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2009-08-31 07:45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09年4期
关键词:排序学习成绩成员

李 彬 孟 巧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其收获有显著不同。看一遍的收获是10%,听一遍是20%,说一遍是70%,动手做一遍是90%。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多人一组,互相说一说,动手写一写,比只听教师或他人讲一遍收获会更多。

一、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

首先,科学合理的分组。它能在小组成员间产生积极的互促作用,使小组之间公平竞争,能始终调动起学生旺盛的竞争积极性。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自学能力、性别等各种因素进行合理的搭配。首先,确定组长。组长的学习能力必须在班内处上游水平。然后,对其他学生排序。其余的学生按照学习成绩排序,每8人一组,按照事先确定的挑选顺序组长依次挑选组员;第二轮,挑选顺序颠倒,以此类推,分成平行的8个组,目的是尽量使各个小组内的学习成绩尽量均衡,便于今后评比的公平,同时也增强了小组成员的竞争意识。

其次,给各小组成员编号。每组中的学生都有号(如1-8号),1号是组长,必须是一名有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乐于助人的优秀生,他给小组成员起榜样作用。同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他还是一名学习的组织者,要起到“小老师”的作用,全面负责小组内的合作学习。2号学生在小组内学习成绩较组长稍差,后面的学生依次排号,这样排序的好处是:(1)目标定位明确:教师给学生订学习目标可以根据学生的学号定目标,一目了然。(2)分层定位明确:作业布置的量及难度以学生的号为依据,使分层作业的布置能落到实处。(3)检查反馈明确:检查作业更有针对性,一可以通过检查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作业,来了解自身的教学状况,二使检查督促后进生的工作更为简便、快捷,更具有针对性,提高效率。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1. 树立参与无错的思想:积极参与课堂展示既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能力。首先,在班内树立参与无错的思想。只要你敢参与,哪怕是你讲错了,就凭你参与课堂的勇敢精神,老师与同学们也会为你鼓掌喝彩!其次,培养参与积极分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总有一些学生性格外向、基础比较好、表达能力比较强,他们就是课堂参与积极分子的培养对象。教师引导这些学生在课堂上先动起来,通过这部分学生的带动,其他学生也会跃跃欲试,参与到课堂中来。第三,对于学生的参与,要及时做好评价,尽量做好“表扬+建议”,既要让学生敢参与,又要做好正确的引导,明白怎样参与才是最好的。

2. 拼拼就能赢:平时每一课时的教学中,都注意让学生能通过学习过程获得成功感,让他们逐步树立自信心。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耐心、热情地帮助,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一些简单的问题多请他们回答,哪怕他们有一点点进步,教师都要给予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1. 计分办法:对学生的评比分为小组评比和个人评比两种,一般情况下,每一个月评比一次。个人评比的依据是每个人的平时记录分,只要是在课堂上发言一次就记1分。如果是主动发言、上黑板板演或纠错,记2分,其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主动发言积极性。当然,发言计分是建立在认真发言的基础之上的,小组评比的依据也是小组平时得分。

2. 评优项目:

(1)个人评比的项目有“发言勇士”、“课堂明星”、“优秀组长”、“优秀组员”等称号,班级将对获得荣誉称号的学生奖励喜报或奖品。

(2)小组评比分为两类:一类是学习优胜小组。评比的办法是:按照学生考试的名次,小组各成员名次之和除以小组人数就是该小组的学习量化成绩,按照成绩的高低给小组排序。另一类是纪律优胜小组。评比办法是:在平时上课当中,根据小组的合作程度、纪律好坏、发言次数等因素给小组加分,当然加分的项目不是每节课各种项目都加分,是根据老师要培养的目标而定。例如,本学期开始,我想在自评归纳及上课纠错两个环节上提高学生的能力,所以在给小组加分时,是按照小组发言的人数加分,这样有的小组加到5分,有的小组加1分,甚至有的小组不加分。久而久之,学生在荣誉感的驱使下慢慢活跃起来,为小组赢得更多的荣誉。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改善了课堂内的学习氛围,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此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技巧,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自主、合作、参与”的核心理念。合作学习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使得学生能够在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技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轻松快乐地学习。

猜你喜欢
排序学习成绩成员
兄弟让举
两只挂钟
恐怖排序
名落孙山
节日排序
我家的新成员
课题组成员
掐断欲望的引线
马老师的家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