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之变

2009-09-01 09:03余文建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语文课课文语文

余文建

传统的语文教学片面追求工具性和科学性,却忽视了人文性。这样,既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因此,在新课标下,语文教学必须走出误区,确立“以人为本”的新教育理念,勇于并善于开拓语文教学的新局面。下面是笔者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以教师讲解为主变为以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为主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压抑,创造性潜能难以被挖掘出来。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多参加语文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简洁表达和运用语文的能力。如教学《<论语>六则》时,在指导学生听、读、背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很多成语都是从古代作品中提炼出来的。在教师的提示下,同学们纷纷发言——

学生A:温故而知新鑫鹿手新

学生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霾怀芟挛

学生C:择其善者而从之鲈裆贫从

……

这样,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积极参加语文实践活动,提炼成语的能力提高了,为以后在写作中运用成语打下了基础。

二、从“僵化式”的教学方法变为“发散式”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语文教学,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变成“植物人”。

为了克服僵化,我们应采用“发散式”教学方法,力求教学视野开阔,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如教学《黔之驴》,传统教学是这样概括主题的——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但仔细想想,难道这篇课文的主题只能从虎的角度概括吗?话音刚落,小芸同学举手说:“可以从驴的角度进行概括,讽刺了那些毫无自知之明而自招祸患的人。”接着,小畅同学举手道:“也可以从虎与驴的关系角度进行概括,说明要永远坚持,不言放弃;要正确估计对手,不能卖弄小聪明。对此,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求异思维,让学生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三、以理解课文内容为主变为以赏析课文语言为主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语文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上,有些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有些语文课却上成了地理课或历史课。这无疑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异化了,大大减弱了语文的教学效果。诚然,语文书上的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对象,但课文内容并不是学习的主要任务,而是学课文的语言文字和表达形式。正如叶圣陶前辈所说,课文是例子,它主要是为语文的学习提供情境,要求学生借助课文的情境学习语言文字,进行各种语文能力的训练。如教学《小巷深处》,指导学生理解主人公盲母与养女之间亲情固然重要,但由于句中语言生动、形象、传神,教师便可训练学生推敲语言的能力。这里仅列其中两个句子。

(1)“母亲如同一尊雕像,执著地守候在一个大大的冰棍箱旁,毒辣的阳光……”

此句中加点词语赞颂了盲母辛勤劳作,无私付出的高贵品质。

(2)“在风中,她无助地倚在墙边,凌乱而花白的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扬着。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的枯竹似的手,还有那根又光又亮的竹棒。”

此句中加点词语抒发了“我”被无私伟大的母爱深深感动的思想感情,流露了“我”因为无知、爱虚荣而产生的无限愧疚和自责。

四、从理解分析为主变为迁移运用为主

传统的语文教学,大多数只要求学生读懂。其实,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迁移运用,按照初中学生心理和语言学习的特点,把教学重心倾斜到语言的迁移运用上来,从根本上克服教师无休止地讲解分析的现象,把语文课真正上成“语文课”。如教学《石榴》,贵在指导学生把“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写作技巧迁移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上来。我对学生说:“在你们心目中,除了石榴,还有哪些植物也是外在美和内在美兼具的?为什么?”话刚说完,同学们纷纷举手

学生甲:“莲,生长环境恶劣,却不受污染,高洁芳香,寄寓了君子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正直品质。”

学生乙:“春草,历经严冬,唤醒大地,长势旺盛,寄寓了折不断压不垮的顽强的生命力。”

学生丙:“英雄花,不需绿叶扶持,傲霜雪,迎风寒,寄寓勇于直面残酷现实,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

五、从固定的教学模式变为灵活的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中,语文教师教学一篇课文时,一般都是按照“作者——时代背景——生字生词——语篇结构——主题思想——写作特点”这种固定的八股模式进行教学。常用这种教学模式,学生会感到枯燥,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主题、写作特点的分析往往流于形式,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因此,改变这种传统、固定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不同文体应采用不同教法,灵活多变,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如教学《春》,重在指导学生流畅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审美想象,用声音塑造形象,传达内心感受。而教学《爱莲说》,重在指导学生理解文中使用的衬托手法,引导学生认识作者保持坚贞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思考人与社会的关系。

六、从“满堂灌”向合作性和探究性学习转化

以往的语文教学,教师的话就是圣旨,造成师生关系不民主、不平等,从而扼杀学生的个体差异,扼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性和探究性学习。如教学《陋室铭》,在理解“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含义时,学生普遍认为,这是把陋室比作“诸葛庐”和“子云亭”意在表明陋室不陋,再次印证“唯吾德馨”。但是,这句话有没有更深含义呢?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团结合作,进行深入讨论和勇于探究。这样,学生最终挖掘了这句话的更深含义:作者拿诸葛亮、杨雄自比,言下之意是在告诉我们,他本人是一位富于理想、胸怀大志的品格高尚的诗人。

七、从一支粉笔转向多媒体教学

传统教学中,语文教师仅凭一支粉笔在黑板上操作,课堂容量小,形式枯燥单一,而利用多媒体教学,能给课堂注入一股活力。这样不仅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还可图文声并茂,给学生全新感受。如教学《美猴王》,我借助多媒体教学,上课前,播放《西游记》主题曲和与课文情节相关的片段,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课文的兴趣,更好地了解文章主题及石猴的性格特征。

综上所述,现代的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把语文的工具性、科学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起来,让课堂学习气氛既轻松活泼又和谐愉悦,使语文教学进入一片新天地。

(责编 李 晔)

猜你喜欢
语文课课文语文
语文课文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我的语文书
语文课代表的病假条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