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

2009-08-27 06:01王孔文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09年44期
关键词:刘大爷豆腐温度

王孔文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阅读“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李桂林、陆建芬的颁奖词,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黑体字注音。

(2分)

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xuán)_____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

2.用成语代替文中黑体字部分,使语言更为精练。(2分)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讲话中指出:“领导干部作风问题不解决好,科学发展观就很难落到实处。那种死守老一套,不求革新(A)、不思进取的做法,那种好大喜功、脱离实际的做法,都是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目标互相抵触,不相投合(B)的做法。”

A.__________B.__________

3.以下是小明同学参加学校“知荣辱,学做人”征文比赛作文中的一段话,其中有一处语病,请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并改正。(2分)

我们可以从“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入手,从思想上理解,从习惯上实践,从行为上培养,天长日久,相信一定会对我们每个人的为人处事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一个具有正确荣辱观的人,一定会是一个高尚的人,由无数个高尚的人组成的社会,一定会是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下列这则新闻加上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2个字)(2分)

审计署6月19日发布公告称,审计署于2005年9月至2009年3月,组织对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北京奥组委)的财务收支情况和奥运场馆建设情况进行了全程跟踪审计。奥运会收入达205亿元,支出为193.43亿元,收支结余将超过10亿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浒传》中塑造了众多英雄好汉形象,诸如晁盖、宋江、武松、李逵、杨志、林冲、阮氏三兄弟等。请根据自己阅读积累的知识,再写出来两个英雄好汉的姓名,并简要概括这些英雄好汉在性格方面的共同点。(3分)

英雄好汉姓名:________________

梁山众英雄好汉性格方面的共同点: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性学习。(8分)

有些新闻图片,可能是一个人,可能是一件事,蓦然被定格的那一瞬间,常常让人感动不已。

第一棒火炬手:吉吉

吉吉,著名登山家仁那的妻子。这对英雄夫妻在1999年同时登顶珠峰,成为中国第一对携手登上珠峰的伉俪。仁那生前已登顶13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2005年遇难后,吉吉为了完成丈夫的遗愿,在2007年随西藏攀登世界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探险队成功登顶迦舒布鲁姆一峰,成为国内首位在国外登顶8000米高峰的女性。作为西藏女子登山队队长,吉吉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采集圣火的登山火炬手,于2008年5月8日终于为丈夫实现了夙愿。

(1)你从这幅新闻图片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吉吉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了这幅图片,你一定感受颇深,请用一句话写出你的感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这幅图片和说明性文字,为本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一个主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默写填空。(8分)

(1)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2)锦江春色来天地,______________。(杜甫《登楼》)

(3)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关雎》)

(5)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辛弃疾在《破阵子》一词中,表达其建功立业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人们常把愁怨比做连绵不断的江水,比做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创意出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词句,物化了自己内心的哀愁。

(8)“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请默写出两句体现游子怀恋故土、思念家乡的古诗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19分)

(一)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完成8-9题。

(3分)

渔家傲 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8.词的上片写景,一个“_____”字统领了所有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风景与中原地区的不同。(1分)

9.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10-13题。

(16分)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胜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侯、司马。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众乃皆伏。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

10.解释下列黑体字的含义。(3分)

(1)被坚执锐()

(2)刑其长吏()

(3)桓楚亡在泽中()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甲][乙]两段文字,都选自司马迁的《史记》,[甲]文重点叙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重点叙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3.[甲][乙]两段文字讲述了两次反秦起义,请根据文章的内容,谈谈三位起义领导者(陈涉、项梁、项籍)各自的性格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转第3版)

(上接第2版)

三、现代文阅读(共4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8题。(15分)

盲人应该如何买剪刀

李愚

《逻辑学》课上,教授给学生出了道题:“一位聋哑人到五金商店买钉子,先用左手做持钉状,然后右手做锤打状。售货员先递过锤子,聋哑人摇了摇头,指了指做钉子状的两个手指;售货员明白了,他是要钉子。这时候,又来了一位盲人顾客……请想象一下,盲人该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买到一把剪刀?”“伸出食指和中指模仿剪刀。”一位学生回答。教授笑着摇摇头:“盲人开口说一声就行了。”

这是发生在法国部队里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年轻的团长为了熟悉部队,经常到基层视察。很多基层部队就用大炮射击表演的方式来欢迎团长。看得多了,团长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次他总发现有一名士兵一动不动地、自始至终地站在大炮旁边。团长不是炮兵出身,就问部下其中的缘由。部下回答说教科书上历来都是这么规定的。团长带着这个不满意的答案,回去后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终于解开了这个谜团:从前,大炮都用马车拉着前进,到了战场上,大炮完成了一次射击,后坐力会令大炮的位置发生改变,这名士兵的作用就是要向前拉一下马的缰绳,使大炮重新复位,以免影响射击的准确度。现在,大炮完全改成了机械化操作,已经不需要士兵站在一边了。可是,由于教科书长久以来没及时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做出相应的修改,结果就出现了一名士兵站在大炮边的滑稽现象。

不论是在科学研究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自身的许多从众行为和习以为常之举,往往就是阻碍人们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的根源。我们总习惯用一种常规固定的方式思考问题,长年累月地按照一种既定的模式工作生活,如此一旦形成了思维定势,就会很自然地顺着定势的思维思考问题,不愿转个方向,也不会换个角度,所以不会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而一旦走出了定势的思维,面前很可能就会展现出一片新的天地。

(选自《解放军报》)

14.文中所写的学生回答不出盲人如何买剪刀;大炮已改成了机械化操作,但一名士兵仍站在大炮边,其原因何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为什么说“不论是在科学研究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自身的许多从众行为和习以为常之举,往往就是阻碍人们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的根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对于文题“盲人应该如何买剪刀”,你是如何理解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本文有叙有议,叙议结合,试说说叙与议的关系。(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本文后,你认为在我们的学习中应怎样走出思维定势的模式,提高学习成绩?(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3题。(13分)

风·湿度·感觉温度

霍雨佳

所谓冷、热,实际上是人们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的一种感觉,气象环境学家把这种人为感觉到的冷、热称之为“感觉温度”,它与实际气温有直接的关系,但决不是一回事。美国科学家亚格劳和米勒用干、湿球温度表和风的综合效应来表示感觉温度,而其中的干、湿球温度表正是用来测定空气湿度的。

风在感觉温度中的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增强人体的对流换热,二是加快空气蒸发,从而影响人体排汗的散热效率。这两点影响又由于气温高于或低于皮肤温度,而有所不同。当气温高于皮肤温度时,风的作用一方面由于对流换热而施热于人体,另一方面却增强了蒸发,提高了人体散热效率。所以在夏季,当有热风吹来时,人体感到干热的同时,也有一种清爽的感觉。反之,当冬季气温低于皮肤温度时,风的作用使对流换热加快,散热效率也提高,所以,同是零度气温,有风时人会感到很冷,无风时则不是太冷。

湿度对感觉温度的影响,主要是它决定着排汗的散热效率。在舒适温度以下时,湿度的影响不是太明显,但在气温偏高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湿度的影响越来越大。例如,当气温为26℃、空气相对湿度为90%时,人体的感觉温度就犹如气温为32℃、湿度为20%的情况一样。当湿度较大时(如夏季雷阵雨来临前),皮肤处于潮湿状态,而空气蒸发能力相对较小,散热效果很差,感觉温度自然较高。

事实上,风和湿度常常是综合影响人体的感觉温度的,如果湿度大、风速小,感觉温度就会大大高于实际气温。所以在夏季,当气温在35℃以上时,如果湿度在70%以上,风力在1级以下,就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避免中暑现象的发生。而在冬春季节,温度即使在5℃以上,但有3级以上的偏北风,外出时就必须注意保暖,以防直接引起包括感冒在内的上呼吸道疾病。

(选自《上海老年报》)

19.阅读第一自然段,用简明的语言给“感觉温度”下一个定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本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一自然段特别提到美国科学家亚格劳和米勒用干、湿球温度表和风的综合效应来表示感觉温度,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中画线句“同是零度气温,有风时人会感到很冷,无风时则不是太冷”,这是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末最后一句话用的是怎样的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4-28题。(16分)

豆腐王

云风

他姓王,人称豆腐王。做了一辈子豆腐,豆腐王人硬货也硬,每天绝不多做,只做两盘,每盘20块。天一亮,拉上一盘,高分贝喇叭一放,绕城郊一圈儿,保准半块儿不剩。起晚了你就甭想吃上热乎的豆腐。但豆腐王从不忘给刘大爷捎上那么两块——刘大爷牙不好,就爱这一口儿。这自然也成了他的习惯。

豆腐王卖豆腐从不吆喝,弄一电喇叭,也不录音,只放音乐。三九严冬,也不含糊,狗皮帽一戴,嘴里喷着热气儿,任胡子眉毛全挂着白霜。有买的,他接过小盆,操起铲子,切下两块,送到盆沿儿,铲子一抽,冒着热气的豆腐就在小盆里了。乡里乡亲,豆也换,钱也卖,账也赊,多一点,少一点,他从不计较。赶上刘大爷出来了,爷俩常唠上几句,寒天冷地的,热气儿直喷。

在那疙瘩,说是谁家死了人,就是白事,得吃豆腐。不管哪家他都给整,可偏不给二流子。二流子游手好闲,在城里鬼混,叫人家一顿狠揍,回家不久就断了气儿。豆腐王“呸”地吐了口唾沫,破口大骂:“败类玩意儿,死有余辜。”说什么就是没给他整,害得人家跑了大老远到别处去买。

可刘大爷死的时候,豆腐王一身大孝,亲自做了一桌豆腐席。他记得刘大爷临终前,颤颤巍巍地握着自己的手,断断续续嘱托了一大堆的话,之后泪流满面,痛不欲生。他自己也一脸的阴沉,可最后还是点了点头。豆腐王把刘大爷留下的钱,全捐给了小学。大家都知道,今年的一场大雨把学校冲垮了,孩子们还在草棚里坐着小木凳读书呢。豆腐王寻思着,怎么也不能耽误了孩子,捐了钱,也算帮刘大爷做了件好事,虽然那钱还有那么点“说法”。

豆腐王两口子没有孩子。刘大爷死的那年,豆腐王收养了一个孤儿,做了自己的干儿子。20年后,这小子心灵手巧,豆腐做得花样繁多,更胜豆腐王当年,人称小豆腐王。豆腐王常对儿子说,这做人呢,就要像做豆腐一样,干净清白,掺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黑白不分,不然就会被世人耻笑,唾弃一生。小豆腐王频频点头。

在豆腐王的悉心教导之下,天资聪颖的小豆腐王很快承其衣钵,高度发扬“豆腐传统”。于是他的豆腐就如同他的人品,远近闻名,家喻户晓。好人品自然不愁好媳妇儿,豆腐王左挑右选,百里挑一,娶了一个儿子愿意、老人喜欢的俏媳妇儿,不久又生了个大胖孙子,一家人和和睦睦,其乐融融。豆腐王这才缓缓舒了口气儿——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因为在他的心里始终装着刘大爷的临终嘱托,生怕有一点闪失。刘大爷说:“二流子是我的儿子,他的孩子就全靠你了……”

豆腐王寿终78岁。走时无疾无苦,神态安详,了无牵挂。对着不是生父却胜似生父的父亲,小豆腐王哭得稀里哗啦,悲痛欲绝。他含泪挥舞工具,连夜做豆腐整整8盘,围其左右。凡是来吊丧者,皆以两块相送,以报平安。于是,那朦胧缥渺的白雾就在豆腐王的身体上袅袅上升,宛若洁白无瑕的灵魂,离开躯体,向天堂缓缓而去。

从此,人们就称小豆腐王为豆腐王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

24.小说为什么要以“豆腐王”为题?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阅读全文,概括豆腐王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文章成功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试回答,文中哪些内容间形成了对比?试简要举出两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这篇小说故事生动,情节曲折,催人泪下。请就故事情节写一段赏析性文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如何理解文末画线句的含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9.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作为一名初中生,你已经有了不少生活经历。这些经历启发着你思考过去,认识现在,唤起了你心中许许多多善良而美好的愿望:你想让自己更成熟;你想让家庭更和睦;你想让人与人之间更真诚;你想让天空更湛蓝;你想让江河更洁净……

请以“我想让_____更_____”为题,写一篇以记叙为主的文章,叙述自己的某一经历,并加以议论、抒情。题目要补充完整,不少于600字。

猜你喜欢
刘大爷豆腐温度
豆腐
一张票的温度
学做豆腐
停留在心的温度
二十五,打豆腐
拌豆腐三春不忘
我不接待
测个温度再盖被
一只叫大花的狗
用26℃的温度孵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