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延伸新闻影响力

2009-08-31 07:45文尚泳
新闻前哨 2009年8期
关键词:黄石日报钾肥

文尚泳

[摘要]在新闻实践中,标题不仅能吸引读者阅读新闻,而且能帮助读者理解和评价新闻。一则好的标题甚至可以让新闻的作用延伸,使新闻的影响得以发展。制作标题的水平,是衡量一个编辑合不合格、优不优秀的重要标准之一。

[关键词]标题作用新闻影响力

一、不可或缺的情感

在新闻写作中应带有感情,同样在制作标题时也应考虑情感的因素。

2009年2月6日三版,有篇新闻稿原题是这样的,主题:“垃圾上路行人靠边”。副题:“环卫负责人称:店面倾倒垃圾应依规而行”。仔细念读,这里的“上路”和“靠边”都是带有情感的词。汉语言文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种。也可以说是最优秀的语种。她表情达意层次分明,丰富多彩。这里的“上路”带有褒扬的意味,而“靠边”则有贬抑的意味。细读新闻全篇,不难发现这则标题的情感完全用反了。因为它是批评两家店面的店主在店门前倾倒垃圾影响了行人走路。我在看大样时将见报标题主题改为“垃圾占道

行人绕道”。副题没动。这个占道的“占”字就有贬意,而“行人绕道则”显示了受害方的一种无奈。这里“占道”与“绕道”连用,是一种“顶针”旬式。加重了标题的修辞效果。

黄石日报二版上栏稿件曾有这样一则标题,引题:“市民跺脚喊冷,商家拍手叫好”,主题:“冷空气吹暖冬装市场”。这则新闻本身反映了记者的敏感,透过天气变化带来冬装热销写成稿件,是一则名符其实的新闻,但标题“商家拍手叫好”六个字就用得不好,题者的本意,是想到“跺脚”与“拍手”、“喊冷”与“叫好”对仗工整,但把情感因素考虑进去,真正这么刻薄、这么没人性的商家又会有多少呢?如果见报标题真把商家描绘成这样一群冷血的奸商,商家又会怎么来看待你编辑记者呢?见报标题将“商家拍手叫好”改为“商家巧抓商机”,虽然对仗不如原题工整,但在情感上让各方都好接受。

我还想借此机会,說一说有关英雄女出纳张玉莲的报道。2009年1月14日下午,大冶金牛粮管所女出纳张玉莲为保护公款徒手与持刀劫匪搏斗,身中十余刀,最后昏迷倒地。《黄石日报》和《东楚晚报》对这一事件都及时作了报道,《黄石日报》发在三版中部偏下方,引题是:“10余万元工资被抢。女出纳被砍11刀”,主题:“大冶警方10小时擒凶缴赃”。同天《东楚晚报》头版头条通栏题,引题:“为护10万元公款徒手搏斗,身中10余刀仍紧追不舍”,主题:“大冶女出纳张玉莲正气斗劫匪”。两报对这一事件都报道得比较充分,过程也交待得比较清楚,但在标题的处理上却大有径庭。仔细分析,两者的差距就差在感情上,晚报主题中“正气斗劫匪”五字态度鲜明,饱含激情。日报的标题却只是一个案情的报道,编者吝啬得连勇斗劫匪的英雄女出纳张玉莲的名字都没点,细看全文,一千多字的篇幅中始终没有出现“张玉莲”的名字。只见“女出纳”“女青年”,相反,各级公安局局长,破案民警的名字却有一大排,说明记者还没有从“工作报道”的老框框里走出来。

二、不可小看的贴近

2008年12月18日,中国十五冶参建的年产120万吨钾肥的国家投资项目在新疆罗布泊建成投产,十五冶。通讯员戴惠芳写了一篇报道投给《黄石日报》,上栏标题主题:“世界最大钾肥项目在罗布泊投产”。副题:“十五冶决心在二期工程再立新功”。记得第一次看到这篇稿子是星期天的晚上,由我值班,我认为,记者编者的原题虽然抓住了“世界最大钾肥项目”这个新闻眼,如果发在全国性的报纸上。当然不错,但发在《黄石日报》上,这则新闻与黄石、与《黄石日报》的读者有什么贴近性呢?我当晚将标题改成为。主题:“十五冶参建钾肥项目在罗布泊投产”,副题:“这是世界最大钾肥项目,其二期工程还由十五冶参建”。我修改标题的初衷是拉近主题与《黄石日报》读者的距离,在副题中点出了作者想要交待的“十五冶继续参与二期工程”的意思。后来由于版面原因,这则新闻星期二才见报,值班副总编将见报标题改为,引题:“参建全球最大钾肥生产基地”,主题:“十五冶扬名罗布泊”。这么一改,既考虑了贴近性的因素,又简单明了,读起来爽口顺畅。

《黄石日报》一版有一则新闻,标题是:“市区将拥有200KVA大型变电站”。像这样的标题就说明编者还没有从新闻报道以工作为中心的老路子上脱轨。市区建这么一个大型的变电站,跟市民有什么关系呢?对百姓生活有什么影响呢?记得同一天见报的这则新闻,《东楚晚报》加了一个副题:“相当于满足约7万台1.5匹空调的供电需求”。加这则副题,说明晚报编辑考虑到了新闻与读者的贴近性,但我认为还不够。我认为主标题就应该从这个变电站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方面去做。

去年10月份一版有一则新闻,标题是“我市建筑垃圾将统一收费管理”。建筑垃圾统一收费,这件事属城市管理面的事,看这个标题,只有城管局的人关心,实际上他们早有文件,他们也用不着看报就知道这件事。而作为市民,作为群众的读者,他们关心的这项政策出台后他家的建筑垃圾怎么处理,他家装修房子后的砖渣往哪里倒。作为新闻稿应该将这些写出来,标题也应该以这为出发点,至于“建筑垃圾统一管理”只应该是新闻的一个背景,一个产生新闻的前因。

三、不可容忍的蛇足

2009年1月7日八版是《财富周刊》头条标题原题是《挖掘市场需求,度过危机“寒冬”——访市冶金建材行业协会副会长吕占强》,在当前的情况下。我们所说的危机一般就是指“经济危机”,特别在涉及市场问题时,“经济”二字往往省略了。只说“危机”别人就理解了。也有用“寒冬”来形容“危机”的。“寒冬”就是“冷”,购买力低下,市场“冷”,经济“寒冬”、市场“寒冬”、消费“寒冬”可以说,而危机“寒冬”就是画蛇添足了。见报时主题改成了“挖掘市场需求,度过金融危机”,副题还是原来的。

2008年12月29日一版,有一篇反映阳新县韦源口镇一对下岗夫妇送给潘兰英热线工作人员十双棉鞋谢恩的稿子,主编上栏原标题是:“十双棉鞋表感恩”。这里的“表”与“感”都属于意愿性动词,用一个就够了,这种意愿性动词重复用就属于画蛇添足了。见报题改为:“十双棉鞋谢恩人”,又直白又爽口。

我值班时还遇到这样一则上栏标题:“黄石最高大厦封顶落成”。这里“封顶”“落成”都是建筑业的术语,“封顶”是指主体建筑高度做到了顶,“落成”是指主体建筑(不包括内装修)全部完工。而“竣工”则是指整个建筑(包括内装修)可以投入使用。所以说“封顶”与“落成”是两个概念两回事,而“封顶落成”连在一起用,不但概念混淆了,而且语法上也说不过去。

四、不可随便的小处

中国国民党元老、现代著名书法家于右任老先生十分吝惜自己的墨宝,从不轻易以字赠人,即便个人练笔也从不连贯写下诗词名句,避免别人移花接木。有一随从属下爱好书法,多次求字不得,一次在于老先生的废纸篓里翻找出写有“不可随处小便”的皱巴巴的纸,拿回去后颠倒字顺,装裱成了一幅“小处不可随便”的条幅。从此“小处不可随便”成了一句有名的警句。这里要说的就是一些看似很小也许并不小的标题错误。

《黄石日报》二版综合新闻有一篇这样的稿子。原稿题:“大冶惠农补贴农民网上看过明白”。这里的“农民”二字完全是多余的,惠农补贴自然是农民最关心,既然上网了,不是农民也可以看,改为“大冶惠农补贴网上看明白”多好。《东楚晚报》二版头条有一则这样的大字标题《我市30万热电联产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核准动工——“冬暖夏凉”工程全面启动》,这里的“30万热电联产项目”,是“30万元”的项目?还是“30万个”项目?还是“30万千瓦”的项目?遗憾的是读者看完全文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黄石日报》一版有一篇上栏稿件题目是,主题:“我市防控禽流感未雨绸缪”,副题:“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到位疫苗103ML”。103ML是个什么概念呢?只相当于装2两的小酒杯一杯。全市怎么可能只到位这么一点疫苗呢?我打电话问写稿记者,记者竟说材料上是这么写的。记者是对实事负责还是对材料负责呢?只看材料写稿的记者会是一个好记者吗?

区域新闻版有一篇反映阳新县鼓励群众看中医的稿子。标题是:“六种疾病中医药门诊费可获补偿”。门诊费是多少呢,也就是五角或一元吧,即使是专家门诊也只要7元钱,可获多少补偿呢?看新闻内容才知道是阳新县为节省农村合作医疗开支,鼓励群众看中医。像肝炎、肾炎、贫血、慢性胃炎等慢性疾病看中医的费用要低得多,所以阳新县出台这个补助办法。我将见报标题改为“鼓励群众看中医六类患者获补偿”,既把新闻主题标出来了,又简单明了、直白好读。

猜你喜欢
黄石日报钾肥
我国在境外首个百万吨级钾肥项目竣工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黄石国家公园庆祝150年蛮荒岁月——这是怎样的历史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黄石俱乐部度假别墅
黄石高速公路改造项目中互联网+工程建设管理系统的应用
钾肥迎来零关税
姗姗来迟的钾肥大合同
对《朝鲜日报》涉藏报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