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亚玲
103岁的唐金秀老人,与已80岁的儿子及六孙子一同居住在位于都匀市三小旁一栋石墙青瓦的老房子里,屋内并不宽敞,白天都需要开灯。微暗的灯光下,我们看到屋里的一切都收拾得干干净净,连屋内有些年月的老器物上也看不到一丁点灰尘。老人不断地让孙儿给我们递糖果和红提,采访还没开始,老人未改的乡音先给我们透露出了她外乡人的身份。
逃难途中痛失丈夫
唐金秀出生在湖南祁东县一户农家,家境贫寒的她,自幼便成为父母的好帮手,上山下地无一不能。为更好地帮助父母照顾家庭,她一直待字闺中,直到23岁才出嫁。夫家也是农民家庭,只是农闲时还兼顾经营一份打布壳的家传手艺。心灵手巧的唐金秀很快就学会了这门家传手艺,与丈夫过起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儿子出生后,更给他们这个家庭增添了许多乐趣和希望。
随着日军不断南下深入中国腹地,战火慢慢延伸,为保住性命大家纷纷外逃,唐金秀夫妇也带上不满七岁的儿子加入逃难的队伍。夫妻二人一路打布壳买布壳跟随人潮逃往贵州,但还没有进入贵州境内丈夫就遭土匪杀害。唐金秀强忍着悲痛,草草埋葬完丈夫,便带着儿子继续逃难的路程。她一人打布壳维持母子二人在路途中的花销,每到一个地方就停留一段时日,等打布壳攒下的钱够下一段路程的开销后才又上路。就这样一路走走停停,逃难的路途一走就是十几年,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栖身之地。
进入工厂当女工
直到1949年末,他们母子二人来到了都匀城。虽然是百废待兴,但新中国成立的那种浓浓的欢愉充满这里的空气中,让人感受到了新生的喜悦。这对饱受战乱之苦的母子决定留在这座美丽安静的小城开始新生活。
战火的平息,让百姓们看到了生活的新希望,人们都摩拳擦掌,仿佛要把荒废多年的技能和蓄积多年的力量统统释放出来。漂泊了十几年的唐金秀此时也按奈不住心中的热血,1950年,她终于凭借着一手让人称道的打布壳手艺进入织布厂,成为一名织布女工。她特别珍惜这份工作,在织布厂工作期间,她刻苦钻研传统织布工艺与机器化生产工艺的区别,在技术改进上提出很多好建议,成为工厂的技术能手,多次得到表彰。
好管家的幸福晚年
1956年,儿子媳妇的第五个孩子出生,看着他们工作忙,孩子又多,心痛孩子的唐金秀便悄悄辞掉厂里的工作,在家里看管孙子。儿子和媳妇每月都把工资如数交给她,由她来安排全家人的生活。后来又有三个孙子相继出世,仅仅依靠儿子媳妇两人微薄的工资来维持一家11口人的生活很困难。老人回忆说,那时孙子们常被饿得哇哇大哭,追着奶奶要吃的,而家里又找不出一点粮食,她只能心疼的偷偷掉眼泪。为了让孙子们吃饱饭,她又开始跟邻里们接点打布壳的活儿,每次换到钱后她总会想办法给孙子们弄点好吃的。就这样一直做到孙子们相继成年。
现在儿孙们还是把老太太当做一家之主,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她都会一一过问,看看儿孙们是否安排妥当。孙子们每聚在一起去看望老人时都会玩笑地说:“奶奶是我们家的好管家婆啊,虽然小时候管我们很严厉,还会被打屁股,但没有奶奶的严厉也没有我们的今天!”
采访中,老人一直带着那种让人心里暖暖的慈祥笑容,说起过去的艰辛,也显得那么的淡然和平静。聊天的间隙,老人不时让六孙子给我们抓一把糖果、瓜子,一个劲催促我们多吃。看着眼前配合默契的祖孙俩,不难想象,老人一定很享受这段儿孙绕膝的幸福晚年。
寿星档案
姓 名 唐金秀
性 别 女
民 族 汉
生 日 1906年12月30日
都匀市西城巷27号附1号
文化程度 文盲
职 业 家庭妇女
病 史 每年发作一两次肌肉疼痛,自行缓解
无
早上8点左右起床,晚上9点睡觉;一日三餐规律,喜食馄饨、米粉等软食;每天看电视
脾 气 直率、爽朗
喜爱活动 看电视、和六孙子聊天、打扮自己
长寿秘诀 知足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