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的撒手锏尽管使出来吧,我们不怕。
这里的“撒手锏”是什么意思呢?“锏”是古代打斗时用的兵器,形状像鞭,有四个棱,没有刃。本来是拿在手里打斗的,如果突然扔出去,会大大出乎对方意料,因而这种办法往往能让偷袭者取胜。所以,人们便用“撒手锏”来比喻关键时刻克敌制胜的绝招。当然,有人非要写作“杀手锏”我们也不能说写错了,因为词典上有这个词。
“撒手锏”和“杀手锏”,读音差不多(撒读“sā”,杀读“shā”),从表面上看意思似乎也差不多。但如果认真研究一下,你会发现,两个词在使用上有区别。
“杀手”是指刺客,是执行暗杀活动的人,一般是以个人或少数人的形式来行动。杀手的行动特征是隐秘,是在暗中突然刺杀目标对象。杀手可以是为了政治目的而去进行暗杀,也常常以金钱为目的进行暗杀,因此“杀手”是一种不光彩的形象,为大众所痛恨。
按照词典里所说,“撒手锏”是军队双方在战场上进行厮杀,当主要作战兵器无法取胜甚至于被打掉,在相持不下或被敌将追杀面临险境时,一方抽出锏来,突然回身给敌将以致命一击,瞬间扭转局面,取得胜利。在这样的一击中,“撒手锏”既要强调技术含量高,作战威力强;更要强调出其不意,在最关键的时候使用,达到“一招制敌”的功效。
【本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