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传说中,黄帝命属下“做弓矢”,而实际上中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石箭头确定为距今28130±1330年前,发现于山西朔县峙峪村,时间早于黄帝所处的农业文明时期。很显然,人类是先学会狩猎,然后发展的农业。这枚箭头在世界上,如果不是最早的,也是最早的之一(考古界大体认定非洲发明弓箭的时间是2~3万年前,而欧洲是1.8万年前),就考古的实物来讲,中国黄河流域可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弓箭的地区。中国古代神话里还有“羿射九日”的传说,故事的主人公羿被贬到人间,成了东夷族的首领,历史上武力强横的东夷族其首领也叫后羿,在这个人身上传说与历史的界限已经模糊了。东夷族活动范围是今山东、苏北一带,与中原农耕民族多有接触,古史中讲到有一位夏王“杼”专门为了应付东方民族的箭矢而发明了“甲”。虽然古史书并不代表真实,但是以渔猎为生的东夷族善于射箭,却是历史上的事实,而且似乎给当时的中原部族留下了足够深刻的印象。
讲到东夷族,不妨也对中国的北方民族做一个说明。东夷与后世所谓北狄在地域上相连接,在文化上也有交流。东夷较早融八中原农耕文化,而以游牧为业的北狄,则发展成了后世中国历史上诸多的北方少数民族。到东周末年战国时期,北方诸族融合统一成匈奴和东胡两大部族,再加上辽宁、吉林一带的肃慎族,至此,让历代中原王朝头疼不已的北方民族已经全数登场。匈奴活跃漠北500年,威胁秦汉两朝。匈奴没落后,继之以起的突厥是匈奴在文化和血缘上的直接继承者。而契丹大辽以及威震东西的蒙古元朝都属于东胡系统,还有肃慎直系后裔的女真金和满清,都曾在中国的历史上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王朝。几乎所有汉族史书中描述这些民族时,都会有这样的评语:“善骑射”、“娴弓马”,以他们为代表的北方诸民族以骑兵之威、弓箭之利争夺天下,让一朝朝一代代的中原王朝疲惫不堪,也为中华民族加入了强悍的血液。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作为兵器的戈消亡了,戟消亡了,剑也一度没落,矛和刀也不断改变着形制适应着战争的发展,而中国的传统弓弩却是一直长盛不衰。
弩是弓的近亲,虽然在我国“弓弩”并称,但在其他国家的情况却未必如此。弓是冷兵器时代世界上众多国家民族都有的,弩却是一家独大,中国差不多是世界上唯一个将弩这种兵器发展到极致的国家。中国的弩起源于何时?三国谯周说“黄帝作弩”,这显然是托古:《吴越春秋》说“弩源于弓,弓生于弹”,就道明了弩、弓、弹(弹弓)三者之间的渊源关系,这是比较科学的说法。弩是横弓着臂,弩臂后部装有挂弦、发射、瞄准的装置——弩机。最新的记录表明,中国最早的弩残件出土于山东青州,那件石弩被判定为3000多年前的作品。中国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大量装备部队,秦汉时已经成为了王朝军队中装备数量最大的武器,东汉末年出现了一些大型弩,经过唐代进一步发展,在宋朝达到辉煌灿烂的顶峰,此后逐渐没落。
现在的史学者研究中国古代弓弩有两个关键点是必然提及的:周代《考工记》和孔子“六艺”说。《考工记》中“弓人”和“矢人”两部分详细记载了当时弓和箭的制造工艺,两千多年中,弓箭匠人一直奉之为皋规。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成都“长兴”弓铺和现在中国硕果仅存的“聚元号”弓铺,按传统工艺制造弓箭,除了一些称呼上的不同,他们的具体制造工艺仍不脱《考工记》的规矩。孔子作为儒家鼻祖,他的学说对中国文化影响非常之大,他提出君子“六艺”作为必修技艺,其中一项是射,“孔子复周礼”,而周代以能射者为尊,“射”甚至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为“贤”的标准。此时的射在军事意义之外还是一种礼仪,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在《礼》中对射礼做了详细的规定。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中国的士人们都以射箭为摆设的,在民风尚武的唐朝,有一位进士薛公达曾经在凤翔军中做幕僚。一次军中比射,当时箭靶有一百数十尺远,军人都没射中,而这位读书人“射三发,连三中,的坏不可复射”,靶子都射坏了。他死后,韩愈把这件事写进他的墓志铭中,引为一生豪事。
我们说到蒙古弓或者清弓等中国传统的弓,一般都会描述它为“双曲反弯复合弓”,这就涉及到对各种各样的弓的分类。
弓按弓体材料分有单体弓和复合弓。单体弓就是只用单一材料制作成弓体,人类最早的弓都是单体弓。复合弓的弓体则由许多种材料构成,成熟形式的复合弓大多是由竹/木、动物肌腱、角/骨制作。大约在商朝,中国的弓就进入了复合弓的时代。在工艺发展的过程中,单体弓并非直接发展为成熟的复合弓,最开始的作法是将几种力学特性不同的竹木材料贴合到一起,用以改善弓体的性能,英国学者Pitt-Rivers将这类弓称之为加强弓或者更为形象的叠片弓。日本传统弓就是典型的加强弓,可以由二、三、四或者五根木料叠合加强成弓体,最甚者,现在日本弓道馆常见的弓胎弓可以由八、九根木条加强而成。
欧洲最著名的单兵用弓非英国长弓莫属,这是标准的单体弓,以紫杉木、榆木等坚硬木材弯成弓体。十三至十六世纪是英国长弓创造赫赫战功的黄金时期,直到最终被火绳枪取代。中国的传统弓是复合弓,与西方人较为熟悉的蒙古弓是一脉相承的,就是《考工记》中记载的弓。这种弓以木或竹为弓胎,内面贴角片以承受弯弓时的压力,外面贴兽筋以承受拉力,不同材料以动物胶固粘在一起,大大改善了弓胎的力学特性,可以称作是最早的“复合材料”。由于弓体上贴有动物角片,所以也可统称之为“角弓”,古典文学作品中常常提及,后世宿儒对弓不甚了解,将其解释为以角装饰的弓,这是错误的。由于使用了动物角和筋改善承力,复合弓以不大的弓体长度可以提供给箭矢以更多的能量、拉弓更省力,并且较小的尺寸也便于骑在马上射击。
所谓“反弯弓”,是指弓体在不上弦时处于松弛状态,其弯曲方向与上弦的时候相反,有部分或者全部的弓体是往前弯的。这说明弓体的弹性比较好,大多数复合弓都是反弯弓,由于贴加了动物角筋,能够做更大程度的弯曲。一般而言,对于比较软的弓体先将其弯曲绷紧到一定的程度才参与搭箭射击,有利于提高弓体材料的利用效率。既然有“反弯弓”,对应的也就有松弦时不向前方弯曲的弓,一般来说这种大都是单体弓。典型的复合反弯弓在上弦之后会呈现两个优美的弧曲,整个弓体呈“M”型或者“W”型,所以又叫“双曲”,与最普通的“单曲”相对应。
描述弓的性能的最基本一项指标就是弓的拉力,弓拉满的时候拉弓弦的力量大小就是整张弓的拉力。现在国际上体育比赛所用的弓拉力一般在40磅上下,以奥运会为例,女子用弓20~40磅,男子用30~50磅。50磅的重量大约是23公斤,好像并不大,实际上对于没有经过训练的新手来说,拉开50磅的弓
远比提起23公斤的重物要吃力的多。而经过长期训练的专业射手其拉弓力有时,可以达到惊人的程度,按史书记载,极少数古代战将甚至可以拉开400磅左右的战弓。记载中这些善射的古人都具有胸宽背阔“猿臂”善射的身材,这是有原因的,拉弓主要使用胸部和背部的肌肉群,而猿臂是指双臂修长、柔韧性好。英国思想家培根说练习射箭可以使人心胸开阔,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不无道理,经常性大幅度的扩胸运动,加上瞄准时的凝神静气、克虑杂念,确实对人的身心健康都有好处。
一般来说,最基本的单体弓其拉弦力是随拉弓距离线性增大的,但是对于亚洲传统的复合弓,射手会感觉到弓的拉力并不是均匀增大的,按制弓师傅的说法大约在拉弓到一半的时候最吃力,拉满的时候反而略轻松,现代的科学实验部分证实了这种说法。
美国学者PauI-Klopsteg对四种弓做过对比实测,并给出拉力与张弦关系的曲线。第一种,短而直的单木弓受力“僵硬”,拉弓费力较大而射出的箭无力,在中国有些西南方少数民族自制的弩弓可以看作是这种弓的比较贴合的例子。第二种,6英尺长的长单木弓(英国长弓的形制与尺寸,约1,8米)拉力随张弦距离均匀增加,弓张满时拉力最大。第三种弓是安装了硬质弓(弓肖)的单木弓,弓弦不是像英国长弓那样直接挂在弓胎木臂两端,而是像复合弓那样挂在弓(弓肖)上,弓(弓肖)一般采用更为坚硬的材料制作,较少参与弯曲,能够改善张弓过程中的受力,拉弓开始时较硬,到了末期反而比较轻松。
这种弓的实例,笔者浅陋,只在电影《魔戒》见到精灵王子有一张弓接近这种形制。另外,古印度的弓其弓(弓肖)就特别长,甚至能占到全长的一半,但它是复合弓。实测的第四种弓就是传统的亚洲复合弓,其受力变化最为明显,开弓过半程之后,虽然静拉力还在缓慢增大,但是张弦距离却在迅速增加,给射手的感觉就是越拉越轻松。
由上可见,相比于欧式单木弓,亚张满弓拉力相同的情况下,复合弓拉弓过程中储存的机械能最多,射出的箭矢速度最快,“劲”最大。反过来讲,要射出同样威力的箭,复合弓可以做的更小。因此东亚和中亚的游牧民族无一例外都选择复合弓,就是为了便于马上使用。而欧式单木弓很少用于骑射,这跟欧洲历来的战争传统有关。当然世界上也有一个特例,就是日本,战国时常见有武将骑在马上用长近两米的“巨弓”向敌人射击,而且骑马射箭还是武士的基本训练科目。不过日本的传统弓上下并不对称,射手手握在弓的中部以下最远可到三分之一处,弓体以握弓处为分界,上弱下强。如果弓的上部做成与下部刚度相同,其长度将处于合用的限度。
应该讲,弓箭作为一种武器,它的使用和发展是与一个民族的文化、生产力水平、地域环境以及对外的交流相关联的。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使用的弓弩类型并无定数,万不可一概而论。例如,从春秋成书的《考工记》可知,当时复合弓的工艺已经成熟,性能可靠,而湖北、湖南出土的竹弓、木弓却说明,在同时代或稍晚的南方楚国却一直大量装备单体弓,可能是受南方多竹的地域条件影响,成本低、工艺简单的单体弓也能在当时的战场上占有一定地位。
再例如,通过对民国时属“南弓”流派的成都“长兴”弓铺和现在生产“北弓”的北京“聚元号”的调查,南北流派都已经是标准的复合弓,但到建国初期,中国南部和西南部和东北边远山区的部分少数民族还在使用单体弓或者叠片弓,其原因应当可归于生产力水平和文化的差异。不同的地域环境对弓弩的工艺也有明显的影响,例如同样流派的中国复合弓,北方用旱牛角,南方用水牛角,而蒙古却用山羊角,北方民族用牛筋做弦,中原却多用绢丝。
还有一个受外来文化影响的好例子,就是韩国/朝鲜传统弓箭的发展。中国汉朝和魏晋时朝鲜半岛尚未统一,《后汉书》记载高句丽“其国名为邦,弓为弧”,《三国志》说“乐浪,檀弓出其地”。中国古代以弧称呼木弓,此时可以判断其弓制还比较简略,可能为木质的单体弓或者加强弓。到了中国宋朝时,经过与外来文化的频繁交流,朝鲜弓箭发展显著,已经开始使用复合弓。《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记录下当时宋朝使者出使朝鲜时对其弓箭的看法:“弓箭之制,形状简略如弹弓”、“发矢不候引满,举身送之。虽矢去甚远,而无力”可见其弓制虽然开始走向成熟,但性能仍有不足。而到了李朝(大体与中国明清两朝相对应)时期,由于此前长期受契丹、蒙古、女真等族的威胁和影响,高丽弓弩迅速完善。明代朝鲜人写的《朝鲜史略》上有这样的记载:1377年(此时高丽刚刚摆脱了蒙古70余年的统治,国尚武)高丽恭愍王与倭寇对阵时,曾于200多步外引弓毙敌(古代计距离的“步”有单步和复步之分。中国一般计作复步,一步大约1.4~1.5米不等,但此处应该是单步才比较符合实际,也就是120~150米左右,基本属于步弓直瞄的合理范围)。
就此而论,也可以想象那时的高丽弓箭应该具备较高的实战性能,走到了其传统弓的顶峰,我们看这一时期流传下来的朝鲜族狩猎战争题材的壁画,高丽弓箭的形状已经与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角弓”无异了,其工艺一直流传到现在。可以说朝鲜历史上的传统弓具有相当浓厚的中国血统,其弓箭发展的过程有明显的外来文化的影子。
总的来讲,不同的内、外条件决定了各自弓箭的不同类型,但是,反过来武器装备不同又决定了战争的不同面貌,有时这一影响是决定性的。蒙古弓和土耳其弓,长度一般小于1.5米,便于马上骑射。中国单兵用传统复合弓,其长度上限大约是1.7米,下限为0.7~0.9米,骑弓较短,步弓较长。英国长弓一般有1.7~1.9米左右,与弓箭手齐眉。而日本弓长度超过2米者比比皆是,是特例。由于东方复合弓体积小威力大,所以其使用者很早就有条件采取骑射作为大规模使用的正规战法。
以中国为例,不论是中原汉族还是北方游牧民族,骑兵武器排第一位的都是弓箭(中国秦汉朝骑兵较多使用弩),不论是士兵使用弓弩的技艺水平、重视程度还是它的装备数量,在中国两千多年的骑兵史中都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生命力远超马刀、马稍等其他单兵武器。尽管与西方骑士甚至是东方步兵相比,由于对机动能力的追求,让东方骑兵在大多数情况下防护力处于弱势,但是弓箭的使用可以最大限度地使其免于陷入近身肉搏战,提高了骑兵的生命力,也提高了单兵的杀伤和控制范围,而且能够有效的威胁远程密集目标和中近射程内的移动目标,使军队获得了极大的战术灵活性。
与此相对应的,战斗用途相对呆板的战阵在中国长时间难以获得大的生存空间。中国有两个使用步兵战阵的高潮,细看来却都有各自的特殊情况。先秦时代,车战还没有退出战争舞台,很
长时间内作为战场上唯一的机动力量,骑兵尚未得到推广。而宋朝由于疆域上马场的丧失,长期缺乏优秀的战马,无从发展大批骑兵。但是在这两个大力发展以密集步兵为主力防御性阵法的时期,也都从未忽视弓弩的装备。战国时期各国练兵,其精兵的选择就已经以开弓弩强弱为标准。而宋朝,将弩作为一种防御兵器发挥到了极致,并藉此发展出了成熟的步兵对抗轻重骑兵的战法。
再来看西方,与东方不同,欧洲除了中世纪的十字弓(源于中国宋朝的单兵弩)之外,在很长时间里没有合适的骑兵用抛射武器。欧洲骑兵的经典战法一般是集群冲阵,以长矛和剑斧杀伤敌人,将战马和骑士束缚起来,战场上其用途在于以自身大质量高速冲撞攻击敌人。由于不能远距离杀伤敌人,只能“以身试刃”,不得不走重装甲路线,进一步加大了骑兵的成本,反过来又限制了骑兵的大量装备使用。相较于骑兵,欧洲步兵在很长时间内都采取了密集方阵的经典战术,单一方向威力巨大,战场使用笨拙无比。
从中世纪开始欧洲步兵对弓弩的重视明显加强,逐渐取代了希腊、罗马时代的投枪和飞石索。从英国长弓的出现,标志着弓箭手终于能够在战场上作为一支主导力量而存在。而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是,威力巨大的长弓作为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刺激欧洲骑兵走上了重装甲的极端。出现了成熟的骑士全身板甲,也即我们通俗讲的“铁罐头”。
至此,骑兵的防御力达到了封顶,而机动力达到了峰底。这里可以关注一下西亚和东欧及其接壤的小亚细亚地区,这一地区同时受东西方文化的影响,军事发展融合了两者共同的特色,例如拜占庭帝国拥有东西方各国常备军中号称“最重”的重骑兵一拜占庭重骑兵,而这一重骑兵兵种又装备了复合弓和投枪作为单兵武器,拜占庭帝国雄立东西方要冲上千年之久,与其武力强盛不能说没有一定的关系。
(未完待续)
相关链接:西方的传统铠甲都是以锁子甲(中国或称“罗圈甲”)为主,以铁圄串编成的锁子甲非常利于抵御刀劈剑砍,但是面对箭射枪刺则防护力不足。在长日硬箭的攒射之下,人们不得不对锁子甲进行改良,先是在局部以铁片加强,然后进一步发展出了板甲和鳞甲(也就是中国所谓的“札甲”),最终达到人一马全身装板甲的极致。中国则与西方完全不同,从一开始就是强于抵御穿刺伤害的札甲,与弓弩相伴相生,不论材质是皮、是铁、是木还是石,形式都一样。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中国军队使用的全都是各种各样的札甲,甲片由大变小,防护面积由偏到全,继续发展到南北朝,出现了早期的板甲一“明光铠”。直到唐朝,通过对西域的控制,才经由中亚接触到了西方的锁子甲,但是由于并不适用于中国的战争环境,并且自身成本、性能难以控制而没能大量使用,到明朝中后期才开始较大范围的使用锁子甲,而此时火器时代的钟声已经敲响,弓弩开始走下坡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