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鹏 李 金 张 琼 付学艳
丝瓜又名天罗、蛮瓜、布瓜、绵瓜、天丝瓜、天络等。是葫芦科丝瓜属的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其食用部分为嫩瓜。可用来炒食或做汤菜,瓜肉细嫩柔软,清香滑口,味道鲜美。丝瓜主要在我国的南方,如广东、广西栽培较普遍。
1产地选择
1.1土壤要求
丝瓜根系发达。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但在土层深厚、肥力好的土壤上,生长茂盛、产量高。
1.2水分条件
丝瓜一生需要充足的水分条件,有很强的抗涝能力。在栽培过程中,除苗期外,应始终保持地皮见湿不见于,从而充分发挥丝瓜的增产作用。
2栽培技术
2.1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高产、口感好、商品价值高的当地品种——肉丝瓜。
2.2栽培季节
丝瓜在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北各地,多在3—4月春季播种育苗,5月份定植到大田,6—8月份采收。在华南地区以春季播种为主,也有夏、秋播种的。一般1年采收1茬次。
2.3播种育苗
丝瓜可以直播或育苗移栽。无论哪种形式,最好先浸种催芽,然后再播种。播种量因种植方法与栽植密度而异。一般露地直播的,每穴2—3粒种子,每亩需种子250克左右;采用育苗移栽的,每穴栽苗1株。每亩需种子100-150克。丝瓜的播种方法及苗期管理同黄瓜基本相似,只是丝瓜不喜高温,不耐低温,所以育苗可稍晚一些,或在早春气温低时,采取防寒保温措施。丝瓜采用育苗栽培的,大约经过40—50天苗龄,幼苗长到3—4片真叶时就可定植。直播的要间苗、定苗。
2.4整地定植
丝瓜栽培易选保水力强且肥沃的土壤栽植。栽前深耕晒土,亩施农家肥5000千克左右;使土壤疏松,利于根系发育。栽培畦的宽度各地不同,南方采用宽畦,畦宽1.8~2.0米,每畦栽2行,株距0,3—0.5米。亩保苗2000株。窄畦宽1.3米,穴距1—1.3米,每穴栽苗2株。定植时选择优质苗且需带土坨栽植,以保护根系不受损伤,利于缓苗,定植后要及时浇定植水,以后可视土壤墒情和天气情况再浇缓苗水。
2.5田间管理
2.5.1肥水管理丝瓜茎蔓生长量大,结果多,需水、肥量也多。如果肥水供应不及时或不足就引起落叶落果;相反施肥量过浓过多,又会造成营养生长过旺,影响生殖生长。
一般在定植后浇定植水时,追1次肥,以稀薄的人粪尿为宜,以后随着秧苗的生长可每隔7—10天追肥1次,当开始结瓜后,必须加大施肥量。以满足正常生长和开花结果对养分的需要,通常每采收1—2次,迫肥1次。一般每亩每次施用硫酸铵15千克或尿素7.5千克,或硝酸铵10千克或复合肥7.5—10千克。
2.5.2植株整理一般当丝瓜蔓长30~60厘米时要搭架,架式可根据栽培所采用的品种、植株生长强弱以及分枝情况来定。丝瓜蔓长,生长旺盛。分枝力强的品种以搭棚架为好;生长势弱,蔓较短的早熟类型品种以搭人字架或篱笆架为好。丝瓜的主侧蔓均能开花、结果。并能连续结瓜陆续采收,但为了提高丝瓜的产量和质量,要及时进行整枝打杈。一般主蔓基部0.5米以下的侧蔓全部摘除。0.5米以上的侧蔓在结2—3个瓜后摘顶。进入盛果期后。要及时摘除一部分枝条、老叶、黄叶、过密过多的叶以及畸形幼果等,以利于养分集中,促进瓜条肥大生长。
2.5.3中耕,培土,灭草当丝瓜浇过缓苗水之后,幼苗开始长新根新叶,此时还没开始搭架,应进行第1次较深的中耕,以疏松土壤。增加透气性,结合消灭杂草,然后开始蹲苗。以后视土壤板结和杂草生长情况进行第2次中耕。中耕时要注意,近苗根部宜浅不宜深。以不伤害幼苗根群为原则。在第2次中耕时应将畦土带到植株根部。使平畦变成垄。便于雨季排水,也有利于干旱时浇水,更有利于根群不露在土壤表面,以促进不定根的发生,扩大植株吸收营养的面积;并增加根的吸收能力。以后随着植株长大,枝叶爬满架材,遮蔽了地面,使杂草生长受到抑制,这时可不必中耕。可采用人工拔草。
2.5.4病虫害防治目前丝瓜的主要虫害有白粉虱、蚜虫、美洲斑潜蝇,无造成危害的病害。
2.5.4.1防治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农业、物理、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2.5.4.2农业防治冬前清洁田园,深翻土壤、杀灭虫卵;测土平衡施肥,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少施化肥,选用优良抗病品种,适时通风炼苗,提高抗逆性;人工采捉卵块及幼虫。
2.5.4.3化学防治对白粉虱和蚜虫的防治,可用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一遍净或扑虱蚜每10克对水一桶喷雾防治;斑潜蝇可用1.8%爱福丁2500倍液或绿菜宝1000倍液喷雾防治。
丝瓜病害有褐斑病、炭疽病、霜霉病等,可用代森锰锌或百菌清600—800倍液或多菌灵500倍液等杀菌剂喷雾防治。
3采收
丝瓜作为菜用,主要食用嫩瓜,所以进入结瓜期后,要及时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