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价值取向问题分析

2009-09-02 06:43陈延光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15期
关键词:新课程素养信息

陈延光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从课程标准到教材架构、从国家部署到省市管理,都经过了一个从探索、尝试、完善到反思的成长过程。在此过程中,尽管取得了诸多经验,但理论与实践方面仍旧存在不少困惑与难题,需要不断反思与调

整。

● 课程的价值定位问题

从早先的计算机程序教育,到后来的应用软件教育,再到目前基于信息素养的信息技术教育,我国的信息技术课程走过了从单一化到综合化,从平面化到立体化的过程。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正在发生着质的变化。尤其是,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普及的技术文化和公民素养被充分发扬。其中,比较引人关注的是,课程部分发生了一些特色化价值发展倾向。

1.综合化发展倾向

受部分省区的考试形式改变的影响,信息技术课程有向综合化发展的倾向。即信息技术课程在前期阶段尚作为独立学科,但是到了中后期不少学校直接纳入基本能力教学管理。信息技术课程在基本能力的框架下,与其他领域的内容参杂在一起,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从内容到教学都提高了综合性。如此一来,课程的地位得到了较大提高,教师的从业地位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学科学习也更容易引起学生、家长的重视。然而,由此给课程的独立性带来的危害却不容忽视。由于应试的规模、方向等对学科的发展进行了指示性干预,造成了多数学校认不清基本能力考试的价值性,单纯追求应试的表层效果,给学科的系统性开设造成了较大的问题。甚至,给选修课带来了致命的打击。

因此,我们需要正视考试,尤其是传统模式的知识式的考试给课程带来的影响。一方面,加强高中命题方向的改革,提高应用性和学科性;另一方面,提高课程体系的精准化,避免因为课程内容过多使师生产生“简化处理”的心理。

2.课程多核心倾向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核心的价值取向会影响课程的实践性和生命力。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倡导的是以信息素养为核心的课程价值取向。由于各地课程发展的不均衡,受设备、师资、学生水平、评价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课程的核心发生偏移,甚至出现多核心现象。有的地区,单纯地把必修的基础模块作为素养内容教学,把选修的模块作为技能教学,对素养与技能进行了人为化分割;有的地方把信息素养仅作为旗帜,仍然按照软件技术分类进行操作化训练;有的把课程的核心偏移到知识学习,沦为单纯地考试内容,甚至在统一的会考等评价中对线性操作死板记忆。

因此,课程价值定位必须加强核心的确立,对信息素养的针对性、结合点进行较全面的界定,尤其对信息技术活

动典型分析非常重要。另外,对其他准课程核心,比如技术素养、软件应用技术、算法思维等也有必要进行相对全面的分析。

● 新课程中的核心概念问题

信息技术课程应重视对概念的引导性界定,并在实例中进行落实,以免造成观念的混乱,扰乱课程的进程。下文以信息素养为例进行讨论。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理念,课程标准中指出了五点,即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实质上这是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多视角的描述和概括。

关于信息素养的概念及与技术的关系,不少专家与教师从理论、实践等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相应的剖析。

南京师范大学的李艺教授认为要全面认识信息素养,需对其进行多视角的综合论证:以技术学的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处理能力上;以心理学的视野看,信息素养应该定位在信息问题解决上;以社会学的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交流上;以文化学的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文化的多重建构方面。专家们还特别指出,信息技术教育不是上述四个方面的简单叠加,而是从信息处理到信息文化的不断升华。信息素养的科学结构,也不能简单界定为单纯的信息活动的某个方面或某个环节,而是建立在上述四个层面相互融合的基础上的健全人格塑造;其中,信息处理是基础,信息问题解决是关键,信息交流是根本,信息文化是导向,四者相互依存并构成一个统一而丰满的整体。

华东师范大学的王吉庆教授在写《信息素养论》一书时,提出了信息素养。书中所讲的信息素养,已经超出了Information Literacy的含义,它包括了多层次的、作为一个一般的公民、应用者和技术人员所需要的一种素养。它是多纬度的,包括信息意识跟情感、信息的伦理道德、信息能力、信息技术基本知识这四个方面。信息能力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另一方面是信息活动的参与能力。针对现在有些专家谈得比较多的信息素养完全等同于Information Literacy的观点,王教授的看法有所不同。他认为,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有很多,甚至也包括开发能力,或是应用能力、维护能力。不但包括技术层面的内容,也包括参与信息活动的能力,比如说对信息的鉴别能力、对信息的欣赏和认识能力,包括信息的组织能力,参与信息的交流和表达能力等。

南京师范大学的张义兵教授对信息素养作进一步的解析,认为信息素养由知识、技术、人际互动、问题解决、评价调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六个部分组成。其中,知识为其他五个部分提供基础准备,而评价调控则为其他各个部分(包括知识部分)提供必要和重要的形成保证。因此,知识和评价调控两部分共同组成其他四个部分的共同承载;技术、人际互动、问题解决三部分有机相连并呈现一定的层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精神的领航,渗透于技术、人际互动、问题解决之中,并相互影响。由此,六个部分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教学实践中,山东省青州一中的王爱胜老师认为处理好“素养”与“技术”的平衡发展是关键。他认为在信息素养的大框架下有“技术素养”、“传媒素养”以及“技术伦理”等各种各样的素养。技术扮演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呢?这是关于信息素养争论的主要根源之一。在一场教学活动中,以技术为主导,还是以素养为主导,这成为操作性难题。认为“培养”或“教育”一词过于强调外力,可能“养成”更接近一些素养的形成实际。“素养”不是单纯教出来这个道理,就像“品德”不是单纯教出来的,也像“修养”不是单纯教出来的,但在教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指导与训练却非常必要,此所谓“教化”。如果把信息素养过于神化,会带来技术上的虚无主义。换句话说,即使信息素养非常接近真理的“道”,仍然需要用可操作性较强的“术”来实现它,“道术双修”比较好。新课程提倡信息素养,却并非是一个教学内容的定位。高中必修课中的信息获取、加工、交流、发布这样的结构,并非是在“教”信息素养,而是在教信息处理的方法、过程、技术,形成规律性认识。很多人将这理解成在讲信息素养,这是夸大化了。个人认为信息素养可能是“神”,有价值的技术学习可能是“骨”,情景、任务、主题等应皆为“血肉”,那么操作层面的规律(通用操作)就是脉象。由此特别提出“通用操作(如用户界面、对象编辑等步骤相似性操作)”这个词汇是指操作规律,不是特指哪些软件,是与“特色技术(如文章修订、图像合成等特色化功能)”相呼应的。之所以比喻成脉象,就是说我们别指望靠脉象能具体给我们什么,但透过它可以有更理性的认识和更有法度的掌握。

另外,也有不少教师对信息素养提出了质疑,尤其对信息素养引领下的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产生了疑问。从软件操作、技术技能突然转变到信息素养,无论是学术专家,还是广大教师,存在一些争议也是正常的。一直以来的几大争论要点,总结起来主要有:学软件还是学信息?学技术还是学信息?

● 选修课内容的价值取向建议

目前的选修课程以多媒体、网络这类技术门类作为“模块”,人为割裂了信息技术的综合性和应用性,在造成学习片面的同时,时代的适应性也大为减弱。

我们认为应把多种选修模块以社会应用为标准进行重新分类,解决以媒体形式分类的弊端。每个分类宜以“项目类别”界定,不宜模块化割裂。每个项目选取内容要有实践针对性。在对内容进行项目化规划之后,原来各模块之间的内容甚至可以进行交叉。甚至可以提供不同的门类知识,供学生在选修时同步筛选。

例如,技术思维类的项目,以算法与程序设计为基础,作为最基本的技术,先从算法的思想、方法上布局,体现出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维;然后由此涉及多媒体、网络、数据库等内容的结合应用。当然难度层次是可以降低的,不必面面俱到,重在方式运用,体现出选修之后即有实用“才能”的价值。

再如,技术应用类的项目,以网络技术、数据管理技术或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实例项目为主,内容也可以从规划开始,经过设计、制作到评价,但应剔除过多的知识,甚至需要回避过多、过难的原理类内容,而是强化应用能力,达到与社会、技术发展间较强的结合性。

又如,尖端科技类的项目,以人工智能初步、虚拟现实、电子商务等新科技为内容,强化动手操作,提高创新意识;以探索、研究为目的,改变原来的数学模型类的理论问题的要求方式,改为以趣味性和现实性结合促进发展学生的心智。

可见,选修课如何消除“门类”、“模块”概念,可以更容易地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教学理念,进一步催化学生参与创新的热情,引发创造意识,开发创造潜能。

总之,新课程的价值取向对本位、核心、课程结构等反思、优化是必要且急迫的。

苍山点题

新课程的推进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在实施中不可能不存在问题,尤其是实践方面的具体教学操作与课程理念的切合问题。因此,反思、讨论是必要的,因为认识到问题才能改进观点、纠正做法、推广经验。当然,新课程有它的持续的发展规划与发展规律,并且像课程标准等国家文件规范一样是不能歪曲、不能随意更改的。可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教学创新对新课程做出自己的提高与突破,而这些正是从发现、解决现实教学中的一个个问题入手的。价值问题则需要我们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明晰和解答。而价值问题也将引导着中小学教学实践的发展。有着怎样的价值观,就有着怎样的教学实践。

猜你喜欢
新课程素养信息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