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事故”当“故事”

2009-08-29 09:12
金融博览 2009年7期
关键词:教训通报兄弟

李 彪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事:当外地或别的单位出了事故时,一些兄弟单位或同行总是把事故当故事听,当故事讲,热衷于一时的传播议论,却不知道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鉴。结果是,今天他把别人的事故当故事,明天别人把他的事故当故事,事故接二连三,屡禁不止。

近年来,一些金融部门,在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发生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各类事故。出了事故,无论是作为当事单位,还是同行兄弟单位,都应该认真分析事故原因,总结教训,看看类似的问题在本单位、本部门有无滋生的苗头,怎样将问题扼杀在萌芽中,从而使大家引以为戒,杜绝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单位在通报事故时,不应该仅仅通报发生事故的过程、细节和责任追究,更应该具体、深刻地分析事故的原因和教训,排查产生事故发生的风险点,逐条对照分析,找出问题症结所在,从而对症下药,在工作中加以整改。

把事故当故事说的行为,其实是对企业风险文化建设、尽责文化建设不负责任的表现,既不利于团结,也不利于金融安全运行。例如辖内某行最近组织了一次突击检查工作,发现检查出的很多问题都是“老面孔”,有的甚至早就被列入了严禁范围内。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单位的负责人长期把事故当故事来听,抱着侥幸心理,明知本单位存在安全隐患,就是不下决心治理,改进自己单位的工作,结果问题依旧。

作为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负责人,面对别人已经发生的事故,要把事故当教训、当警钟。努力做到“三不三常”,即对兄弟单位发生的各种安全、质量事故不传言、不笑话、不幸灾乐祸,常想为官之责、常谋富行之策、常办利行之事。其实,好的管理者,善于把他人的事故当“反面教材”、当“清醒剂”,别人“吃一堑”,自己“长一智”,从别人的事故中找本单位存在的问题,排查事故隐患,认真整改,做到未“亡羊”,先“补牢”, 提前做好预防措施,有效避免类似事故在本单位发生。(作者单位:农业银行镇江市分行京江支行)

猜你喜欢
教训通报兄弟
WTO/TBT 通报
WTO/TBT 通报
WTO/TBT 通报
WTO/TBT 通报
经济学家还需汲取的教训
教训
教训
跟你做兄弟是会上瘾的
恶搞版《奔跑吧兄弟》
《奔跑吧兄弟》搞笑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