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英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本课程要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进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我们认识到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因而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引导学生更好地生活,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下面仅就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我爱我家》一课谈谈课堂教学关注学生体验的体会。
一、精心设问,引起学生对已有的生活进行反思,促进学生体验
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的,到了小学三年级,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他们的现实生活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是有着特殊价值的课程资源。然而,我们的课堂教学又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学生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学生。
因而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呈现生活经历、聚焦现实生活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已有的生活进行道德反思,促进丰富学生的体验、感悟,在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由感知生活经历上升到形成生活经验、生成生活智慧,从而进行有效的学习,实现个人的发展。所以,在课堂教学的引导过程中,教师的精心设问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是要有设问引导意识,如有位老师在《我爱我家》课堂教学中进行“人人都有自己的家”话题教学时,巧妙地引导学生聚焦到人们在什么时候特别想家这一点上。在课堂上,学生将爸爸在出差时特别想在家里的大床上美美的睡一觉;妈妈生病时特想家;我考试取得好成绩,特别想回家与家人分享……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呈现出来。遗憾的是,这位老师在这里结束了活动。
其实,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不仅仅是呈现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场景,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引导。当学生的现实生活火热地呈现出来时,老师要有敏锐的意识展开引导。
二、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促进学生体验
品德与社会课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只有当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时,他们的体验才是真切的,才具有道德的价值。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学生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他们愿意也能够体验的情境。引导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进来,积极自主地去体验。
在“人人都有自己的家”教学时,一位同学发言了,他并没有按我想象的那样去谈人人都要回家,而是谈起他亲身经历的一件回家的事情。那是他读二年级时的一次放学,他在学校门口等了好半天家长也没有来接,于是他决定自己回家,可是当他回到家时,家里却没有人,于是他便到附近的好朋友家玩去了。原来,他妈妈晚到学校十分钟错过了,当晚上九点左右家人找到他时,他才意识到出了大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姑姑……一大家人全到齐了,而且可以看出大人们的眼睛都哭肿了。这位同学的讲述立刻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原来很多同学都有类似的经历或者听到过、看到过类似的经历。回家,在成人眼中是再简单不过的不成问题的问题,但在三年级孩子们的眼中却有着他们自己的问题与感悟。
我看见学生如此关切这一“回家事件”,就临时决定“就汤下面”以这件事为范例继续我的教学。说实话,那位同学的发言也调动了我的生活经历,作为老师,我多次遇到家长在学校没有接到孩子的情景,可孩子们作为事件的参与者,他们并没有完全感受到家长及老师的体验,于是,我决定从家长的角度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
我开始进一步创设“回家事件”的情境:是啊!我也遇到一次妈妈到学校没有接到孩子的事情,当时妈妈焦急地在校园里寻找,最后找到我时眼泪一下子就夺眶而出,我连忙劝慰她,并联系班主任老师,这时候爸爸、爷爷……都来了,大家焦急地分头寻找,老师也不停地给同学家打电话询问下落,可还是没有找到。天越来越黑,妈妈蹲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爷爷、奶奶最后爸爸都哭了啊!同学们听得分外认真,仿佛他们也焦急起来。最后,班主任老师终于打听到他在一位同学家里时,全家人都破泣为笑了。
三、设计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人际交往,促进学生体验。
品德与社会课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与学的中介。我们认识到,回归儿童正在过生活是提升孩子们生活的唯一途径,正如在水中才能学会游泳一样。然而,即便是在水中,仅仅只是玩水,也不一定能练就游泳的本领,甚至会呛水、溺水。道德学习的一个关键就是要体验,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要让学生动起来,更主要的是要通过教师精心的设计,在活动中触发学生的体验,否则,活动中兴奋的儿童常常是会买椟还珠的,课堂教学活动也势必热热闹闹而走过场、无实效。
同学们学习着了解他人的想法,进一步加深着对家人的爱,虽然每个家庭都不一样,但浓浓的亲情、感人的关爱、温馨的话语熏陶感染着每一个人。我觉得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受到感染,更重要的是在与家人的交往、采访、调查的过程中,孩子们对家,对家人的了解在加深。产生教育作用的也不仅仅是调查的结果,活动的过程才是丰富他们的体验与感悟、促进他们社会化发展的主要过程。
品德与社会的课堂面对的是不断扩大范围的学生的社会生活,但是其核心是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与主体人格。我们的课堂教学必然要随着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起来,但我们也要持之以恒地关注学生的体验,促进有效的学习。
(唐山市乐亭县新寨镇新寨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