐朝政治舞台。如大诗人白居易兄弟,就被认为是龟兹人后裔。最有力的证据是白居易之弟白敏中拜相时,崔慎酋称其为“蕃人”。诗人卢发咏白敏中的词中也说:“十姓胡中第六胡,也曾金阙掌洪炉”。论者以此推论白敏中姓氏系出西域龟兹国,那么其兄白居易自然也就是龟兹人的后裔了。又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白敏中墓志》、《故巩县令白府君事状》所记,白居易的祖先,先居关中,于北魏初徙居太原,至北朝末年又返居关中。太原白氏重回关中,原因甚多,未可一概而论。然关中渭河以北自魏晋以来,白氏多散居其间,此或与白氏重返居渭河以北有关。

以上所说,是陕北白姓的主要来源是汉代内迁的龟兹国白氏。当然,我们也不排除少量的出自汉族白姓成分。另外,唐代入居陕北的突厥人、吐谷浑人,长期盘踞陕北的党项人、源自西亚的波斯人(元代成为回族)中也有白姓,他们也是陕北白姓的来源之一。正是由于大量白姓少数民族的加入,才使得白姓不断壮大,人口骤增。到了宋代,全国白姓人口约9万人,而陕西依然为白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白姓人口的32﹪。明代,山西一跃成为白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19万白姓人口的24.4﹪。当代,山西、陕西、四川依然是白姓大省,这与历史上内迁的西北白姓少数民族的分布和迁徙地域大体相一致。

鲜卑拓跋氏与陕北拓姓

拓姓为拓跋氏省称。这类省称的例子还可以举出一些。如复姓呼延,省称呼或省称延。关于拓跋氏,古文献及姓氏研究著作均指出是北魏皇姓,出自北魏王朝建立者鲜卑拓跋氏部落。他们自称黄帝之后,受封北土。谓黄帝以土为德,鲜卑语称土为拓,称后为跋,故以拓跋为氏,即黄帝后裔之意。

陕北拓姓族源主要有二。一是直接得自鲜卑拓跋氏,二是得自党项羌化了的鲜卑秃发氏(拓拔氏异译)。而且与后者的关系可能更为密切。

拓跋鲜卑原居大兴安岭北部。在其二世祖推寅时,命子率部众占领匈奴故地,沿内蒙草原西进南迁。他的儿子诘汾与草原天女(匈奴女)生下北魏始祖力微,即“鲜卑父胡母“的拓跋鲜卑之祖。以后,拓跋鲜卑长期与匈奴民族相互通婚。另外。据《南齐书•魏虏传》说,拓跋鲜卑还有汉将李陵的血统。“初,匈奴女名托跋(拓跋之异写,下同)妻李陵。胡俗以母名为姓。故姓托跋”。这说明拓跋氏是鲜卑与匈奴混血的,并且具有汉人血统的民族。北匈奴西迁后他们还接纳了南匈奴余部十余万落数十万众,势力迅速发展,成为鲜卑部落中最重要的一支,建立了包括匈奴、乌桓、敕勒等民族在内的强大的部落联盟。公元386年拓跋王圭建立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并向四方用兵,南攻北伐,经过二十多年征战,到太武帝拓跋焘时逐步统一中国北方。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奉行穿汉服、娶汉妻、说汉话的多项汉化政策,并提倡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大姓通婚,加速了鲜卑汉化和融入汉族的过程。

拓跋氏为北魏皇姓宗室。拓跋氏势力发展到陕北,可以追溯到始祖猗卢(?-316)前后。“自神元帝以来,与晋和好。是岁(昭帝元年),穆帝始出并州,迁杂胡北徙云中、五原、朔方。又西渡河,去匈奴、乌丸诸都。自杏城以北八十里迄长城原,夹道立碑,与晋分界”(《北史•魏纪》)。杏城在今黄陵县城南。长城原即今富县羊泉原。

拓跋氏子弟大量进入关中陕北,约在孝武帝(532—535)时。《周书•元伟传》载,元伟在孝武帝时任华州刺史。又有元季海被封为冯翊(今大荔)王。公元534年,北魏分裂,孝武帝逃到长安,在宇文泰扶植下建立西魏,大批拓跋氏贵族入居关中。至于元氏怎么又复姓拓跋氏,这与北周时的以一次复辟事件有关。北周为宇文氏取代拓跋氏建立的鲜卑政权。周闵帝元年(557)年二月,赵贵等大臣谋图重新扶植元氏之后称帝。失败后,元氏子女被株连而株者甚众。到周明帝时,始把元氏沦为奴仆者免为平民,复为拓跋氏。另外,北周宇文泰还提倡过赐姓复姓和恢复太平以前代北复姓的运动。这些拓跋氏之后,经过千百年来的繁衍、迁徙,分布关中陕北各地,逐步融入汉民族之中。

北周政权灭亡以后,鲜卑作为一个民族实体已不复存在。逐渐融入汉族之后,其后裔人才辈出,在隋唐两代王朝的各个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隋唐两代的建国者,都是鲜卑汉了的汉人。也有人认为杨氏、李氏即为鲜卑人。隋文帝的皇后和唐高祖的母亲为亲姊妹,同出于鲜卑化了的匈奴独孤氏之门。唐太宗之母窦氏和太宗的长孙皇后都是鲜卑人。唐朝宰相中,有30个为鲜卑人后裔。隋代建筑家宇文恺、《切韵》的作者陆法言、中唐著名诗人元稹、刘禹锡等也为鲜卑后裔。难怪胡三省注释《资治通鉴》时惊呼“自隋以来,名扬与时者,代北子弟十居六七”。

拓姓的第二个族源是党项羌化了的鲜卑秃发氏。其过程说起来要曲折一些。党项拓跋氏源自鲜卑秃发氏。秃发为拓跋之异写,即前面提到的北魏始祖力微之兄秃发匹孤。他没有得到王位继承权,愤而率领部众沿黄河与贺兰山之间西进,最后迁到今甘肃河西地区,并与公元397年建立了南凉政权,建都西平(今西宁市)。公元414年为纥伏氏鲜卑建立的西秦所灭,部众大部分归西秦。后西秦为赫连夏灭,夏又为吐谷浑所灭。北魏统一北方后,西秦之地归与北魏版图。秃发氏一部分归于北魏,另一部分投奔北凉。后北凉为北魏所灭,其部众也归属北魏。这两部分最终都与鲜卑拓跋氏一起汉化。还有一支在北凉灭亡后,在秃发樊尼率领下,西度黄河,过积石山,到南部党项羌之地,居于今青、甘、川交界地区,最后同化于羌,形成党项羌中的拓跋氏。隋唐时期,由于受到吐蕃的侵袭,党项拓跋氏不断内迁,定居于夏州、银州(今靖边、子洲、绥米一带),号为党项平夏部,力量日益壮大,为党项中势力最强大的一支。唐末黄巢起义时,其首领拓跋思恭率部众镇压黄巢义军,被赐姓李。历五代各朝,长期盘踞陕北,担任地方军政长官。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982),党项拓跋氏首领李继捧率领部落酋长270余人,民户数十万人投附宋朝,宋太宗为李继捧赐名赵保忠。唐宋两代的赐姓,仅给于了拓跋集团的少数当权者,不可能惠及广大部民。这些人仍然延用拓跋姓氏,长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李继捧之弟李继迁不愿降宋,率领部落贵族及未降部众抗宋自立,建立西夏,定都兴庆府(今银川市)。西夏极盛时,势力包括今宁夏、陕北、甘肃西北部、青海东部和内蒙部分地区,长期与北宋王朝时战时和,到宝义二年(1277)为蒙古所灭,历18位皇帝,建国190年。后来西夏的这部分党项拓跋氏也逐渐融入汉族中。陕北是党项拓跋氏的发祥地,其部众居陕北600余年,对这里民众的民族成份与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李自成的村子就叫李继迁寨。可以推论李自成一族可能也是党项拓跋氏后裔。

上述鲜卑拓跋氏和党项拓跋氏为陕北拓姓的主要族源。而党项拓跋又源自鲜卑拓跋。现在拓姓的主要聚居区域,又与唐宋时党项拓跋氏在陕北的活动地区大体相吻合。拓姓为鲜卑拓跋氏后裔,而且与党项拓跋氏的关系更近,更为密切。

来自西域古国的史姓

说到史姓,人们自然会联想到黄帝时代创造了文字的仓颉。他被后人尊为史官,他的后代也以史为姓。还有西周时的太史,汉代的太史令,其后裔也以他们的官职为姓。这是史姓的两大来源。另外,史姓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昭武九姓”中的史国和吐厥的阿史那氏。

史国故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汗以南沙赫夏勃兹一带。这里也曾经是粟特人的故地,故我国古文献中也把“昭武九姓”之人统称为粟特人。华县发现的刻于前秦建元四年(367)的《邓太尉祠碑》中,已有“上郡肤施黑羌、白羌、高凉西羌、卢水、白虏、支胡、粟特、苦水,杂户七千,夷类十二种”的记载,说明公元4世纪时陕北已有来自西域的支胡人(即月氏人)、粟特人的踪迹。隋唐时期,西域诸国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交往十分频繁。据《册府元龟•外臣部•朝贡三》载,唐代,史国曾六次遣使到中国朝贡。这些经商、朝贡者,许多人长期侨滞不归,继而取史为姓,逐渐融入汉族。2002年,出土于洛阳的唐《史诺匹延墓志》中说,史诺匹延“祖父西蕃史国人”。

史姓中还有一支为隋唐时期突厥阿史那氏改姓而来。突厥族原游牧于金山(今阿尔泰山)一带。因金山形似战盔,俗称吐厥,因以名其部落,其首领姓阿史那,强盛时期曾统治中亚各民族。隋开皇二年(582),分裂为东、西两部。其中东吐厥内附隋王朝。隋仁寿元年(600),隋文帝移阿史那柒干率部众二、三十万进入河套,被封为启民可汗,“在夏、胜二州之间,发徒掘堑数百里,东西距河,尽为启民畜牧之地”。隋末,东突厥曾派兵参加李渊推翻隋朝统治的战争。突厥族将领史大奈,本姓阿史那,随唐高祖攻取长安,以军功被赐姓李氏。《旧唐书•阿史那忠传》载,阿史那忠在唐贞观四年(630),擒获反复背叛唐朝的突厥王颉利可汗归顺唐朝,唐太宗以宗室女定襄公主配其为妻,并“赐名为忠,单姓史氏”。贞观十八年(644),东突厥残部受到薛延陀部的不断攻击,其首领阿史那思摩被迫率数十万众南迁归降,唐朝政府又将他们重新安置在胜、夏二州故地,设羁縻州辖之。东突厥后期,陕甘蒙晋沿边羁縻州的吐厥部落,时而归降,时而自立可汗反叛,前后达近百年。开元二十八年(740),由于内部分裂和回纥汗国的进攻而灭亡,大部分突厥贵族和部众内附唐王朝,另一部分归附漠北的回纥汗国。这个回纥就是维吾尔族的先祖。

东突厥从公元600年迁居今内蒙古西部黄河南岸和陕北靖边一带的胜、夏二州之地,到公元740年灭亡,前后达一百四五十年之久,灭亡后,仍有数十万众继续归附唐王朝,对陕北的民族成份和姓氏构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史姓的来源还有其它成份,但陕北史姓可能和突厥阿史那部的关系更为密切。

康姓源出西域康国考

康姓的一支出自周代姬姓诸侯康国,秦汉以前,主要分布在今河南省及周边地区。康姓的另外一支,则来自遥远的中亚康居古国,其故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汗一带。

康居人本为居住在今甘肃临泽县境内昭武城一带的月氏人。西汉初年,受到匈奴扩张势力的侵袭,被迫举族迁到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不久逐渐统一了锡尔河以南原住民粟特人各部落,以撒马尔汗为中心,建立了康、史、安、米、何、石等九个城邦小国,史称“昭武九姓”之国。两汉时,康居人进入中国,先是留居甘、青黄河以西地区,随后进入陕甘宁交界地带。到了魏晋十六国时期,有康穆者“举乡族三千家入襄阳之岘南,宋为置华山郡蓝田县”。每家以五口人计,约有一万五千余口。康穆的孙子康绚“康绚,华山蓝田人也。其先出自康居。初汉置都护,尽臣西域,康居亦遣侍子,待诏于河西,因留为黔首,其后以康为姓。晋时陇右乱,康氏迁于蓝田”。《梁书•康绚传》中的这段记载,把关中康姓的来源、迁徙经过、部落规模等问题,交待得甚是明白。

隋唐以前,留居陕北一带的康居人史欠明载,但也不能排除内附的匈奴人中,有被征服奴役的康、石、安、史等国民族的可能性。到了唐代,被安置于宁夏、内蒙、陕北之交河套地带的突厥人中出现了康居人的踪迹。据新旧《唐书》、《通鉴》等史籍记载,自隋仁寿元年(600)东突厥内附中央王朝以来,不断有突厥部落陆续归附。《通鉴》卷206神功元年条下记:“咸亨中(670—674),突厥有降者皆处之丰、胜、灵、夏、朔、代六州”。说明唐咸亨间,有一批突厥人入居于丰州(相当于今杭锦旗境)、夏州(治今靖边白城子)、灵州(今银川平原)三州之间,即相当于今之鄂托克前旗和鄂托克旗境内。此时,唐朝仍未在这片地带设立州县。由于突厥人不断增多,唐朝政府乃于调露元年(679)在灵、夏两州间设立六个羁縻州进行管理,时称“六胡州”。

唐开元九年(721),兰池州(在今鄂托克前旗境内)胡人首领康待宾与安慕容、何黑奴、石神奴、康铁头等起兵反唐,攻陷六胡州,史称“六胡州之乱”,不久被唐军平定。第二年,又有康待宾残部庆州康愿子反叛,也被讨平。这些活动在突厥族内的康、安、何、石等姓,即是来自中亚古国。《通典》边防九西戎五康居条下记:“康居国,汉时通焉,在大宛西北可二千里……至隋时谓之康国,大业中遣使朝贡。其王姓温,月氏人也。旧居祁连山昭武城,自被匈奴所破,西逾葱岭,遂有此国。枝庶各分王,故康国左右诸国米国、史国、曹国、何国、安国……凡九国皆其种类,并以昭武为姓,示不忘本也”。据考证,安国故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一带,何国故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汗西北,米国故地亦在撒马尔汗周围,距康国约50公里,石国故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这些古国的人一方面由经商或朝贡来到中国,另一方面则是随突厥人的征服与迁徙,来到陕北、内蒙、宁夏之交的河套之地。

平定六胡州叛乱后,唐朝政府将此地残胡5万余众强行迁徙到今河南许昌、沁阳、邓县、叶县、汝南一带。到了开元二十六年(738),又将其返迁六胡州故地。天宝末年,安史之乱爆发后,这些胡人又参加了安禄山叛军中突厥人阿史那从礼部的叛乱,唐肃宗采取招抚与讨伐两种手段,平定了叛乱。其后,一部分受招抚的胡人仍留居原地。几十年后,唐贞元元年(785),诗人李益人从军行役于夏州、西受降城之间时,仍能看到这些残胡。他在其《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一诗中有“六州胡儿六蕃语,十岁骑羊逐沙鼠”之句,说明陕北一带仍有六州残胡,并且操不同的民族语言(即六蕃语),其中就有来自中亚古国的康、石、安、何、米等国的民众。另一部分六州胡残则随安禄山败军回到长安、洛阳,最后被史思明部收编,安置于范阳(今河北省境内)一带。那些迁徙到河南的昭武九姓之国的人,也长期定居下来。2006年5月,河南洛阳隋唐故城出土一件唐元和九年(814)的景教经幢,题记中说,有景教僧人清素兄弟为亡母“安国安氏太夫人”及亡师伯修造坟茔。主持并参与此事的有“大秦寺寺主法和玄应俗姓米氏”“威仪大德玄庆俗姓米氏”。可证安姓、米姓出自安国、米国甚明。至于是经商、朝贡而来,还是随突厥人迁徙而来,则不得而知。

上述迁居中国的康、安、石、米、何等中亚古国之人,逾今已一千五六百年,种族繁衍,流布各地,但主要分布地仍在陕西、山西、河南几省。现在,陕西仍为康姓的主要聚居区之一,康姓亦为陕北大姓。究其渊源,当于康、石、安、米等西域古国之人的大量内迁与繁衍,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久负盛名的陕北折氏

在中国林林总总的姓氏中,姓折者十分少见;而陕北府谷、神木、佳县、米脂以及洛川等县区,姓折者及折姓村落,却时有所见。山东、山西、河南等省的个别地方,也偶有折姓分布。这一现象,与古代折氏的发祥与迁徙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在陕北历史上,曾经活跃过党项族的折磨氏、匈奴族的折兰氏、鲜卑族的折娄氏等。而源出折娄氏的府谷折氏,则是久负盛名的家族之一,也是陕北乃至其他省区折姓的主要来源。

关于府谷折氏,历史文献记载较多,府谷出土的碑刻、墓志等文物资料也很丰富。宋邓名世撰《古今姓氏书辩证》中说:“羌族有河西折氏,世家云中,为北蕃大姓。自唐以来,世为麟、府州节度使。”《通志•氏族略》谓:“折氏望出西河,宋为大姓,世守麟州,犹古诸侯”。《五代史》、《宋史》等史籍中也有府谷折氏的记述。

根据有关历史文献和出土的折氏家族碑刻、墓志综合考察,府谷折氏当出于鲜卑折娄氏。《魏书•官氏志》载:“折娄氏,本鲜卑,随魏南迁”。刻于905年前后的《刺史折嗣伦碑》云:“祖讳华,云中人也。”刻于北宋大观年间(1107—1110)的《折渭州墓铭》:“公讳可适,字遵正,其先于后魏道武俱起云中,世以材武长雄一方,遂为代北著姓。后徙河西,有太山公者,因其所居,人争附之”。他们先是游牧于今内蒙和林格尔一带。公元386年,府谷折氏先祖也参加了拓拔珪建立北魏的战争。拓跋圭曾长期质于后汉,汉化程度较高。迁都平城后,他让鲜卑人分地定居。大约此时,折娄氏部落又返回蒙陕间鲜卑旧地,逐渐定居于府谷一带。经过二三百年的发展壮大,遂为地方酋豪。唐武德间(618—626),被朝廷册封为管理府谷一带少数民族部落的镇遏使。历五代以迄北宋,“世为麟府州节度使”,声名远扬,遂为陕北旺族。

府谷折氏从北魏初(4世纪初)徙居黄河西岸府谷、神木一带起,到公元1139年西夏攻占府州,折彦文出奔大同,投靠金国时止,历时六七百年。可谓根深叶茂,家世显赫。折氏世代将门,子弟多为武艺娴熟,跃马弯弓之健儿,“世以材武长雄一方”。五代至北宋时,他们长期处在夏州拓跋(李)氏政权与契丹政权之间;为了维护自身地位和部落百姓生存,曾先后依附后唐、后晋、后周和北宋王朝,为保卫西北边境,抵抗党项、契丹等异族入侵,维护国家统一和西北边境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英勇抗战,功勋卓著,名将辈出,忠烈满门,就连巾帼也不让须眉。府谷折氏与神木杨氏世为姻亲,折(佘)太君百岁挂帅及杨门女将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虽然府谷折氏源出鲜卑折娄氏,但流淌在他们血管里的,并非纯是鲜卑族的血液。在长达数百年的漫长岁月里。他们与周边的汉族长期友好相处,联姻混血是自然的事。与折氏世为姻亲的神木杨氏,很可能就是汉族。特别是五代以来,折氏各部首领多娶汉族女子。从已发现的折氏碑刻和墓志中可知,折德扆娶路氏,御卿之妻有苏、王、杨、梁氏,惟忠娶刘氏和李氏(开封人)。到了北宋时期,折氏已基本汉化。况且,他们和中原王朝关系密切,不断接受汉族传统文化熏陶,其风俗及文化心态几与汉人无异。《宋朝事实类苑》载,折御卿之孙继祖“虽为云中北州大族,风貌庞厚,揖让和雅,其子弟亦粗知书理。留州中凡数日,出图史、器玩、琴、樽、弧、矢之具,虽皇州缙绅家止于是尔,信乎文德之遐被”。这种情况,与陕北历史上众多少数民族逐渐融入汉族大家庭的趋势相一致。

关于府谷折氏的迁徙与流播,最迟在五代末已开始。后汉乾祐二年(949),折从阮曾移镇武胜(今河南邓县)为官。折(佘)太君与杨继业结婚,也在此前后。毕沅《关中金石记》:“折太君,德扆之女,杨业之妻也。墓在保德州折窝村”。羽白《杨家将的历史与传说》中指出:“折氏系德扆女,性机敏,尝佐业立战功,后上书陈业战殁之由。……西北人读折为佘,后来剧本、小说把折太君误写成佘太君。”至今山西保德县仍有折窝村和折太君墓。北宋时期,折氏子弟远赴山东、甘肃、浙江等地为官或征战者更多。如宣和二年(1120),折可存曾率部南下浙江,镇压方腊起义。南宋初,折彦质随高宗南渡,任职广西静江府(今桂林)和洪州府(南昌)知府,居官三十多年。这些赴外地作官的折氏子弟亦有不少落籍任所,使折氏流布南北各地。府谷折氏大规模外迁,在公元1139年西夏攻占府州,折彦文出奔大同投靠金国之际。后折彦文受金国之命,携眷属移守青州(今山东青州)。从此,折氏嫡系子孙便永远离开了他们祖先世代经营的府州。而非嫡系的旁支远属,仍散居原地。现在府谷、神木、榆林、佳县、米脂、洛川一带的折姓居民,可能就是他们的后裔。

源于鲜卑折娄氏的府谷折氏是折氏的主要来源,但也不能排除折氏中还有党项族的莫折氏、折磨氏以及鲜卑族中其他折氏支系的部落的成分。他们后来都先后同化于汉民族,已很难分清原来的族属了。这也反映出陕北历史多民族多元化特征的一个侧面。

先夷化后汉化的段姓

在中国姓氏的演变过程中,除了众多的胡姓融入汉族百家姓之外,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就是有些原本出自中原的姓氏族群,因为各种原因,进入少数民族地区,而逐渐夷化了。后来,随着汉族滚雪球般发展壮大的历史趋势,他们又被汉化。西域“昭武九姓”中的曹姓、康姓等便属于这种情况。段姓便是先夷化后汉化的的典型事例。

最初,中原的段姓出自两支:第一支出自姬姓。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其弟姬友于南郑(今陕西华县东),史称郑桓公。桓公之子为武公,建都新郑(今河南新郑),之孙为庄公。庄公之弟叔段,被封于京(今河南荥阳京襄乡),称京城太叔或太叔段。公元前722年,太叔段与其母武姜合谋,企图夺取其兄的王位,于是,庄公发兵声讨。太叔段不敌,逃回京地,再逃到鄢邑(今河南鄢陵县)。庄公穷追不舍,太叔段又北渡黄河,最后在共地(今河南辉县)定居下来,人称共叔段。《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讲的就是这段故事。其后,共叔段之孙公孙滑一支以段为姓,奉共叔一支为段姓一世祖,距今已与逾二千七百余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支派繁茂,流布南北各地,代有良材,名人辈出,成为段姓中影响最大的一支。

段姓第二支出自大名鼎鼎的思想家老子李聃之后。《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载,老子之子名宗,为鲁国大夫,先食采于段邑(今山东历城段店镇),后封于干邑(今山东冠县干集),子孙遂以段干为姓。其后裔西迁入关,有段干木在魏国为官,居西河,为知名隐士。魏文侯慕其贤,造庐请见,他逾墙而避。其子段隐如(即段干同)改段干为单姓段氏,距今也有两千四百年历史。

先夷化后汉化的段姓,主要出自共叔段这一支。大约在汉代以前,一支姬姓段氏辗转迁徙到鲜卑地区,居住在徒河(今辽宁锦州)一带,逐渐与鲜卑融合,称徒河鲜卑或段部鲜卑。西晋时,其部已发展到三万余户,首领段务勿尘因助晋征战有功,被封为大单于、辽西公,娶驸马都尉王浚之女为妻,生子段匹磾,被封为左贤王、假军大将军、幽州刺使史,镇守蓟州(今北京西南)。大约西晋前后,段部鲜卑就已入关,长期活跃在华北地区,与汉人杂居,开始了漫长的汉化的过程。十六国时,段部鲜卑被后赵石虎所破,段匹磾被杀,部众流散,融入当地各族之中。北魏时,段匹磾六世孙段永,因功被封为昌平县子、南汾州(今山西汾阳)刺使,为一代名将,《隋书》有传。其子段威,入仕北周,曾任洮、河、甘、渭四州(今甘肃陇西一带)刺使史。段威之子段文振居北海期原(今山东寿光东南),为隋王朝兵部尚书,其弟段文操也为隋虎贲郎将。段永祖孙三代《隋书》皆有传,他们的家族已徙关内各地。唐代,这支段姓鲜卑势头渐弱,再没有出现什么显赫的人物,谱系也逐渐模糊,想是融入汉族之中去了。

共叔段的另一支,先徙武威,后徙云南,五代时建立云南段姓大理国,成为云南白族段姓的祖先,其过程更为漫长曲折。

在共叔段被诛后,其后裔为了避免继续遭受迫害杀戮,往西沿陕西关中、甘肃天水、武威、张掖一线迁徙逃亡。定居武威一带后,发展很快,到了汉代,成为陇西望族,人才济济,代有贤良。“烈士武臣,多出凉州(即武威),士风壮猛,便习兵事”(《资治通鉴》),使武威成为段姓郡望之一。段会宗(前84年—前10年),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人,曾长期担任西域都护府都护,保障了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受到各族人民的爱戴。段熲(?—179年),东汉著名将军,武威人,长期驻守西北,担任护羌校尉,保障了西北边境的安定。段韶(?—571年),也是武威人,曾任北齐并州(今山西省)刺使史。武威段氏进入云南,始于曹魏的段延,继之有北周的段永,接着还有唐初的段俭魏。他们的子孙迁徙繁衍,由少到多,遍布云南大理一带,接受了当地白族风俗习惯的影响,并进而冠之以白族籍,成为白族段姓。段俭魏曾任大理南诏国政权清平官(相当于宰相)其后裔世为南诏贵族,为蒙氏南诏王朝的心腹重臣。据张锡禄《南诏大理城河蛮名家大姓世系考》一文的统计,南诏时期,段氏家族先后有清平官五人,大将军七人,军将一人,入唐使六人,可谓实力雄厚,树大根深。南诏之后,后晋天福二年(937年),段俭魏六世孙段思平,一举夺取云南政权,建立段氏大理国,共传二十三王,历时三百多年,几乎与宋王朝伴随始终。1254年,大理国被元朝灭亡,段氏依然被元朝任为大理总管,又传十二代,统治达近百年。其间,又有更多的白族他姓人改姓段。如今大理一带,多为段姓,以至有“段姓大理”之说。追溯其根源,却是被夷化的共叔段支系武威段氏的后裔。另有一部分回迁四川、甘南,融入了汉族之中。

陕北段姓分布广泛,尤以延安以北为多。其一部分祖源,可能出自段部鲜卑。前述后赵(309—351)石虎攻破段匹磾部,收其部众三万余户十余万口。他们中的一部分,当被征为戎卒,随着后赵大军占据陕北而流落当地。在北魏、北周乃至隋唐,仍有不少段匹磾的后裔在陕甘晋一带为官,如南汾州刺使段永,洮、河、甘、渭、四川刺使段威等,因官而落籍陕北者也应有之。不过由于代远年湮,其谱系已很难说清了。另一部分段姓,多由山西迁入。古代山西段姓中,有自武威回迁的共叔段后裔,也有随后赵和北魏的扩张裹胁而来的段部鲜卑,还有出自李宗段干木的后裔,分布最为集中,在宋代为段姓第一大省。明代初年,山西段氏大量移民外迁,流布各地。现在主要集中分布于四川、陕西、河北、云南、安徽、湖北,总人口约280万,居百家大姓中第79位,可谓根深叶茂。

栏目责编:贾勤

猜你喜欢
鲜卑匈奴陕北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匈奴王的珍宝
关于拓跋鲜卑迁徙过程中的文化转变
义退匈奴兵
我的大陕北
李代桃僵(上)
“生化危机”之匈奴的阴谋
党建地图·陕北
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早期鲜卑生计方式探讨
东汉末年至曹魏初年鲜卑兴起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