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兰国
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杜甫以其诗歌的现实性、人民性等优秀特征为历来论诗者及读诗者所赞许。其实,在其诗歌中与现实性、人民性共存的优点还有反迷信性一条。下面,本人仅以杜甫在蜀中时创作的《石笋行》、《石犀行》、《杜鹃行》为例,分析杜甫诗歌的反封建迷信思想。
大家知道,整个中国封建社会中,神话传说、迷信怪诞之说流传不绝,上自帝王,下到庶民大都笃信之而不疑,故而在历代许多文人墨客的诗文中都不乏“怪力乱神”;特别是唐代,佛道并炽,李氏王朝兼收并蓄之,朝野上下信徒实藩。李白即是一个货真价实的道士,成仙飞升等虚妄的说法李白都深信不疑。
杜甫生活在这么一个大的环境中,却能始终保持清醒睿智的头脑,抱有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甚或是无神论观点,更显其难能可贵。先观其《石笋行》:“君不见益州城西……使人不疑见本根。”
《成都记》云:“距石笋二三尺,每夏六月大雨,往往陷作土穴,泓水湛然。以竹测之,深不可及。以绳系石而投其下,愈投而愈无穷。凡三五日,忽然不见。嘉佑春,牛车碾地,忽陷,亦测而不能达。父老甚异,故有海眼之说。”《风俗记》载:“蜀人曰:‘我州之西,有石笋焉,天地之堆,以镇海眼,动则洪涛大滥。”
石笋因年代久远,形状奇特,被世人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不少人穿凿附会,以为是镇水神之物;杜甫对石笋“古来相传是海眼”,海眼动就要洪水泛滥迷信的说法并不认同:“此事恍惚难明论。”他认为“恐是昔时卿相冢,立石为表今仍存”。可贵的是杜甫不仅破除了迷信,更重要的是他还发出了以下感叹:“惜哉俗态好蒙蔽,亦如小臣媚至尊。政化错忤失大体,坐看倾危受厚恩。”杜甫由世俗为石笋的传说所蒙蔽,进一步联想到皇帝为“小臣”所蒙蔽,以及由此造成的政治错乱、国家倾危的恶果。显然这是针对玄宗、肃宗两朝政治之腐败、小人当道而发的。
当代许多学者都非常赞许杜甫的观点。如童恩正先生指出,诗人尖锐地驳斥了迷信的传说,希望有壮士将它掷之天外,以免人民再受蒙蔽,这是有进步意义的。特别是早在一千多年以前,他就提出了这可能是古代墓葬的遗迹,更是难能可贵。董其祥先生认为:“杜甫不愧为现实主义的大诗人,对于这样的历史文物,不是以讹传讹,任意猜测,谬种流传,贻误后世,而是亲自调查研究,核对文献记载,作出比较正确的判断。”
陆游入蜀后,曾实地考察过成都石笋,其《老学庵笔记》卷五道:“成都石笋,其状与笋不类,乃垒叠数石成之。所谓‘海眼,亦非妄;瑟瑟,至今有得之者。”要么陆游所见石笋并非与杜甫所见石笋是同一处,要么就是陆游的识见反不如早他数百年的杜甫,这更反衬出杜甫的过人之处。
再看其《石犀行》(见《杜诗详注》卷十,诗句不录),《杜诗通》云:“先王作法无非正道,如众力提防,出于人谋者是也。厌胜乃诡道,何得参与?故此三犀无关经济,如此讹言,只合与长川俱逝而已。若论经济,必须贤相,方能调和元气,自免波涛以恣凋瘵,何难藉人谋以平水土?而石犀奔茫,无能惑人矣。‘壮士提天纲,正谓贤相操国柄也。日‘安得,伤时无贤相也。”此可谓深得杜甫本心者也。
《华阳国志》记载,李冰曾作五头犀牛来压水精,防水患。杜甫对这一迷信说法也是不相信的。上元二年(公元761年)秋天,灌县发生水灾,杜甫借此幽默地嘲笑道:“今年灌口损户口,此事或恐为神羞。”石犀不是可以压水精吗?为什么还出现水灾了呢?石犀这个神物不应感到羞耻吗?杜甫认为要战胜水灾,必须“终藉提防出众力”,而“诡怪何得参人谋”?“但见元气常调和,自免洪涛恣凋瘵”。他这种不信“诡怪”,只信“人谋”和“众力”的思想是远远高出同时代的人的。
最后阅读《杜鹃行》:“君不见昔日蜀天子,化为杜鹃似老鸟?……万事翻覆何所无,岂忆当殿群臣趋。”
此诗杜甫也非就事论事,他并不相信望帝化鹃的传说,只是借此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已。《杜臆》云:“‘虽同君臣有旧礼,骨肉满眼身寂孤,骨肉满眼,身实寂孤,其意可思。余谓味此二句,则此诗真为玄宗而作。杨妃死,高力士逐,虽千人侍侧,犹孤居也。此情岁千言说不出,而七字说透,何等笔力!然通篇实赋杜鹃。‘常区区、‘伤形愚,哀其有情而不能达也。‘苍天变化二句,读之毛骨俱悚,不止咏杜鹃矣。”《杜诗通》曰:“此诗兴也,盖论人事之无常耳。大意只在末二句,所以喻世人富贵不足侍也。旧谓比明皇居西内,然‘羞带羽翮伤形愚,岂所以论君上哉?”这里关于诗之所指向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观点,我还是倾向于第一种观点的;但无论哪一种观点,都明确表示此诗的用意绝非在写、在宣传神话传说。
杜甫的反迷信的思想可以说贯穿于他诗歌创作的始终,即使是青年时期创作的赋亦是如此。在《朝献太清官赋》和《有事于南郊赋》中都表达了他对玄宗淫祀老庄的落后行为的不满和批判。仇兆鳌云:“当时尊奉道祖,帝号崇祀,本属不经。此赋(《朝献太清官赋》)前言戡乱致治,而不及神仙杳冥之事;后言厘正祀典,而不及符应报锡之文……讽喻隐然……”
杜甫在一千多年前的落后的封建社会里,在“举世皆昏”的时代而能保持如此清醒的头脑是不无原因的,首先他是一个十足的儒者,继承了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的优良传统;其次他一辈子穷愁潦倒,颠沛流离,生活在社会地层,与村氓庶民为伍作友,有时还亲自耕作、觅食,对社会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故而成就了他超时代的、高于同时期同仁的认识水平。
杜甫诗歌“光焰万丈长”,优点良多,特拈出此点,恰当与否待具法眼者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