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桓台 牛玉辉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重视运用现代技术对数学学习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致力于改变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用更多的精力去学习数学,探索数学,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加强了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力度,强调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笔者有自己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更能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我们要教师正确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地让学生多说多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理解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含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如,笔者在《有理数的分类》一节的教学中,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室,通过浏览收集信息并下载有理数的定义及分类,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各项能力。
2引导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的形成
在信息时代,学生以一种非传统的方式接受知识、获取信息、思考评价、解决问题,正确的思维方式对于学生一生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指导学生站在较为客观的立场进行分析,再结合自身的知识结构作出相应的判断,但有的教师只是提出“从网站找出一条信息来表达或证明你的观点”即可,这种引导学生分析学习资料的思维方式就易使学生人云亦云,甚至以偏概全,有碍其正确判断,不利于培养有理有据地分析事物的能力,如果教师连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都无法对学生进行正确训练的话,那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更无从谈起了。
二、充分发挥教师在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下的主导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不等于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下,教师既是教学情境的创设者,又是学生学会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教会学生协作学习的组织者。
1教学情境创设要紧扣教学目标
建构主义理论十分强调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目前很多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都“创设情境”,然而我们发现,这中间有一部分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教学情境创设,一味地追求在课堂开始阶段用CAI课件放出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关的视频音频材料,而忽略创设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这样的“创设情境”是失败的,如,笔者在执教《二次函数》时,用多媒体展示创设情境并“请同学们观察学校的喷水池资料图片,已知水管高和水流的最高点,请同学们帮助老师设计水池的大小,使得水流不外溢,”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在创设学习情境时,应力求真实、生动、贴近生活、直观而又富于启迪性。
2重视课堂教学的活动效果,把握课堂的主题
课堂中的教学活动要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密切相关,所有的教学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师设计学生的各环节更要准确地体现教学重点,且能体现出学生在活动参与中的理解、表达能力的培养,活动参与后达到意义建构的程度即活动效果,如,笔者在执教《同底数的幂的乘法》时,运用多媒体创设题组练习,层层递进,使学生的思维紧扣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加深了对运算法则的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各项能力
数学课中有许多重点、难点,单靠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起采费力,而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效果好,它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益于学生掌握,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利于知识的获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数学教学中,灵活运用多媒体,可以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形象地去描绘一些空间图象,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四、通过多媒体教学,便于因材施教,师生双向交流
各班级之间的学生能力有差别,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设计不同的教学深度、广度和进度,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取知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传统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使用的主要是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教师讲,学生听,这样不便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应用多媒体技术后学生就变成了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到了主导作用,当学生有问题时,及时利用微机与同学展开讨论,与教师进行商讨,从而多渠道解决问题;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提出质疑时,教师可以让大家在课堂上进行研讨、交流,教师通过网络进行解答,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实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思路。
责任编辑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