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芳 王秀杰
摘要:在资源日渐枯竭。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唯一选择。那么处于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该如何应对绿色供应链管理中碰到的难题,是摆在众多中小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中小企业 绿色供应链管理 环保
1 绿色供应链管理
绿色供应链这个概念是近几年才提出来的,是生态环保和供应链管理等学科的交叉,国内外对它的研究还是处于初级阶段。绿色供应链的概念是由密歇根州立大学制造研究协会于1996年首次提出的,它旨在综合考虑制造业供应链中的环境影响和资源优化利用问题,其目的是使整个供应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资源利用效率最高。目前,在理论界对绿色供应链管理还没有确切定义。一般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在整个供应链内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它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和用户,其目的是使产品从物料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资源效率最高,从而实现企业和所在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
2 绿色供应链管理给中小企业带来的动力和挑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生产的大型化和小型化、集中化和分散化已成为现实经济生活中并行不悖的运行规律。综观世界所有国家,就企业规模而言,一方面一批企业通过扩张形成规模巨大的“航空母舰”,另一方面大量中小企业异军突起、蓬勃发展。虽然大企业有其明显的规模经营优势,但中小企业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生存空间,成为国民经济中一支重要而活跃的力量,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地位之所以重要,并不仅仅因为它们在数量上具有不可超越的优势,而且因为其提供了半数以上的就业机会,创造了相当部分的社会财富。近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相当程度上得益于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如何加强中小企业管理,提升其全球化经济背景下的竞争力,是目前重要的课题。下面对中小企业在全球绿色供应链管理环境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做出分析。
2.1 绿色供应链管理给中小企业带来的动力 绿色供应链管理在全球经济背景下,资源日渐枯竭的今天,已成为不可逆转的管理潮流。绿色供应链管理将会带来环境的改善、节约资源等诸多好处,中小企业将从中获得发展动力。
2.1.1 制度约束 世界各国各国都已经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纳入到了议事日程中来,纷纷制定相关的法律约束生产流通企业采取环保措施,如美国CAA(the Clean Air Act),CWA(Clean Water Act),中国也制定了一些法律并取得了一定实效,如《中华人民共和圆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等。联合国有关机构和国际环保组织也先后制定了150多个多边环境保护公约和协定,其中有17个条款涉及生产、贸易与环境的关系。这些法律和制度的制定为中小企业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保障。
2.1.2 市场竞争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要求企业生产的产品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据调查显示,消费者愿意为环保产品多支付I7%一20%的价格。另据不完全统计,环保技术和绿色产品的全球市场在1992年已经超过2500亿美元,21世纪初可望突破6000亿美元,其中亚洲市场占1/3,这无疑为我国企业提供了一块巨大的蛋糕。同时对于一些外商投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尽管从成本效益分析就近选择供应商是其最佳选择,但是就国内企业来说,很少有达到其环境要求的,致使大多数外资企业仍然千里迢迢从其他国家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因此中小企业进行绿色管理将成为极具竞争力的有效管理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跨国公司将在全球范围内对资源进行整合。而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开始转化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一个链条中的节点企业间的紧密合作并实行环境管理可以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能否成为供应链中的一员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生死存亡。对于核心企业来说,在选择供应商时也将供应商的环境绩效作为选择的重要依据而不再局限于产品的质量、成本和交货时间。对于供应链的节点企业来讲,企业的绿色形象和信誉至关重要。
2.2 绿色供应链管理给中小企业带来的挑战
2.2.1 制度缺陷 虽然中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标准,但是对于违规企业的惩处力度还远远不够。限塑令颁发就是一个例子,国家三令五申要求限制彩色劣质塑料袋的使用,但是市场仍然没有多大的改观。由此形成的生产成本极度不平衡,一些企业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换的所谓的竞争力,却仍能够生存。所以制度的完善是改变这一现状的必要手段。
2.2.2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培育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企业绿色文化的形成是其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关键,目前,国内中小企业在企业文化特别是企业绿色文化方面的成效远远不够,所以,这也是在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中的一大障碍。
2.2.3 信息共享 供应链中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不仅可以提高对市场的响应速度,而且能够节约资源,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我国中小企业在信息共享方面存在问题较多,一方面,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较低,没有实现信息化管理;另一方面受到技术、资金、人员的限制,实现信息共享困难重重。这无疑又为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造成了阻碍。
2.2.4 绿色技术 对于企业来说,要实现供应链管理,意味着产品的生产、销售等环节都要实现绿色管理。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仅仅注意到这些还不够,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就需要引入绿色理念,从全局出发,设计出能够实现全程绿色管理的产品。
2.2.5 绿色绩效评价 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效果如何,对于改善绿色供应链管理来说至关重要。不完善、不准确的评价机制是制约企业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又一难题。
作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一直以来受到理论界的重视,在面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中,中小企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中小企业应牢固树立环境意识用系统的观点看问题,无论在产品设计、采购、制造、包装、还是在营销和反向物流过程中都应充分考虑环境因索,注重与核心企业的紧密配合,善于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高广阔.耗能品中小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设计方案构想——国际环保指令对策研究[J].企业经济2008.5(333):29-31.
[2]王长琼.绿色物流[M].北京:化工工业出版社,2004.
本文由广西工学院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院科社0704211,项目名称“广西微型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