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育鑫
中国是世界上高原湿地和冰川最多的国家。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湖泊、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河流湿地共有7.47万平方千米,大部分分布在西藏和青海。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地方,在这美丽的背后,那群山高原中的湿地又有多少人知道?那儿人烟稀少、气候恶劣,人们不禁心有疑惑——为什么要关注这些海拔四、五千米以上的湿地?它们对我们的生活会有怎样的影响?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些掩盖在群山高原背后的湿地会带给我们怎样的震惊吧!
我国的高原湿地、冰川是长江、黄河以及国际河流澜沧江、恒河、印度河的发源地,也是珍稀野生动植物生活的天堂。由于独特的自然条件,使得西藏高原湿地成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湿地类型。青藏高原历经多年的地质变化和环境变迁,这里的物种即古老又年轻。这里野生动植物的特点是珍贵稀有、物种丰富、资源储量可观。一些在其他地方罕见的耐寒植物在这里得到了繁殖和发展。比如:青海的药用植物就有1000多种;位于我国西部、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区有70多种珍稀野生动物。
据统计,西藏湿地水鸟有130多种,与湿地密切相关的鸟类有20多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5种,分别是藏野驴、白唇鹿、藏羚羊、胡秃鹫、黑颈鹤。水禽和涉禽中,以雁鸭类最多,达18种,其中斑头雁和赤麻鸭数量最多。是西藏生态系统中重要的资源种类。除此之外,野牦牛、西藏野驴、藏羚羊、盘羊、羚牛、赤斑羚、长尾叶猴、雪豹、黑颈鹤、白尾海雕等还是西藏高原的特有物种。
那里的高等植物更是达到了6400余种,是中国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其中苔藓植物700余种,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5700余种。藻类植物2376种,真菌878种;全国裸子植物共11科,34属。240种,西藏就有7科,16属,55种。西藏湿地植物以草本为主,约有142种,分别属于33科84属。其中莎草科植物最多,占总种数的14%,以嵩草属和苔藓属为代表的沼泽地类型,是西藏高原湿地的独特代表。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达40余种,如喜马拉雅巨柏、红豆杉、树蕨、冬虫夏草等。
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只是高原湿地宝贵资源的一小部分,它还有更重要的生态价值:高原湿地拥有巨大的解污染物的能力,对流经的污水、污染物有吸附和降解作用,保持了高原环境的清洁:此外,仅西藏湿地巨大的生物量每年就能固定二氧化碳12334.68万吨,同时释放氧气9136.8万吨,而如果没有高原湿地提供的源源不断的氧气,高原地区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将受到一定的威胁;同时高原湿地每年生产大量的牧草,为动物提供丰富的食物;高原湿地还可以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护区域水平衡,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等等。高原地区降水分布不均匀,通过湿地调节、储存来自降水和河流过多的水量,避免了洪涝灾害的发生,保证了工、农业生产有稳定的水源供给。
然而,在这些数据的背后,我们还应该知道——高原湿地是脆弱的。青藏高原特有的“高、寒、干”的自然条件使得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在这种生境中,由于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简单,受到外界干扰时,其自身的调节机制不够健全,恢复能力差,一旦遭到破坏,即会发生退化或逆向演替的现象。但可怕的是,这些现象已经在人们的不知不觉中发生了,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根据卫星拍摄的航天遥感图像显示,青藏高原出现了明显的湖泊萎缩现象,表现在许多高原湖湖面缩小,水位下降,水质矿化度升高等问题。湖泊按照萎缩程度,可分为干涸型湖泊(如雪环湖、纳克茶卡等)、半干涸型湖泊(如卡条错及其周围湖泊)、严重萎缩型湖泊(如洞错、浩波湖、马尔果茶卡等)、轻微萎缩型湖泊(如易贡错、然乌湖等)。从湖泊萎缩的区域性来看,湖泊萎缩强度有向高原腹地增大的趋势,这和气候向高原腹地愈加干燥的趋势是一致的。
同时各大河流的径流量也有减少的趋势,并且以雅鲁藏布江最为明显。近40年来,由于气温上升,蒸发量增加,雅鲁藏布江的径流量减少了2.3%。冰川退缩,还导致了许多小溪流出现断流现象,不少溪流已变成季节性河流。而沼泽退化的现象也一样严重,如拉萨的拉鲁沼泽面积已由1959年的10平方千米减少到目前的6平方千米,部分地区已沙化和荒漠化。
高原湿地作为高原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是高原上独特的生态系统,我们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去保护“她”,而不是去伤害“她”。因此,应大力加强高原湿地的保护力度,建立湿地保护区是加强湿地保护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西藏己建的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保护区仅2处,即拉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纳木错自治区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无论是在湿地保护区的数量,还是在湿地保护区的规模上,都与高原地区湿地生态系统的需求极不吻合。而除了国家应更关注和保护高原湿地之外,居住在高原上的人们也应该时刻守护自己的家园。随着生态旅游的开发,旅游者源源不断地涌入,有效地保护这片美丽的湿地,让这朵高原奇葩继续美丽地绽放下去,我们其实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文章代码: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