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华
中考阅读中,有一类题出现频率较高,即结合全文阐述人物为什么会产生某种特定感受。为了讨论方便,笔者姑且杜撰一个概念,将这种类型的题目称为“感受释因”题。如:
※文章说:“面对倾心或喜爱的东西,我们多么容易犯傻。”这句话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这种心情是怎样产生的?(武汉市2007年中考试卷《海边荒石》)
※文章开头说“很是伤感”,第四自然段又说一腔柔情“全然化作泪水流下来了”。作者伤感流泪的真正原因是什么?(2008年无锡市初中毕业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泉》)
※“我”最初对化妆的观点是什么?后来“我”为什么会“深为我最初对化妆的观点感到惭愧”?(镇江市2008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生命的化妆》)
●考点分析
“感受释因”题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对整篇文章的理解都有很强的拉动作用,可以很好地考查学生对文本整体感知(什么材料、什么精神、什么态度)的能力水平。这类题还要求学生能清晰透彻地分析人物特定感受产生的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思维上尽可能做到精细严谨。
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说的“感受”也包括“情感”、“心理”等,在句子中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三种。其一为“直白型”,语句中就有直接的明确感受,比如“他愤怒了”。其二为“形象型”,语句可能是形象化的描写,感受则隐含其中,需要仔细品读。其三为“含蓄型”,比如课文《我的叔叔于勒》“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这样的句子,看似不经意地在叙述一件无关紧要的事,其实内部也包含着人物强烈的情感色彩。需要我们感同身受地体验才能捕捉到。
思维品析到位了,还需要文字表述到位。能否用准确恰当的词语和句子表达自己对主观、客观原因的分析和对人物感受的体验,也是“感受释因”题的重要考查项目。表述正确说明思维正确,表述清晰说明思维清晰,表述完整说明思维全面。因此,表述的正确性、清晰性、完整性。就成为学生得分高低的决定因素。
因此,“感受释因”题对学生抽象思维品质和语言表达素养考查均有较高区分度,广受命题者欢迎。
●原题剪贴
班公湖边的鹰
[1]几只鹰在山坡上慢慢爬动着。
[2]第一次见到爬行的鹰,我有些好奇,于是便尾随其后。想探寻个仔细。它们爬过的地方,沙土被沾湿了。回头一看,湿湿的痕迹一直从班公湖边延伸过来的,在晨光里像一条明净的布条。我想,鹰可能在湖中游水或者洗澡了。高原七月飞雪。潮水一夜间便可结冰;这时若是有胆下湖,顷刻间肯定叫你爬不上岸。
[3]班公湖是个奇迹。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原上,粗糙的山峰环绕起伏,幽蓝的湖泊在中间安然偃卧。与干燥苍凉的高原相对比,这个不大的湖显得很美。太阳已经升起来了,湖面便扩散和聚拢着片片刺目的光亮。远远地,人更被这片光亮裹住,有眩晕之感。
[4]而这几只鹰已经离开了班公潮,正在往一座山的顶部爬着。平时所见的鹰都是高高在上,在蓝天中飞翔。它们的翅膀凝住不动,像尖利的刀剑,沉沉地刺入远天。人不可能接近鹰,所以鹰对于人来说,则是一种精神的依靠。据说,西藏的鹰来自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它们在江水激荡的涛声里长大,在内心听惯了大峡谷的音乐,因而形成了一种要永远飞翔的习性。它们长大以后,从故乡的音乐之中翩翩而起,向远处飞翔。大峡谷在它们渐渐疏远,随之出现的就是无比高阔遥远的高原。它们苦苦地飞翔,苦苦地寻觅故乡飘远的音乐……在狂风大雪和如血的夕阳中,它们获取了飞翔的自由和欢乐;它们在寻找中变得更加消瘦,思念与日俱增,爱变成了没有尽头的苦旅。
[5]而现在,几只爬行的鹰散瘫在地上,臃肿的躯体在缓慢地往前挪动,翅膀散开着,拖在身后,像一件多余的东西。细看,它们翅膀上的羽毛稀疏而又粗糙。上面淤积着厚厚的污垢。羽毛的根部,半褐半赤的粗皮在堆积。没有羽毛的地方,裸露着红红的皮肤,像是被刀刺开的一样。已经很长时间了,晨光也变得越来越明亮,但它们的眼睛全都闭着,头颅缩了回去,显得麻木而沉重。
[6]几只鹰就这样缓缓地向上爬着。这应该是几只浑身落满了岁月尘灰的鹰,只有在低处,我们才能看见它们苦难与艰辛的一面。人不能上升到天空,只能在大地上安居,而以天空为家园的鹰一旦从天空降落,就必然要变得艰难困苦吗?
[7]我跟在它们后面,一旦伸手就可以将它们捉住,但我没有那样做。几只陷入苦难中的鹰,是与不幸的人一样的。
[8]一只鹰在努力往上爬的时候,显得吃力,以致爬了好几次,仍不能攀上那块不大的石头。我真想伸出手推它一把,而就在这一刻,我看到了它眼中的泪水。鹰的泪水,是多么屈辱而又坚忍啊,那分明是陷入千万次苦难也不会止息的坚强。
[9]几十分钟后,几只鹰终于爬上了山顶。
[10]它们慢慢靠拢,一起爬上一块平坦的石头,然后。它们停住了。过了一会儿。它们慢慢开始动了——敛翅、挺颈、抬头,站立起来。片刻之后,忽然一跃而起,直直地飞了出去。
[11]它们飞走了。不,是射出去了。几只鹰在一瞬间,恍若身体内部的力量迸发了一般,把自己射出去了。
[12]太伟大了,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13]几只鹰转瞬间已飞出很远。在天空中,仍旧是我们所见的那种样子。翅膀凝住不动,刺入云层,如若锋利的刀剑。
[14]远处是更宽阔的天空,它们直直地飞掠而入,班公湖和众山峰皆在它们的翅下。
[15]这就是神通啊!
[16]我脚边有几根它们掉落的羽毛,我捡起,紧紧抓在手中。
[17]下山时,我泪流满面。
[18]鹰是从高处起飞的。
问题“我脚边有几根它们掉落的羽毛,我捡起,紧紧抓在手中。”你能理解作者这一举动中包含的情感吗?(4分)
●答案精髓
标准答案:作者亲眼看见这些鹰从冰冷的湖水中出来,一步步艰难的爬上山顶,在寻找到起飞的高度后,迸发出惊人的力量,搏击于长空(事件)。鹰身上那种隐忍坚强、向往高远的精神(精神)令作者感动(感受)。所以,作者产生了把鹰掉落的羽毛紧抓手中的举动。
评分标准:要点出什么感受,也要分析其原因,包括客观主观两方面。记述的事件1分,鹰的精神2分,人物感受1分。
●错答示例
这道题完全答错不大可能。但回答完整比较困难。答案的完整性成为答案质量高低的决定因素,也是阅卷中最重要的踩分点。表述不完整的答案示例:
(1)作者被鹰的精神感动了。所以作者捡起鹰掉落的羽毛,紧紧抓在手中。
该答案是一个典型的空壳答案,既没有写出鹰的客观行为,也没有写
出鹰的精神品质,主观和客观原因都没有答出来。因为踝到了“感动”这个点,给1分。
(2)鹰从冰冷的湖水中出来,一步步艰难的爬上山顶,从高处快速飞向天空。所以作者捡起鹰掉落的羽毛,紧紧抓在手中。
该答案中没有包含“主观原因”,人物感受没有直白表述出来。因为踩到了“事件”这个点,给1分。
(3)鹰的泪水,是多么屈辱而又坚忍啊,那分明是陷入千万次苦难也不会止息的坚强。所以作者捡起鹰掉落的羽毛,紧紧抓在手中。
该答案:1,没有包含“客观原因”;2,“主观原因”只涉及了“隐忍坚强”,没有涉及“向往高远”;3,没有点明作者的感受。因为踩到了“隐忍坚强”这个点,给1分。
●解题诀窍
解答“感受释因”题,最重要的是表述要完整。人物的某种感受不会凭空产生,它一定有着客观、主观的原因。客观原因可能是一件事,也可能是一个现象。当然,客观原因不可能直接引发人物的内心感受,它一定会与人物内心的某种东西结合起来。为了称呼上的方便,我称之为“主观原因”,它必须是事件或现象所体现的某种情感或某种精神,往往是文章的主旨,或与文章主旨有关。一般来讲,“客观原因”是引发人物感受的外因,“主观原因”则是内因。
因此,“感受释因”题的完整答案至少必须包括三个要点:一,什么事或什么现象(客观原因);二,事件或现象背后的什么精神情感(主观原因);三,引起了人物什么样的感受。表述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客观原因:要简练而明确。最好用一个主谓句式表述。
主观原因:要往深处思考,体现出“深度”。
感受(心理):措词一定要精准。原文中表示人物感受的句子很可能是形象表述或含蓄表述,比如“泪流满面”、“大家不再说话”。这时就要“还原”:用恰当的词语把感受直白而准确地表述出来。这一要求,对于理解概括能力有限的初中学生而言,应该说有一定难度。可供使用的词语有:喜欢、同情、敬佩、感动、愤怒、愧疚、震惊等。
●课内寻“根”
现在各地中考阅读虽然完全考课外材料,但能力培养还是在课内。同学们初中阶段所学的课文中包含着大量的“感受句”、“情感句”,同学们可以在课内找到它的“根”。笔者从鄂教版课文中搜集了部分“感受句”,命出如下试题,供同学们揣摩玩味。
(1)为什么“进到大森林,人们拜见你的时候,都得仰起头来”?(《望天树》)
答案:望天树历经磨难,终于从一星幼芽成长为参天大树(客观),表现出坚韧顽强、乐观向上的精神(主观),令人敬佩(感受),所以人们都得仰起头来。
(2)“我”为什么会产生“用胶水把这只空空的蜂窝牯上去”的想法?(《捅马蜂窝》)
答案:马蜂窝被我捅掉(客观),马蜂们失去了家(主观),我很同情、愧疚(感受),所以想用胶水把这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
(3)分析戈文亮“高高举着棍子,手仿佛僵直了,无法朝母狐打下去”的原因。(七年级上学期课文《猎狐》)
答案:母狐想迅速死掉以便让小狐断了施救的念头,从而脱离危险(客观),这种无私的母爱或自我牺牲精神(主观)让戈文亮感动和矛盾(感受)。所以戈文亮无法打下去。
(4)卢进勇为什么走得特别快?(《七根火柴》)
答案:无名战士宁可冻死饿死也要保护红军部队火柴的安全(客观),表现了崇高的自我牺牲和高度的责任感(主观),卢进勇非常感动,并受到激励(感受)。所以卢进勇走得特别快。
总之,阅读中“感受释因”题命题有规律,解题有诀窍。只要我们认真思考,反复演练,让其特定的思维模式和解答模式定型化,形成“一揽子”解决方案,那么,在中考战场“少失分、多得分、得高分”是完全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