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欢乐与自由

2009-09-03 09:54周益民
江苏教育 2009年13期
关键词:西河绕口令快板

名帅档案

周益民,任教于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2002年起倡导并践行以“语言与人之存在关系”为核心旨归的“诗化语文”主张,《半截蜡烛》《小王子》《童年的月亮爬上来》等多个课例引起广泛关注。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教育教学文章150余篇,著有《步入诗意的丛林》《儿童的阅读与为了儿童的阅读》《周益民讲语文》。先后5次在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中获奖。2007年获南通市第九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教学年级:三年级

教学时间:2009年5月

教学用时:50分钟

课前小游戏:一起来做口腔操。(显示)

我们来做口腔操

第一节:双唇运动噼里啪啦

第二节:舌齿运动叽叽喳喳

第三节:气息练习从1数到10,再数回到1

提示学生先慢说再快说,第三节先深吸一口气。

师:每天坚持练习口腔操,保管伶牙俐齿效果好。(生笑)

一、故事引入

师:接下来,我要给大家说一个故事:

有一个叫小杜的小孩,一天,他上街去打醋和买布。打完了醋,买好了布,突然看见一只老鹰在抓兔子,他连忙放下了布和醋,去追那老鹰和兔子。结果,老鹰飞走了,兔子也跑了,打得醋洒了一地,还淋湿了买来的布。你们说小杜可怜吗?(生:可怜)回家肯定要挨骂了。可奇怪的是,听说这件事的人不但不安慰他,反而哈哈大笑。这是怎么回事呢?看完了这个就明白了。

绕口令——语言的游戏

有个小孩叫小杜,

上街打醋又买布。

买了布打了醋,

回头看见鹰抓兔。

放下布搁下醋,

上前去追鹰和兔。

飞了鹰跑了兔,

洒了醋湿了布。

师:谁明白了?

生:这个说的是绕口令。

师:原来,这是一则绕口令。绕口令里虽然也有故事,不过人们主要不是为了讲述故事,而是在玩一种语言的游戏。

二、绕口令诵读与形式欣赏

师:你们发现了吗,要念好这则绕口令,关键是要说清哪些字?

生:关键要说清“杜、布、醋、兔”。

生:它们的读音中都有“u”。

师:也就是它们的韵母是相同的。像这些读音相近容易念混出错的字词,就是绕口令中的关键字词。为了说好绕口令,我给大家两条建议:

(1)关键字词单独练;

(2)由慢到快有序练。

师:我们知道,绕口令要说得快,但为了说得快,咱们首先要慢慢地练,首先要说得清楚、连贯。下面我们就来一次实战演习,请看一则经典绕口令:

扁担长

板凳宽

扁担没有板凳宽

板凳没有扁担长

扁担绑在了板凳上

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扁担偏要绑在板凳上

师:请找到关键字词。

生:是“扁担”和“板凳”。

师:找得真准。小声地练练这对关键词。(学生自由练)

师:请由慢到快有序练说绕口令。(学生练说)

师:请3位同学到前面来表演展示。我做4号选手。同学们认真听,等会请你们点评。

(同学及教师按顺序分别说这则绕口令,每位同学说完大家都热烈鼓掌)

师:现在请同学点评。

生:我点评4号选手。他口齿伶俐读音很准,而且很快。

师:谢谢你,知道吗,我天天练习口腔操。(生笑)

生:我点评2号选手,她没有错音也很快,只不过没有4号选手说得快。

师:谢谢你,你一次点评夸奖了两位选手。我觉得她尽管没有我说得快,但比我语音更清晰。

生:我点评1号选手。他是第一个说的,首先勇气可嘉。还有他说的口齿也非常清楚,虽然速度不快但是讲得相当清楚,我也非常喜欢他的表演。

师:你以后可以做个好老师,很会评价。1号选手并不贪求速度,而是首先做到清楚流畅,值得我们学习。有没有同学点评3号选手?谁关注了3号选手?

生:我觉得她说得还是很好的,不过就是有点太急了,说的时候有“嗯”什么的,有点拖。

师:3号选手,你听了同学的点评,也说一两句吧。

生(3号选手):我看时有点急就把字看错了。

师:看错了当然也就会说错了。这样吧,你有什么经验体会要告诉大家吗?

生:我们不能急,要平静地说。

师:这条经验很重要。绕口令又叫急口令,就是要说得快,但心里可不能急。谢谢你的提醒。我有时为了让自己平静下来,就先做几次深呼吸呢。

师:刚才,我们“扁担、板凳”说得津津有味,接下来,请大家拿出绕口令讲义,选择最感兴趣的一首,先找到关键字词单独练,再由慢到快有序练。

(讲义中有9首绕口令,学生兴味盎然地练习,约5分钟)

师:我宣布,绕口令大会现在开始!

生:我说第二则。“大雁过雁塔雁塔留雁雁不落,小鱼入渔网渔网捕鱼鱼难逃。”

师:说得很流畅。请你再仔细看看,发现了什么?

生:这个绕口令有点像对联。

师:具体说说,“大雁过雁塔”对——

生:对“小鱼人渔网”。

师:“雁塔留雁”对——

生:“渔网捕鱼”。

师:下面的自己说。

生:“雁不落”对“鱼难逃”。

师:真的就像对联一样。绕口令里边有很多这样的形式,像对联一样,我们叫它“对偶令”。请你再说一遍,说出“对”的感觉。(该生再说,而后指名数人说这则绕口令)

生:我说7号绕口令。(该生说得快而清晰,学生鼓掌)

师:非常好,说绕口令要做到快而不乱,你做到了。

生:我说5号绕口令。“大哥有大锅,二哥有小锅,大哥要换二哥的小锅,二哥不换大哥的大锅。”

师:大哥二哥在干嘛呢?

生:他俩要换锅。

师:在换东西。这样的绕口令叫“交换令”。

生:我读最后一则。

师:你们发现这则绕口令里什么特别多?

生:里边数字特别多。

师:对,这样的绕口令叫“数数令”。请大家把中间含有数字的那几句再练练。

(学生练习,而后指名数人说)

生:我说这则:“哥哥弟弟坡前坐……”(该生是刚上课时表演绕口令的3号选手,这回说得非常流畅,同学热烈鼓掌)

生:我觉得她这次说得非常好,进步突飞猛进。

生:她原来说得结结巴巴的,这次说得很流利,不知道她刚才是不是偷偷练了口腔操。(众笑)

师:口腔操的效果这么立竿见影啊!

生:我说这则: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

师:这则绕口令说的跟生活中的不一样,要把这种不一样表现出来。(指名说,强调“不吐”“倒吐”)

(又有多名学生分别表演其他绕口令)

师:作为一种语言游戏,绕口令为我们的艺术表演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除了大家熟悉的相声外,今天请大家欣赏快板和西河大鼓两种形式表演的绕口令片段。

(播放快板和西河大鼓表演的绕口令,二者内容相同,都在上面学生诵读的内容之中,分别是“扁担和板凳”“闲来没事出城西”。教师简单介绍:西河大鼓是我国北方的一种曲艺形式。学生昕得很有兴致。)

师:大家听了有什么想说的?

生:我觉得西河大鼓有点像唱歌。

师:是的,西河大鼓有很有韵味的唱腔。

生:我想这些演员肯定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师:这个“十年功”天天在练——

生:天天在练口腔操。(众笑)

生:我感觉西河大鼓唱得比快板慢一点儿。

师:嗯,它有自己的唱腔,因而有节奏的变化,听起来就有快有慢了。

生:说快板的演员一边打快板一边说绕口令不觉得累吗?(生笑)

师:快板也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语言的节奏和快板的节奏要吻合,很不容易的。但熟练以后无论听众还是演员都会感到很快乐。

师:你们有没有感觉到,刚才快板和西河大鼓演员表演的绕口令,都非常有节奏感。比如,我们说“扁担长|板凳宽|”,而他们说“扁·担长|板·凳宽|”,有附点的。(指导学生按照这种节奏练说“扁担与板凳”绕口令)

师:现在给大家配上节奏练习。(播放节奏音响,学生配节奏练习)

三、绕口令揭秘与模仿式创编

师:说了这么多绕口令,同一般的儿歌、小诗比较,你们觉得绕口令有什么特点?

生:我发现绕口令都是非常绕口的,诗歌是不绕口的。

师:你的眼光真准,一下发现了绕口令的一大特点“绕”。

生:我觉得绕口令里有很多相似的字。

师:这相似的字可不是字形相似——

生:是读音相似。

生:绕口令要说得比较快。

师:是的,所以绕口令又叫“急口令”。

生:我觉得绕口令说起来很刺激嘴巴。

师:什么嘴巴?

生:刺激嘴巴。绕口令说得非常快,不容易说好。(众笑)

师:所以说绕口令能够训练口齿。

生:绕口令还有一个特点,说的尽是废话。(众笑)

师:哈哈,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说那样的废话呢?

生:我们可以说着玩儿的。

生:它不是像我们写作文不能写废话,它是越有废话越好玩。(众笑)

师:而且这些废话还要绕口、拗口。“拗”“绕”,是一般文学语言的大忌,在绕口令中却成了最大的优点和特点。不过,这“绕”和“拗”也很有讲究,得绕得巧,拗得妙。请同桌间分析下,我们开始说的两则绕口令里藏着怎样的秘密。PPT显示:“杜醋布兔”“扁担板凳”。

生:我发现了,第一则绕口令里的四个字的韵母是相同的。

生:第二则绕口令的两个词声母是一样的。

师:正因为读音相近,一旦说快了就容易出错。你们发现了其中的秘密。下面是两段一句式绕口令,猜猜中间是个什么字,读起来就拗口了,同桌商量商量。PPT显示:门角放着一大堆()短扁担。大花碗底下扣着个大花()蛤蟆。

生:第二则绕口令中间是个“活”字。

师:你怎么想到“活”字的?

生:我瞎猜的。(众笑)

师:大家觉得他瞎猜得怎么样?你们读读看。

生:我觉得读起来挺拗口的。

师:“活”跟前后的“花”“蛤”声母都一样,瞎猜得很有水平。(众笑)谁也来“瞎猜”第一句。

生:我猜是“门角放着一大堆长短扁担”。

生:我猜是“断”,“门角放着一大堆断短扁担”。我想是断扁担才会短的。(众笑)

师:你是从字面的意思来猜的,有没有从别的角度来想的?

生:“断”和“短”读音很相近。

师:你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其他同学说说看,“长短扁担”和“断短扁担”,更同意哪种?

生:我认为两种都可以,不过“断短扁担”更有难度。

生:我认为是“断短扁担”,因为这是绕口令,说“长短扁担”就是一般的句子,不是绕口令了。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咱们得从绕口令的角度来思考。我们来看看原句吧:

门角放着一大堆(断)短扁担。

大花碗底下扣着个大花(活)蛤蟆。

师:恭喜大家,猜测的跟原句的完全一样。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读)

师:在众多的绕口令中,有一类很有特色。请看这两则绕口令,它们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一)(二)

东庄有个大西瓜,山前有个严圆眼,

西庄有个大冬瓜,山后有个严眼圆,

等到瓜熟来比瓜:二人山前来比眼。

不知是东庄的西瓜大,不知严圆眼比严眼圆的眼圆,

还是西庄的冬瓜大。还是严眼圆比严圆眼的眼圆。

生:它们都是在一起比较。

师:是啊,这两则绕口令都是说的在比较,这样的绕口令叫“比比令”。比比令很多,有比长短,比大小,比粗细,比快慢,比好坏,比黑白,比高矮,等等。接下来,请大家把这两则“比比令”补充完整,任选一则试一试。

(一)(二)

比腿船撞床

山前有个崔粗腿,对河过来一只船,

山后有个崔腿粗,这边漂去一张床,

二人山前来比腿:行到河中互相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对河过来一只船,这边漂去一张床,行到河中互相撞。不知是床撞船,还是船撞床。

师:案情扑朔迷离,辨不清哪!

生:……不知是这边漂去的床先撞到了船,还是那边过来的船先撞到了床。

师:你把难度系数加大了。

生:山前有个崔粗腿,山后有个崔腿粗,二人山前来比腿:不知崔粗腿的腿粗,还是崔腿粗的腿粗。

师:好。请加大难度。

生:……不知崔粗腿比崔腿粗的腿粗,还是崔腿粗比崔粗腿的腿粗。

生:我的难度更大。……不知是崔粗腿的腿比崔腿粗的腿粗,还是崔腿粗的腿比崔粗腿的腿粗。(众笑)

师:现在回头再说说第二则,希望事故更加严重,我可真坏!(众笑)

生:……不知是床撞掉了船,还是船撞掉了床。

师:哈哈,不说“撞掉”,说“撞沉”吧。

生:……不知是床上的人撞到了水里。还是船上的人撞到了水里。(众笑)

师:同学,咱们发扬点人道主义精神吧,不要让人掉下去好不好?(众笑)同学们已经找到了比比令的秘密。其他形式的绕口令也都有各自的特点,只要发现了特点,我们也可以创作自己的绕口令了。

四、绕口令延伸

师:绕口令既然有意思,如果我们写作文也像绕口令这样写,行不行?(生大叫:不行)

生:这样的话就有许多废话,让人以为是流水账。

师:但是,请看这段文字——梅子涵《儿子哥们——曹迪民先生的故事》。(内容略)

(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笑)

生:这个写得太绕口了,感觉会把人绕晕掉。

生:还有,它具备绕口令的第一大特点,废话多,比如说,“结果我的女儿梅思繁就认识他的爸爸了,他的爸爸也认识我的女儿梅思繁了”,这是明显的废话。

生:如果是作文,老师肯定会删删删,删成一点点还会打个不及格。

生:他肯定是为了好玩才这么写的。

师:你分析得真好。作家是为了取得一种特殊的语言效果才这么写的,就写出了故事中人物关系的缠绕复杂。梅子涵经常有这样的有意思的语言,很多人称之为梅式语言呢。不过我可警告你们,你们一般的作文可不能这么写,否则,我可要让你挨批了。(众笑)

师:我国的古人也早已有了这样表达的趣味,请看两千多年前的大哲学家庄子的话:(教师朗读)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师:这句话的意思很深奥,大家到了中学、大学以后可以再来回味。我们现在光看它的表达,真的也是一则很有意思的绕口令。大家一起读!(生读)

五、快乐结课

师:关于绕口令,刚才我们已经聊了不少,现在,你的绕口令级别已经达到怎样了呢?想不想测试一下自己的功力?

生:(大声)想!

(选定3位同学上前表演展示,笑声不断)

师:绕口令的道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众笑)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好好练一练。

师:最后,请大家欣赏S.H.E演唱的歌曲《中国话》,你听出了里边哪些绕口令?(播放歌曲视频片段)

生:我听出了有“扁担和板凳”。

生:我还听出了“哥哥弟弟坡前坐”。

师:在歌曲里听到这些绕口令真感到特别亲切,咱们拍着桌子一起说一遍“扁担和板凳”。(学生一齐拍桌说绕口令“扁担和板凳”)

师:正像歌中所唱的,好聪明的中国人,好优美的中国话,让世界都来认真听我们说话,都来认真听我们说中国话!今天这堂课咱们就绕到这儿。

猜你喜欢
西河绕口令快板
浅谈快板的创新与发展
为快板艺术正名
大西河,冷色调的生命
大西河,冷色调的生命
细致描摹展现美丽
快板艺术形式及其发展路径
绕口令绕绕绕
绕口令
绕口令
昨日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