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国音乐评论高层论坛综述

2009-09-01 09:03王维平
人民音乐 2009年7期
关键词:音乐

由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评论学会主办、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承办的“2009中国音乐评论高层论坛”于2009年4月26日在西子湖畔的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本次论坛主题是:建国60周年以来的音乐评论,具体论域是:1.新中国音乐评论基础理论研究;2.新中国音乐评论历史研究;3.新中国音乐评论群体研究;4.新中国音乐评论家研究;5.新中国音乐评论热点问题研究等。学会遴!出正式与会论文17篇汇编成集。开幕式由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杨燕迪教授主持,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丁东澜致欢迎词,中央音乐学院院长、音乐评论学会会长王次炤教授致开幕词。

在汇编成集的17篇宣读论文中,其中6篇论文是对特定的历史事象、音乐评论群体、音乐评论历史等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它们是:1.梁茂春教授的《论“文革”期间的音乐评论》。文章指出:“文革”期间的音乐评论是中国当代音乐评论极其特殊和畸形的十年,它是受极左政治钳制和专制主义统治的乐评的典型。本文首先详细剖析了“文革”乐评经历的四次浪潮,即“大批判”浪潮、“大吹捧”浪潮、“帮派音乐评论”的兴盛和评“无标题音乐”;其次通过对“文革”期间领袖和首长文艺评论盛行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深刻揭示出“文革”乐评畸形发展的根源是专制统治的扩张和个人迷信的盛行;再次论述“文革”时期留下的“地下乐评”是体现这一时期音乐评论本貌的珍贵文本;最后总结出“文革”时期音乐评论的主要特点是:政治方向的“驯服工具”、思想方向的“绝对主义”、美学观念的“片面排他”和文字风格的“音乐八股”,呼唤今天的音乐评论应当追求音乐评论的独立地位和品格,追求音乐评论家的独立人格,追求音乐评论中对人的尊重和人文关怀。2.彭根发的《回眸〈乡恋〉——“乡恋争鸣”的反思》。“乡恋争鸣”是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乐坛的重大事件。本文透过三个层面对“乡恋争鸣”进行反思,包括“乡恋争鸣”的缘起及论争双方的主要论点;《乡恋》的文化群落现象及其与文艺思潮的关系;《乡恋争鸣》的音乐社会学意义和其它。揭示了“乡恋争鸣”中反映出来的歌曲的社会功能,歌曲的音乐批评,流行歌曲的创作、演唱、传播、理论研究方面的问题都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呼吁当今的音乐评论要把握历史进程,反思历史事件,从而促进中国当今音乐评论的健康发展。3.郭克俭教授的《多维时空的演绎与互动——新中国声乐学术若干热点回眸》,围绕新中国声乐学术的若干热点展开论述,指出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声乐学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热点上:“土洋嗓子”的争辩、“三种唱法”的质疑、“科学唱法”的争鸣、“原生态唱法”的毁誉、“民族声乐”概念的讨论、关于“艺术歌曲”概念的界定、关于“假唱”现象的讨伐等问题上,并且对各个热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提出:倾听来自不同方向的声音对繁荣和发展声乐艺术事业十分重要。不同的声乐观点与教学理念的碰撞和交流,声乐问题的共识难以达成和声乐学术热点的继续升腾,这些都从侧面映衬出我国声乐艺术的重要地位和光明前景。4.龚妮丽教授的《新中国“主旋律”音乐评论的回顾与研究》,认为“主旋律”音乐的创作可以说贯穿了整个新中国,“主旋律”音乐的评论也走过坎坎坷坷的道路。纵观新中国的“主旋律”音乐评论,其走过的道路无不与中国的经济建设、政治环境、文化发展、音乐创作及当代社会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音乐创作的发展而发展。音乐评论肩负着使音乐文化健康发展,培育音乐文化的健康生态环境的重任。当今社会,音乐评论以其批评的武器艰难地履行着自己的责任,音乐评论家们以其真诚的社会责任感和音乐家的良心,勇敢地对音乐社会生活中的不良倾向作斗争,这样才使得音乐评论不断走向深刻,走向光明的前景。5.杨和平教授的《多变语境下的新中国音乐评论60年》一文以新中国成立60年的中国音乐评论研究的历史为对象展开论述,指出研究这一时期的音乐评论应该注重以下几点:一、以史为鉴、鉴往知来;二、新的中国、多变语境;三、改革开放、成就卓著。最后总结出新中国成立60年的中国音乐评论研究的历史事实给予我们的三点启示:(1)美育是音乐评论研究的最基本课题;(2)音乐评论要符合历史要求,学习借鉴西方先进文化;(3)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首要条件。因此,音乐评论研究应当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美育教育,才能真正走向成熟,走向世界。6.明言教授的《透过文本看人物——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人物鸟瞰》,对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史料作出一番巡礼之后,针对批评任务写出的一篇人物考析式的研究文论。在对历史显示和代表任务做出一番解析后指出:立足于社会看文本,应当成为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历史任务研究的一个基本方法。因为,每个批评任务都是历史的产物,每段批评历史都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每个现实事件都是人物观念及其产物。所以,当代音乐批评的三元素:文本、历史、人物是缺一不可的。

三篇“质疑与批评”:1.乔建中教授的《一个甲子的求索——“秦派民乐”散议》,主要对“秦派民乐”近六十年来的发展成就和现状进行了总结。围绕“秦派民乐”是否具备“立派”资格和赋予一个准确的称呼的问题提出质疑。从而进一步提出“秦派民乐”应该获得一个全面成长提升的空间,建议成立一个陕西民族器乐研究会,并为之拟定了四方面的任务。鼓励依托于传统文化的各省区能够从“秦派民乐”的历史、现状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必将迎来我国民族器乐文化多样性、创作语汇多元化、风格各具地域性的繁盛局面。2.钱仁平教授的《没有树林 哪来森林》,就刘靖之先生发表的《音乐作品乐派之本——有关“新世纪中华乐派”之历史思考》一文中提出的音乐评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一看法提出了不同见解。文章首先指出个案文本分析不仅是音乐分析之半壁江山,而且是中国现代音乐史研究之前提基础。详细解析了个案文本分析之所以是音乐分析之半壁江山的原因:在音乐分析学领域,音乐分析实践远比音乐分析方法活跃,而音乐分析实践,通常又是以个案文本分析为主流的。进一步解析论证个案文本分析对中国现代音乐史的研究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所以个案文本分析对中国音乐创作而言是值得高度重视的,是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领域。3.李圣教授的《中西音乐文化的解读与思考——读〈跨文化事业的比较音乐学〉的几点质疑》,就李培先生在《人民音乐》第九期发表的书评《跨文化视野的比较学》一文,进而提出了对管建华教授所著的《中西音乐文化比较的心历路程》一书的几点质疑。指出时代在不断向前发展,越来越多的中西合璧的优秀音乐作品不断涌现,因此作品的分析手法也应该朝着越来越综合化的方向前进;我们应该运用中国人的睿智,有!择的“拿来”,做到既吸收西方文化的优点又结合中国自身的特点。中西音乐依然在不断交汇,产生层层浪花,所以仍需要更多的学者去探索和研究。

关于评论本体之研究共七篇。1.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田耀农教授、钦丽丽副教授的《多元文化与个性写作背景下的音乐评论》。作者认为:音乐评论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对当时的音乐文化现象进行的理性分析、价值判断、经验总结和理想设定。本文就新时期的音乐评论的社会背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指出决定音乐评论形态的当代新时期社会存在主要有以下几个背景:后冷战时期特有的政治背景、二战后兴起的多元文化主义的文化背景和20世纪兴起的作曲家个性写作的艺术背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也决定了音乐评论的写作形式和写作内容。鉴于这些社会背景,新时期社会背景下的音乐评论应该提倡温和的、善意的、真诚的、恳切的、商量的语体风格;提倡帮助和鼓励,以评论具体的音乐作品和音乐思想为主;提倡把音乐评论定位成作曲家、表演家和理论家的挚友,音乐家的桥梁和音乐实践的导师。2.杨民康教授的《中国音乐批评应该提倡批判性文化反思精神》,就传统音乐批评实践提出问题,指出中国音乐批评应该注重和借鉴人类学及当今哲学社会科学界所提倡的批判性文化反思精神,围绕国内音乐批评及研究队伍现状的几点评估,详细解析了什么是批判性文化反思精神,指出音乐批评对象的差异导致了所享文化权益的不平衡状态,从而进一步探讨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多元分层一体化格局”和研究队伍的现状;透过民族音乐学科历史这一独特的视角看批判性文化反思精神,比较了欧洲与北美民族音乐学学术途径的异同和从人类学的三个时代看民族音乐学方法观念的异同。深刻解析了批判性反思文化功能对于学术研究的意义所在,指出音乐文化批评家在面对异文化研究对象时,应该以双视角的立场进行研究工作。因此为避免犯历史性的错误,用好人民手中的权利,充分借鉴人类学的批判反思精神,重视发挥中国音乐文化批评的功能。3.杨燕迪教授的《中国音乐评论现况判断》。本文以“中国的音乐生活中缺少音乐评论的声音”这一问题作为切入点,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和归纳。总结出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音乐生活尚欠发达;一般公众对音乐文化含量与精神品格尚没有足够的认同;公共媒介和出版领域在音乐评论方面尚缺乏有效的建设制度;具有全面素养和广泛影响的音乐评论家群体尚待形成;音乐评论的内在理路和理念尚待廓清。4.王晡教授的《音乐评论的基本资质》:音乐评论作为理论行为,应当在现实的音乐生活中“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实现促进音乐发展的作用,但中国的音乐评论却开始出现疲惫不振和异化的现象。本文就这一现象,对音乐评论的基本资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析和研究,首先从学术和现实的视角指出音乐评论应该从单一的针对音乐作品的狭窄范围内解放出来,充分扩展批判的眼光,面对与音乐相关的一切事实;其次从音乐和权势这一视角出发,指出学术民主是学术发展的前提,在社会污浊的当下,音乐评论惟有公正无私、拼命向前;再次从学术和商品的视角来看,音乐评论要高度重视保持和商品经济的必要距离,不能失去学术理性;最后从学术和技术视角论证文本认识的技术也是音乐评论的重要资质之一。由此可见,我们必须建立起并坚持音乐评论的基本资质,才能让音乐评论这一学科正常存活,不断发展。5.谢嘉幸教授的《音乐批评的基础理论学科——音乐学分析初探》:自于润洋在《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一文中突出“音乐学分析”的概念以来,音乐学分析作为音乐艺术院校的一门学科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至今为止,还鲜有人将其与音乐批评联系起来。音乐批评是以音乐为对象的批评,须臾离不开对音乐的本体、美学观念及社会内涵的关照。基于此,笔者以教授“音乐学分析”课程的切身体会为基础,论及“音乐评论理论基础”之话题,以期引起同仁对该理论学科的关注。6.韩锺恩教授的《音乐批评与音乐美学的关系》:本文就音乐批评与音乐美学的关系问题展开论述,对音乐美学中需要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解答。首先回答了音乐批评与音乐美学的关系问题:音乐美学和音乐批评不是一回事,两者的基本姿态乃至实际路径是很不一样的。其次对音乐美学中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音乐美学必须有赖于确定可靠的音响形式与充分有效的感性体验进而去追问意义。音乐美学的路径是在通过感性直觉驱动的进程当中,不断地变联觉为自觉;而音乐批评的路径是通过感性、知性、理性综合驱动的进程当中,不断提升对音乐作品的认识。音乐美学是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审美去进行研究,而音乐批评则是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审美去进行判断。但是,无论音乐美学还是音乐批评都必须直接面对音乐作品。

在研讨环节中,安排评论人对所宣读的论文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还安排了指定发言和自由发言,其中就有不少真知灼见,引发我们去做进一步的深入思考。《音乐研究》杂志常务副主编陈荃有博士所作的《学院、学会、学刊与音乐评论事业的发展》的发言得到与会专家的赞同。学院是培养专门人才的基地,学会是凝聚业界同人的机构,学刊是提供成果交流的平台,三者的健康发展将决定音乐评论事业的前行状况。音乐学院、学会、学刊,作为音乐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织或机构,理应担当起应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培育、造就富有公共责任心的优秀专业人才,同时组织、引导、光大健康有为的音乐文化发展方向。《人民音乐》原主编张弦针对长期以来音乐评论所处的“附庸”地位及长期以来每每卷入政治生活的漩涡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之现象,指出:音乐评论,就应该强调独立品格,排除其它非音乐因素的干扰。每年的音乐评论、理论文章评奖,要能够成为撬动音乐评论乃至音乐事业发展的杠杆。音乐评论学科要站在更高的高度,更宽阔的视野,与各学科之间交流、共享与共融。南京艺术学院的叶继红教授呼吁:音乐评论要积极地把音乐教育作为评论对象,高等音乐教育专业也应把音乐评论作为教学内容,要动员或培养广大音乐教师进入到音乐评论队伍中来。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韩锺恩教授开设的音乐评论课,已经不是停留在对于音乐作品的浅层次的认识层面,而是引入音乐美学的深层思考了。她还强调:音乐评论应该回归到音乐本体,以作品为中心,衍展至音乐表演、音乐现象、音乐学术等。《人民音乐》常务副主编金兆钧认为非职业乐评人应该是音乐评论队伍中的组成部分,非职业乐评人在特定的时代比职业乐评人发挥的作用更强大,当然,我们有责任使他们更职业化,并建议注意培养年轻一代乐评人参与大众传媒,干预社会大众音乐生活。《人民音乐》原副主编于庆新指出:音乐评论如同带着脚镣跳舞,音乐批评要呼唤真诚,面对政治强权的干预和人性自身的弱点要敢于说“不”。杨和平教授分析了社会音乐批评滞后于音乐社会现实的原因,认为: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的缓慢,不要把众多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排斥在学会之外,不要成为音乐家的音乐批评;音乐评论、教学、教材不够丰富和丰满;本质上的音乐批评家的畏难情绪等。

在闭幕式上,王次炤会长对学会成立以来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希望学会大胆发展会员,不要限于专业音乐院校,乐评人、音乐人都应该吸收以不断壮大音乐评论队伍;要组织对音乐评论的理论研究;要关注音乐生活;要回到音乐本体的研究上来,包括作品、表演、社会、思想观念、音乐学术、成果的评价等等。2009中国音乐评论高层论坛会期一天,紧张、紧凑、民主、高效,给人留下很多难忘的记忆——群贤毕至,知识聚集,智慧闪耀,使人不仅徜徉在西湖、西溪美景之中,更使人徜徉在思想的河流里流连忘返。本次论坛所发表的成果,达成的共识,引发的讨论,必将为我国音乐评论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王维平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于庆新)

猜你喜欢
音乐
开启你的音乐之路
他用音乐悬壶济世
黑暗中的她赤着脚,随着音乐起舞……
音乐从哪里来?
能播放189种音乐的可口可乐
音乐类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