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眼中善变的人,非洲历史的标杆,特立独行的中东强人
本报驻利比亚、尼日尔、美国特约记者 王军 向华 木春华
本报记者 黄培昭
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
“卡扎菲充斥着利比亚的每个角落”、“无人不谈卡扎菲”,来自英国《卫报》等西方国家媒体的记者们站在的黎波里街头,也许还不习惯这种狂热。9月1日是利比亚“九·一”革命成功及其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上校执政40周年纪念日。出生在非洲沙漠大帐篷里的卡扎菲在27岁时就登上了权力顶峰,并成为非洲和中东政坛的“常青树”和“不倒翁”。尽管西方元首集体回避了他搞的庆功会,但对一向特立独行、不按常理出牌的卡扎菲来说,吸引目光不是问题,他只要大声说几句话,就不愁没有关注度。
“卡扎菲让西方迷惑了40年”
40年来,卡扎菲行事高调,甚至到欧洲出访都要搭帐篷,从没有让过步。但这次,即将出席联合国会议的卡扎菲在美国官员和民众的抗议下做出妥协。反对卡扎菲搭帐篷的恩格尔伍德市长怀尔兹说:“我不会送蜂蜜蛋糕给他。”但美国驻联合国代表还是担心这位40年来首次到联大讲演的利比亚领导人会有什么“疯狂言行”。肯尼亚《民族日报》从“旁观者”的角度一语中的地分析说:“卡扎菲让西方迷惑了40年。”
在两位英国中东和非洲问题专家合写的《卡扎菲传》中,对卡扎菲的评价没有定论:“西方对利比亚的无知和卡扎菲对西方的无知半斤八两,不相上下。到底卡扎菲是西方政府和媒体刻画的被压迫民族的凶恶独裁者,还是他自诩的是地中海理想国度的魅力非凡、卓越超群、为民众所推崇的领袖呢?”当年的美国总统里根称卡扎菲是“中东的疯狗”,并对利比亚实施封锁和报复。美国人还出过一本有关卡扎菲的书,书名叫《蚂蚁的疯狂与卡扎菲的思想:独裁者自述》。但现在,英法意美等国的首脑和政要都开始与卡扎菲握手和拥抱。法国《世界报》甚至反思说,里根和卡扎菲交恶酿的苦果使整个西方都成了受害者。
美国《华盛顿邮报》曾说过,卡扎菲比萨达姆聪明。2003年萨达姆倒台后,卡扎菲出人意料地宣布放弃研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实早在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卡扎菲就“令人吃惊”地成为第一个希望美国追捕本·拉登的阿拉伯领导人。2008年9月,当美国时任国务卿赖斯成为55年来第一位访问利比亚的美国高官时,卡扎菲送给她一枚钻戒。《波士顿环球报》评论道,这不是钻戒,而是聪明的卡扎菲伸向布什总统的橄榄枝。赖斯的一位高级顾问说,卡扎菲善变,“他的转变就像转身一样容易”。美国把卡扎菲看成是“喜欢作秀”的“怪人”,用麻省理工学院安全研究项目成员戴维·韦伯格的话说,卡扎菲是个双面人物,需要时刻保持警惕。
非洲不愿卡扎菲“摆老大”
卡扎菲不仅被西方人看来很善变,而且越来越时尚。今年8月,美国时尚杂志《名利场》选用了15幅卡扎菲不同穿着的照片,将这位“革命家”形容为“时尚达人”,把其着装风格归结为“卡扎菲风格”。实际上,自封为上校的卡扎菲喜欢在正式场合穿一身军装或是非洲长袍,有时头上还戴着贝都因人的帽子。他还喜欢在胸前很明显的位置佩戴一枚形似非洲大陆轮廓的胸花,有时是绿色,有时是黑色。小小胸花象征着“沙漠雄师”卡扎菲对非洲大陆的重视。1999年以来,卡扎菲一直致力于建立“非洲合众国”,组建一支200万人的军队,使用非洲统一的货币。马里共和国《复兴指南报》曾刊登题为“泛非主义者卡扎菲来到了马里”的文章,认为卡扎菲“在短短几年内由一个泛阿拉伯主义者转变为一个泛非主义者”,正是“由于利比亚领导人的不懈努力,非洲终于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和明确目标”。在2007年12月的欧非峰会上,卡扎菲不客气地说:“非洲今天的落后局面是欧洲的殖民统治造成的,欧洲人应该对此进行赔偿,否则,不可能建立所谓的新型伙伴关系。”
很多非洲人认为,提出“非洲是非洲人的财产”的卡扎菲时常摆出“老大风范”。2000年7月,由上百辆奔驰车组成的车队,浩浩荡荡穿越尼日尔全境,护送卡扎菲前往多哥首都洛美出席第36届非洲统一组织首脑会议。更有意思的是,卡扎菲要是高兴了,随手就会将奔驰车赠送几辆给他出访国家的首脑。据说尼日尔总统府现有的几辆奔驰礼宾车就是卡扎菲过境时留下的。但尼日尔一名前议员说:“我们欢迎卡扎菲给我们提供援助,但决不会主动向他伸手讨。我们也绝不允许卡扎菲把我们的国土当自家的院子踩。”西非共同体中央银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在谈到利比亚为帮助非洲国家消除贫困而进行大量投资时表示,利比亚的投资是以盈利为优先目标,但卡扎菲的“石油美元”比“卡扎菲秀”确实更有吸引力。
2007年7月,卡扎菲又一次带着浩浩荡荡的车队到马里、科特迪瓦等国为“非洲合众国”举行宣传。但仅仅因为时任非盟轮值主席、加纳总统库福尔将卡扎菲称为“总统”,而不是利比亚革命“领导人”,不辞辛劳长途奔波的卡扎菲竟然拒绝在有多国元首出席的会议上发言。“摆老大”的做法自然引起非洲首脑们的不满。一名加纳网友在博客中写道:“非洲合众国一旦成立,卡扎菲就会宣布自己是发展中国家老大。”
卡扎菲对生活在撒哈拉地区的图阿雷格族人影响很大,被各国图族人公认为“图阿雷格族大酋长”。因此,每当马里、尼日尔等邻国出现部族叛乱时,卡扎菲都被怀疑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气之下,卡扎菲前年还将发布这些言论的尼日尔《挣脱锁链的小鸭》等3家报纸告上法庭,但结果不了了之。来自尼日尔尼亚美大学的非洲种族问题教授阿卜杜尔说:“卡扎菲总是先当纵火犯,后当消防员。”
“像已故恩克鲁玛等非洲独立运动领袖一样,卡扎菲也成为非洲历史的标杆!”尼日尔官方“勒萨赫勒”电视台评论。这句话耐人寻味,既可理解为称赞卡扎菲为非洲历史做出了贡献,也可理解说他对非洲的影响已成为历史。1973年,卡扎菲提出了既非资本主义也非共产主义的“世界第三理论”,并出版《绿皮书》专门阐述这一理论。被翻译成各种文字的《绿皮书》曾对非洲产生过影响,但现在已很难在非洲各国的书店里找到。
“9·11”前后判若两人
《绿皮书》虽然已经不多见,但在埃及书店里仍有各种卡扎菲传记。卡扎菲40年来影响了两代阿拉伯人。卡扎菲先后与六七个阿拉伯国家尝试过组成“联邦”或“统一”国家,但最后都没有成为现实。埃及《24小时报》副总编苏来曼将卡扎菲与穆巴拉克、萨达姆、阿拉法特等人同列为“中东强人”,认为卡扎菲的特立独行“让人钦佩”,只是“9·11”前后的卡扎菲判若两人。
阿拉伯国家对卡扎菲的议论似乎更加矛盾。多次阿盟首脑峰会因卡扎菲“闹场”不欢而散,他甚至指责沙特国王是“美国生的、英国养的”。“阿拉伯人在线”的网友认为,卡扎菲想当阿拉伯世界老大,当这一目标无法实现时就一闹再闹。对于卡扎菲在洛克比空难问题上的转向,有人认为这是他的明智之举,也有人认为其实就是“投降”。《中东报》评论家萨利赫曾撰文嘲讽说,“善于豪言壮语的卡扎菲其实是外强中干的纸老虎”。沙特《杂志》周刊2004年6月曾发表文章,题目是“利比亚卡扎菲:男人的不幸?抑或国家的悲哀?”,认为卡扎菲是因为有把柄被美国抓着,这才不得不“服软”。
连日来,利比亚国内报纸对“九·一革命”的胜利果实及卡扎菲的领导极尽褒奖。而英国BBC的记者却泼冷水说,在中东国家,如果街头出现领导人的画像越多,越说明那里缺少政治自由,现在卡扎菲的画像正挂满的黎波里的街头。在利比亚国内,很难发现有人会对国家政权提出丝毫的批评,人们面对着一些尴尬问题,由于担心国家强大的情报系统,人们不愿意惹上“反对革命”、“侮辱公务人员”等罪名,因为那样会被判处25年的监禁。一位曾被判刑12年的利比亚反对派质疑说:“对利比亚来说,这40年的统治是场灾难,但我不明白为什么英法意等国会这样支持独裁。卡扎菲不是人民选出来的,他靠的是强力。”矛盾的是,利比亚的反对派又表示,“我们不会坐着美国坦克返回家园”。
进入“网络时代”的卡扎菲为了聚拢更多人气,也办了自己的网站——“卡扎菲在说话”,里面有卡扎菲对时下许多重大国际问题的看法,有他主要著作的摘要。这个网站不知道被谁黑掉过几次,甚至有一次在首页上还出现“待售10万美元”的字样,卡扎菲的照片也被换成沙特王储的照片。但这些动作,似乎对卡扎菲的雄心没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