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行乞

2009-09-04 03:58陶方宣
国学 2009年8期
关键词:卖画唐伯虎李四

陶方宣

古代文人落魄起来,只能跟流民一样行乞,是乞讨的乞,不是行窃的窃。饿到行窃就难看了,只有孔乙己的窃书者不为偷才稍显风雅一点。文人行乞的不少,徐文长、唐伯虎都是。

文人好象很容易落魄,不会八面玲珑,又不屑于经商,见到当官的还把脑袋瓜子抬得高高的,这样下去哪有好日子过?老早的孔子蓬头垢面坐在马车上周游列国也相当于行乞,只是他学生太多,看不得老师饿饭,一人送一瓢小米一条腊肉,孔夫子的小日子就过飞了。古代士大夫伯夷叔不食周粟,宁愿在首阳山饿死,不知他讨过饭没有。晋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回家到南山下开荒种豆连带栽点菊花,当然比外出行乞要好一些。近人朱自清不吃日本米,因为他有笔,能卖文为生。其实要说起来,文人行乞还算好,不用卖唱卖身,他只要卖字卖画就行,也算是发挥专长。

徐文长晚年一直以卖画为生,他诗中就有“数点梅花换米翁”的句子,就是说你要买我画的梅花不要紧,得按画上梅花朵数决定米的数量,九朵梅花九斤米,十八朵梅花十八斤米,不能讨价还价。有人送来十只螃蟹,他画一只墨蟹送他;有人拿来三坛子好酒,他画一壶酒再画三个萝卜谢他,双方各取所需皆大欢喜。有米有蟹还有酒,这日子过得可美。传说有天徐文长又没得吃了,也没人来买画,张三看他挨饿,抛着手里的银子捉弄他说:徐先生,有本事你让李四呱呱呱叫三声,我请你下馆子,菜随你点。徐文长说这好办,带着李四来到瓜田边,指着一地滚圆的瓜说:这葫芦长得真好。李四一看不对,纠正道:是瓜。徐文长不听,继续说:葫芦葫芦葫芦。李四红了脸,反驳道:瓜瓜瓜!张三在一边笑倒,马上带徐文长下馆子——好笑吧,文人行乞往往就留下民间传说,这是中国特色,在世没人管无人问,死后却把风流韵事一齐往他身上堆。

唐伯虎便是这样,当不了官,断了仕途,最后就离开了家,开始讨饭,其实他哪里有什么桃花丛中三笑点中美人秋香姑娘啊?他后期一直乞讨为生。据说有次一群文人墨客聚会,要求赋诗饮酒,唐伯虎碰见,恳请让他试试,人家笑他一个乞丐也能写诗,就等着看笑话。他提笔写下“一上”两字,这根本不是诗的开头,众人摇头,唐伯虎要酒,大家拿酒拿肉,看他如何把洋相出下去。他又写了“一上”,众人笑倒,这诗没法往下写了,他却一口气写下去: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直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众骚客满座惊奇刮目相看,想不到乞丐堆里竟然藏龙卧虎,一个个就惭愧得低下头。

其实凭良心说,这首诗算不得精彩,也谈不上深远的意境,但这则文人行乞的故事,则画出了一位中国文化人游戏人生遗世独立的疯颠和佯狂。

猜你喜欢
卖画唐伯虎李四
青蛙卖画
你追我赶
唐伯虎戏商人
贫生卖画
唐伯虎赞画
唐伯虎送画
皇帝卖画
皇帝卖画
此地无银三百两
十日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