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师生间的沟通

2009-08-31 06:46王柳丁刘文静
文学教育 2009年8期
关键词:克莱特交流老师

王柳丁 刘文静

美国心理学家涅克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递给学生的情感信号称为“看不见的课程”,它微妙地潜入教学过程,并影响教学过程的发展,我觉得倾听就是其中的一种。在我们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互相倾听更是师生间相互交流、相互尊重、相互沟通,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有效法宝。同时也是增进师生情谊,融洽师生关系,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宽松和谐环境与氛围的一种重要手段。

倾听,从形态上是侧耳听,引申为用心灵仔细听。它是人们除“眼观”之外获取信息、感知和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宋代欧阳修在《泷冈阡表》中说:“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成语“耳熟能详”出于此,它是说听清了,听懂了,听多了,才能详尽地说出来。而人类个体语言的产生,正是源于听。可见,“听”是忽视不得的,是有着极其重要意义的。

一.有时倾听比言说更重要

以超凡的智慧纵横于世界舞台的犹太人在其《犹太法典》告诫人们说:“不要说的太多——要习惯于倾听多于说话。”神为什么给人两只耳朵,却只给人一个嘴巴呢?这是因为神要告诫我们:听的份量要有说的两倍。

有一次,一个男生找到我向我诉说,他说他此时的内心极度痛苦,想放弃学业,我没有急于追问原因,而是耐心倾听他的讲述,到最后我终于听明白了,原来是一个星期前他的女朋友与他分手了……我们学院是不主张学生在大学期间谈恋爱的,但我没有急于说教,而是作为他信任的老师,就择友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其进行探讨,因势利导,让他充分认识到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学业的重要性,告诉他对于整个人生来说,这可能是一段美好的回忆,也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敞开心扉之后,男孩紧锁的眉头慢慢舒展开了,他开始畅想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谈对音乐的热爱,到最后似乎已经忘记了他在为什么烦忧。而整个交谈的过程,我说得很少,更多的时间我是在仔细倾听,后来我们成了朋友。

每个人都渴望被关心、被承认、被肯定,特别是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他们远离家乡、远离父母、离开了中学时期熟悉的伙伴,来到陌生的城市求学。独自处理学业和生活之中的大事小情,难免会有困惑,会产生心结,因此倾诉的需求日趋强烈。一个好的老师,决不应该是“下课铃声响,马上离课堂。躲进办公室,不闻窗外事”,他会充分利用短暂的课间,与学生在一起游戏、闲谈,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倾听他们的心声,与其充分进行情感交流。也可以说是多给自己一点时间了解学生,多给学生一点时间了解自己。有些话,学生在一般场合是不会说的,但师生一起交心时,他们常视师者为长者,愿意吐露心中的小秘密,只有了解他们的家庭、他们的心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才能对症下药,解开他们的心结,引导他们走出种种误区,健康成长。

二.让倾听成为一种习惯

最近,我重新通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被感动的同时我也觉得“爱的教育”首先并不是一种“教育”,而是一种生活,一种常态的生活。为人师者很容易形成一个思维定势那就是喜欢说教。和同学谈话时,也会不自觉地总以教育者的身份居高临下,或指点迷津,或指出缺点,或批评教育。这样的做法,似是习以为常,似乎只有这样,才觉得自己是尽到了教师的职责。可是,事与愿违,往往学生并不领情,并且常常产生逆反心理。

当然,倾听并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听,它还是一种听者和说者进行互动的过程。倾听的目的是为了使交流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是为了提高交流的质量。没有倾听,就没有高质量的交流和机敏、灵活、恰到好处的应对。所以,听者本身就应和说者进行互动,积极参与交流,并及时迅速地做出回应。即使你的学生诉说的是充满幼稚和幻想的话题,教师也应耐心地倾听,那是尊重学生人格的表现。教师只有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前提下,才会去爱学生,而只有有了对学生真诚的爱,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态度才会变得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这样学生与教师才有可能变得平等、互尊、互爱,课堂气氛才会民主、愉快、和谐,学生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在愉悦中学到知识,也学到做人的道理。

博闻强记,会使我们增长知识与才干,能使我们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广纳群言,能使我们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会倾听,能让你的学生更简洁、明快、畅意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用心灵倾听他们的世界

倾听是一种心灵的沟通。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欲望和需求往往不仅仅通过他们的行为,而且还通过他们的声音表达出来。它可能是一段叙说、一个句子或者一个简单的感叹词,或者只是一声叹息、无声的抽泣。这些声音可能是学生对上进的向往、对尊重的希望、对友谊和理解的渴望以及对心理压力释放的需求。倾听学生的心声就如真诚地倾听一朵花开的声音。一束亲切的目光、一个鼓励的眼神,皆发自内心,这样方可以让学生敞开心扉,让倾听成为一种情感的传递,才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时刻在关注着他们。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做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这时孩子的两行眼泪夺眶而出,这使得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继续问他说:“为什么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最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多么发人深省啊!懂得倾听的人才能够在听的过程中摸清大意,从言语中得到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意图,才能想合适的办法应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其实有时我们并不善于倾听,甚至我们更多的时候不是在倾听,并且常在听时犯错误。往往会有意无意地拒绝倾听或遗漏某些叙说,或不全面,或虚情假意,或错误地倾听。在学习和生活中,因“错听”而酿成损失和悲剧的事情屡见不鲜。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别人尊重的愿望。认真倾听他人言语,代表你对他人的尊重,同时你也赢得了别人的尊重。学会了倾听,就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们就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就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愿望、要求、困惑告诉你,因为他们想以此求得老师的宽容和理解,求得老师的帮助和引导。这个时候所进行的交流,就是心与心的交流,就是灵魂和灵魂的激荡。所以,倾听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前提。

倾听时,你专注的神态表明你接受了对方。靠近对方、身体前倾,是鼓舞人的好方式,表明你正在对他的话洗耳恭听。在对方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情况下,要懂得如何适时追问,以便问出个中原委,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找出症结所在,才能对其做出恰当的评判和引导。这样,倾听才会更富有实效。

俗话说:“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倾听,也意味着慎言。认真倾听学生的言语,你会发现学生有时并不是有意在犯错误,有意与教师作对。因为懂得,才会慈悲。那么你就会原谅学生,用力、用心去体谅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懂得倾听,才能让你更深刻的了解你的学生,也了解了你自己,客观辨证地看待自己,你才能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如果不懂,就请听别人说完”,这就是“听的艺术”——听话不要听一半。更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别人所说的话上头。

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老师,不会满足于仅仅倾听学生的欲望和情感,他还会努力倾听声音背后的某种思想和观念的萌芽,并能对这些思想和观念作出恰当的评价和引导。在倾听时,不插话,不打岔,而且始终看着他的眼睛。你的真诚态度,会让他放松,会让他觉得你在全神贯注,从而觉得诉说有意义。

倾听,作为教师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章节,它弹响的是学生的心音。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我们的倾听,是倾听他们的话语、心声,也是倾听青春的乐章,倾听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梦想。

王柳丁,刘文静,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教师。

猜你喜欢
克莱特交流老师
如此交流,太暖!
松鼠、坚果和时间机器
交流平台
听的艺术
交流平台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善于倾听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