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孟郊爱情题材诗歌的特点

2009-08-31 06:46
文学教育 2009年8期
关键词:孟郊诗集题材

张 丹

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人。他是我国中唐时期韩孟诗派中一位很重要的诗人,其诗有很多创新之处。孟郊在韩孟诗派中年岁最长,从事诗歌创作的时间最早,他的诗作也最先显现出险怪奇崛的倾向,因此受到了韩愈的极力推崇,可以说他是韩孟诗派的开山之人。

孟郊是一个典型的“苦吟”型诗人,多用“苦吟”来形容自己的诗歌创作,如“夜学晓不休,苦吟鬼神愁”(《夜感自遣》),“忧人成苦吟,达士为高歌”(《送崔纯亮下第》)。孟郊苦吟成癖,注重诗歌的炼字造句,追求构思的生新奇特而不法固常,大量使用生冷的意象和枯槁的色彩,使其诗歌的整体风格险怪奇崛。

孟郊的诗表现了很广阔的社会生活,主要有针砭时弊,同情百姓疾苦,表达自己不随流俗之志节,以及大量的叹老嗟穷、怨离苦羁之作。这些诗大多刻意追求奇险,风格峭硬,带有深刻的心理体验。孟郊是一位非常注重情感的诗人,写下了不少表现亲情、友情、爱情的诗篇。《游子吟》塑造了一位慈祥的母亲形象,最为后世所传诵。《赠李观》、《上包祭酒》、《赠主人》等诗篇均表现了孟郊对友情的珍惜。孟郊诗中表现爱情题材的并不多,但感情真挚,艺术上也很有特点。

孟郊爱情题材诗歌有着真实而深厚的情感基础,那就是孟郊与妻子相互间的真挚感情,以及长期的羁旅生活使他对家庭生活的无限眷恋。其《病客吟》写道:“主人夜呻吟,皆入妻子心。客子昼呻吟,徒为虫鸟音。妻子手中病,愁思不复深。僮仆手中病,忧危独难任……”(《孟东野诗集》卷三)漂泊在外,而又身染疾病,触发了诗人对妻子的深切思念。诗人设想如果在家生病即使是夜里,呻吟的声音也能进入妻子的心中,而远在他乡即使是白天,呻吟的声音也只是像虫鸟的叫声一样,无人理会;在妻子身边生病了,有妻子照顾,愁思也不会深,而生病了只有仆人在身边,这么深的忧愁一个人真难以承担。此诗不仅突出了诗人病在外地的忧伤和痛苦,也写出了他对妻子的依恋,反衬出妻子对他的照顾无微不至。还有《别妻家》:“孤云目虽断,明月心相通。私情讵销铄,积芳在春丛。”(《孟东野诗集》卷八)孤云遮住了望眼,看不到远去的踪迹,但看到天边的明月,感觉他们的心灵还是相通的,在对比中表达了心中的无奈和对对方的牵挂。从中可见孟郊与妻子感情很好,孟郊因为常年在外,与妻子聚少离多,因此对妻子十分思念,也能够感同身受妻子对他的思念之情。不难理解,孟郊所写爱情题材的诗歌大多为离别时的感伤和别后的思念,并描写了很多坚贞如一、感情真挚的思妇形象。这和他的生活经历有关,其中融合了他真实的情感体验,所以非常感人。

孟郊爱情题材诗歌在艺术上很有特点,首先从构思上看,孟郊所写爱情题材诗歌依然有生新奇特的特点。《闲怨》一诗非常短小,只有二十字:“妾恨比斑竹,下盘烦冤根。有笋未出土,中已含泪痕。”(《孟东野诗集》卷一)在如此小的篇幅里也能写出惊人之语。此诗将一女子的怨恨之情比作泪痕点点的斑竹,斑竹的根部也充满了烦怨苦恨,以至于尚未出土的笋芽竟然也布满泪痕。想象如此奇特,化用典故而又青出于蓝,使感情抒发的淋漓尽致,感人肺腑。再看他的《车遥遥》:“路喜到江尽,江上又通舟。舟车两无阻,何处不得游。丈夫四方志,女子安可留。郎自别日言,无令生远愁。旅雁忽叫月,断猿啼寒秋。此夕梦君梦,君在百城楼。寄泪无因波,寄恨无因輈。愿为驭者手,与郎回马头。”(《孟东野诗集》卷一)此诗篇幅较长,诗意回环有致,结构开合自如。前四句述写思妇的内心变化,送别郎君时看到路在江边消失,思妇本想无路可走应该返回了,因此内心欢喜。可是江上又可以通行船只,又由喜转忧。紧接四句是女子的话别之语,言谈之中充满了无奈,再下四句由写景转入抒情,“梦君梦”构思很奇特,这位多情的女子在别后的夜晚与郎君做着同样的梦,梦同而郎君已在千里之外,形成一种反差,写出了女子对郎君的魂牵梦绕之情,令人动容。宋词人晏几道《鹧鸪天》中的“别后,忆相逢,几回梦魂与君同。”(《小山词》)明显借鉴了这种表达方式。最后四句思妇在百般无奈的心情下想象自身变作驾车者之手,亲自为郎君调转马头,希望他回到自己身边。这两首诗都想象奇特,而又不荒诞离奇,构思新颖而又寓于常情常理的特点。

其次,孟郊所写爱情题材的诗歌篇幅一般都不长,不讲究叙事和铺陈,也不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而非常重视主观抒情,重视对人的心理活动及感情世界的开掘。如《结爱》:“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一度欲离别,千回结衣襟。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始知结衣裳,不如结心肠。坐结行亦结,结尽百年月。”(《孟东野诗集》卷一)写离别之时,男女双方将衣襟挽结在一起,以此表达永不变心之意,此诗基本上没有外在的人物形象的描写,一些动作描写也与内心情感紧密相关,而且画龙点睛地加入了议论的成分,使所要表达的感情更深入一层。《古怨别》:“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孟东野诗集》卷二)写情人在秋天离别,更添愁绪,二人含情相向,仿佛有千言万语要叮嘱对方,但离别深重的悲伤只把千言万语化为哽咽。可是,正是这无语之时,情感力量才更为强大,更加感人肺腑。最后一句设想别后相思,把感情寄托于明月之中。这首诗篇幅虽然不长,但却能把离别与相思之情刻画得十分深厚绵远,不愧是大家手笔。

再次,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也使孟郊所写爱情题材的诗歌增色不少,比如《去妇》诗中孟郊写道:“君心匣中镜,一破不复全。妾心藕中丝,虽断犹牵连。”(《孟东野诗集》卷三)以匣中镜比喻负心男子之心,一旦心意改变就不会留恋以前的幸福;以藕中丝比喻多情女子之心,依然对负心之人念念不忘。既用比喻使两者的内心情感形象化、具体化,又用对比手法突出女子的痴情,因此极富艺术魅力。《烈女操》:“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波澜誓不起,妾心井中水。”(《孟东野诗集》卷一)以梧桐、鸳鸯托物起兴,象征永恒坚贞的爱情,又以井中之水比喻女子内心的坚贞。这些比喻运用的很恰当,不做外在描写,只着意于刻画人的情态及内在心理。比体与喻体在精神上一脉相通,确实达到了神似的境界。再如《临池曲》:“池中春蒲叶如带,紫菱成角莲子大。罗裙蝉鬓倚迎风,双双伯劳飞向东。”(《孟东野诗集》卷一)用民歌惯用的象征及谐音手法如“莲”与“怜”等,写得缠绵摇曳,清丽无比。类似的手法还有很多,这些修辞手法一经孟郊运用,往往能达到平中见奇的效果,而且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体验是非常丰富而深刻的。

最后,孟郊诗歌的语言大多瘦硬奇峭,拗折不平,刻意炼字造句。在这些爱情题材诗歌中,可以说他依然刻意苦吟、精心营构,力避平庸浅易。但这毕竟是一类特殊题材的诗,不应该有太多的幽僻冷涩与险怪。孟郊注意到了这一点,这些诗歌的语言大多明白自然、通俗平淡,却又淡而有味、含蓄隽永。如《古意》:“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孟东野诗集》卷一)全诗用语极为平淡,没有任何华丽的色彩,作者似乎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水墨氤氲的写意画。而所传达出的情感令人动容,有情人偏偏天隔一方,只能承受漫长的等待和思念。再如《望夫石》:“望夫石,夫不来兮江水碧。行人悠悠朝与暮,千年万年色如故。”(《孟东野诗集》卷二)与盛唐诗人李白所写同题诗相比就可看出端倪。其诗如下:“仿佛古容仪,含愁带曙辉。露如今日泪,苔似昔年衣。有恨同湘女,无言类楚妃。寂然芳霭内,犹若待夫归。”(《李太白诗集》卷二十五)可见孟诗更为简古,色调也比较清冷,所突出的是一种千万年不变的坚持与忧伤。还有一个特例,那就是《看花五首》,其诗如下:“家家有芍药,不妨至温柔。温柔一同女,红笑笑不休。月娥双双下,楚艳枝枝浮。洞里逢仙人,绰约青宵游。/芍药谁为婿,人人不敢来。唯应待诗老,日日殷勤开。玉立无气力,春凝且徘徊。将何谢青春,痛饮一百杯……”(《孟东野诗集》卷五)此五首诗所写很像是一次婚外恋情的经历,以芍药比喻美人,除最后一首外,语言均绮丽烂漫,姿态横生,一反常态而多作欢快语。

可见孟郊所写爱情题材的诗歌构思上依然注重生新奇巧,力避平庸,讲究主观抒情和修辞炼句,总体趋向自然醇厚,不像其他类型诗歌那样斗奇争险,力逞诗才,而是传情达意即可。孟郊是一位很有个性的诗人,他的诗包括爱情诗也是卓荦不群,很有特点,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对宋代及宋以后的诗人有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孟郊:《孟东野诗集》,华忱之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2.毕宝魁:《韩孟诗派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肖占鹏:《韩孟诗派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

4.陈文华:《唐诗史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9月。

5.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校正》,周本淳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6.王运熙:《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马承五:《中唐苦吟诗人综论》,《文学遗产》,1988年第2期。

张丹,河北石家庄经济学院人事处教师。

猜你喜欢
孟郊诗集题材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游子吟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截句选
孟郊的“得意”与“失意”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池莉出版首部诗集《池莉诗集·69》
君儿的诗
诗人出书
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