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成
队伍好长,多数人都翘望着捐款台,即便没有挨到自己去捐款,也要看看捐款的人是什么样子的。
站在我前面的是一对母女,母亲是个中年人,女儿有十二三岁的样子,母亲一直牵着女儿的手,女儿仰起脸冲着母亲。母亲在督促她背唐诗。她背得很快,声音小得几乎听不出来,只不过有时让母亲稍加提醒。女孩长得很美丽,神情专注,看不出嘤嘤嗡嗡的外界环境对她有丝毫的影响。我惊叹女孩的抗干扰力,侧了侧身才看到,女孩原来是个盲人。
捐款台上的“设施”很简陋,一张桌子,桌上有一个用红纸包裹了的募捐箱。纸上有字:“向患地中海贫血症的儿童献爱心”。轮到我前面的母女去捐款了,是母亲拿着钱放进去的,转身时,女儿不干了,轻声地问:“妈妈,你不是答应让我来捐的吗?”守在募捐箱旁的一个女学生模样的主持人似乎也被这漂亮的女孩吸引住了,她拉过女孩子的手,逗她:“小妹妹,妈妈给患病的哥哥姐姐捐款了,你捐什么呀?”
小姑娘的脸红了,她茫然而徒劳地四顾,又在自己的衣服口袋里掏着,可什么也没掏出来。这时逗她的女主持人才看清了小姑娘的眼睛是看不见的,这次轮到她脸红了,一下子红得像绸布似的,她尴尬地把小姑娘的手递回到她母亲的手中。
那母亲却笑了,她把女儿的脸捧在手里,轻轻地扭向募捐箱一边,说:“洋洋,你笑一笑,笑一笑,妈妈让你来就是让你捐个发自内心的微笑给患病的哥哥姐姐们。”
女孩真的立刻就笑了,其实女孩的泪水就在那茫然的大眼睛里转着呢,所以她那笑也就显得别扭了一点,别扭得让站在一旁的我心中涌上一股说不出的感动。
母女俩已经朝前走,我往捐款箱里放钞票时,目光还追随着母女俩,那漂亮的女孩又回头了,一次,两次,三次,每一次都露出一个真诚的微笑。我数得一清二楚,她一共“捐”了六个天使般的灿烂笑容。我想好多人都看到了她的笑,我相信患地中海贫血症的儿童们也看见了,一个盲人女孩捐给他们的一个比一个生动鲜活、一个比一个充满生机的笑容。
(选自《雨露》)
W博士品读
捐献是爱心的体现,其形式不一定必须是实物,如文中盲人小姑娘献爱心、捐“微笑”,她的纯洁心灵不仅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而且也一定会打动患地中海贫血症儿童的心。
【梅琳/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