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2009-09-02 08:09张玲芬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课堂气氛微笑物理

张玲芬

摘要:作为教师,在课堂中要用心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乐学、善学,在和谐的氛围中获得知识的同时,促进身心发展。

关键词:和谐微笑激趣魔术文学陶冶激励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和谐社会”新理念,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和谐,同样物理课堂必须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罗杰斯也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因此,我在物理教学中,创设了几种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的方法,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乐学、善学。

一、让微笑传递给学生

我们都知道,几乎每个学生都具有“惧师性”,因害怕老师而不敢张扬个性,也不得不限制潜力的发挥,这是老师最大的悲哀,许多问卷调查显示,学生都不喜欢整天板着面孔的老师,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期待通过微笑传递,学生就会在这种爱的感召下,受到鼓舞,从而亲其师,信其道,记得有一次公开课,由于听课教师较多,学生非常紧张,使得课堂气氛异常沉闷,学生紧张得都不敢举手,为了打破僵局,我笑着说:“同学们把《杠杆的应用》学得太好了,知道手臂是费力杠杆,大家都不愿费力,所以不举手,请同学们‘高抬贵手吧!”学生们被我的微笑感染了,课堂气氛顿时变得活跃起来,还有一次,我走进教室,只见几十个学生如野马归巢般奔进教室,个个满脸通红,手忙脚乱,这时我并未着急,如果这时我板起面孔训斥一顿,学生会安静下来,但分散的心不会一下子收回来,因此我和颜悦色地说:“同学们,有的同学还没有做好上课的准备,现在老师走出去,看谁先做好,”等我再次走进教室,学生们个个坐得整整齐齐,全神贯注地等待老师上课,虽然耽搁了几分钟,但课堂教学效果却非常好,不要吝啬我们的微笑!用我们的微笑拉近彼此的距离,用我们的微笑创造教学中的闪光点,用我们的微笑谱写教学风采。

二、以“趣”激趣

以“趣”激趣实质上是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在愉快中获得知识,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我在讲“参照物”时,插入古代小说《镜花缘》中奶公讲的趣事,他说:“前几天刮了一阵大风,把咱家的一口井突然吹到‘墙外去了,”学生听后提出疑问:为什么井会吹到墙外去了呢?我点拨说:“古代小说中的墙实际上是篱笆做的,风吹动的不是井,而是篱笆墙,以篱笆墙为参照物,井则跑到墙外去了,”这样,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了。

三、把观察、实验带进课堂

观察、实验是研究物理的根本方法,教师必须加强实验教学,因为实验具有综合的教育功能,它不仅为学生提高具体、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了解和掌握探索自然的科学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理解重要的科学概念和规律,比如在探究《光的直线传播》一课时,我利用投影仪的灯光,把一根米尺放在灯光下,问学生:在屏幕上观察到了什么?打一成语,课堂气氛一下宽松、活跃起来,在《惯性的应用》的实验中,我在杯子中放些水,再在杯口放一块硬塑料片,拿一个生鸡蛋放在上面,问学生:若用木尺迅速击打硬塑料片,鸡蛋会怎么样呢?学生们睁大眼睛紧张地注视着实验,生怕鸡蛋会飞出去,没想到鸡蛋却稳稳地落入杯中,学生一阵紧张之后马上兴奋起来,这些直观的实验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安全用电》中,教师拿两把米尺代替火线和零线,让学生上来模拟双线触电和单线触电,既简单又直观形象的实验使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但掌握了触电的常识,更注重了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用电。

四、把魔术、游戏带进课堂

玩是学生们的天性,因而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做点魔术,恰如其分地设计一些游戏,就会使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物理知识趣味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平面镜》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弄清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这一知识点,我事先做了一个魔盒,先让学生观察盒中有什么?学生回答:什么也没有,然后我在盒子开口处放进了一张面值十元的钞票,问:你们看到了钞票了吗?是不是被我“变”掉了?通过这样的“变”使得课堂气氛变得宽松、和谐,学生乐学,在讲授《动能、势能、机械能》一课时,学习到在动能、势能的相互转化时,由于空气、摩擦等阻力存在时,机械能要减少,我设计了一个游戏:在门框时上系了一根长绳,长绳下端系上一个大钩码,我问学生:“从鼻子下释放钩码,鼻子位置不动,钩码摆过来能打到鼻子吗?有哪位同学有胆量来帮助老师完成这个游戏?”有些学生一看这个阵势,吓得不敢举手,有几个男同学自告奋勇举手了,我请了一位男同学上来做这个游戏,结果钩码根本就打不到鼻子,通过这个有惊无险的游戏使学生加深了对本节内容的理解。

五、让历史、文学陶冶情操

鲁迅说过:“学理科的也要懂点文学,”在探究物理知识的同时,正确、恰当地结合历史、文学知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机械运动》对于如何选参照物时,有诗一首:“仔细看山山不动,看山却是走来迎”和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有时,适当地应用俗语、成语、歇后语等对理解消化物理知识也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如在分子运动论教学中,引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来说明扩散,在研究杠杆原理时,引用“四两拨千斤”,在运动和静止的教学中,引用成语“刻舟求剑”,在研究阿基米德原理时,引入曹冲称象的故事,让学生更主动、更自然地走进物理情境,充分、准确地理解、掌握物理知识,物理学中有许多物理量单位是用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如力的单位:牛顿,能量的单位:焦耳等,在学习这些物理量及单位时,教师顺便介绍这些科学家的事迹或布置学生课后查阅这些科学家的资料后再上课交流,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振奋学习,掌握知识有很大帮助。

六、把鼓励带进课堂

在教学中努力地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适当地给予肯定、鼓励、赞美,可使教学双方在心理和感情上拉近距离,如提问时有些学生一站起来就紧张得回答不出来时,教师就势说:“某同学可能是想把这个问题考虑得更完美,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我们再多给他一些时间思考,”这样既给这个学生一个台阶下,保护了他的自尊心,更激发了其他学生积极发言的热情,教师还要热情地鼓励学生善思多问,鼓励学生发表与老师不同的见解,要鼓励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七、把竞争带进课堂

根据中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课堂上创设问题抢答、笔答题竞赛,可允许先看完做笔答题的学生板演或当“小老师”,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有时老师应应用语言,如“看谁说得更清楚?”“谁的办法最好?”“哪个小组合作得既快又好?”“看谁的想法最新颖?”也会给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

八、把民主带进课堂

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心情舒畅,才能敢想、敢说、敢问、敢于创新,正如陶行知先生说过:“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大多数人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把课堂气氛激活,也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良好、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教学顺利的保障,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温床,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力求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善思、乐学。

责任编辑黄春香

猜你喜欢
课堂气氛微笑物理
只因是物理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种微笑
我不是教物理的
浅谈课堂教学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