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文
“妈——快,快,给钱我!”我一回到家,书包一撂就对妈妈说。
“你个臭坯,又要钱干嘛?”妈妈盯着我,一脸狐疑。“我买鞋!”我面不改色。
“买鞋?你不是才买没多久吗?鞋都还很新呢。”妈妈毫无悬念地拒绝了我。
…………
真后悔,早知道就不用自己的私房钱悄悄去买就好了,这么一来,铁定又要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唠叨个没完没了,果然,请您听我讲——
谈“鞋”之爷爷篇
爷爷说:“按理说买鞋是可以的,但也不能浪费,你看,你的鞋还是很新的。想当年(我最怕爷爷这种“想当年”,又老又长)——
想当年,我们连鞋都穿不起!那是一段兵荒马乱的时光,虽然战场更多的在“北头顶”,我们潮汕地区相对是比较安全的,但是物资紧缺。这可是国家的形势。你爷爷我打小就都是“赤脚大仙”。谁不是光着脚丫子干活谋生计,找出路?后来情况稍微好一点,可又遇上了“饿劫年”,那时连吃都没有,哪还有心思想鞋。要不是共产党好,带着大家搞生产,要不是改革开放,哪有今天的生活。想当年,八几年那会儿,我们还穿草鞋呢,倒是今天,生活变好了。你们这些‘奴囝不懂那段岁月哟,不懂珍惜啊。要不是有共产党,你们啊——哼,都不知有没有呢。”
说完,爷爷的眼角又开始闪烁着微弱的光,他老人家又激动了。每一次讲到这些,爷爷的眼眶总会湿润的,每一次都讲得我不敢吱声,每一次都听他最后强调一遍“共产党好,政府好”。
爷爷刚说完,奶奶又上场了。奶奶是家里最疼我的人。
谈“鞋”之奶奶篇
奶奶说:“买就买吧,说难得现在好‘年鸡,给‘奴囝多买双鞋算啥嘛。我们那时是家里穷,买不起。想我嫁给你那天,也是头一次穿上鞋。那还是我老母亲一针一线缝出来的,那双绣花鞋‘真雅,都舍不得穿,后来也不记得放哪里了。那年月,谁有个心思去打扮,有心思想这些。现在的好日子,我们算是赶上了,理应让孩子吃点好的,穿点好的,用点好的,别让孩子也跟我们一样吃苦。现在我们不也都穿上新鞋,穿上好鞋了吗?斤斤计较,你就别再添乱了啊。”
我就是喜欢奶奶!瞧,这话说得多好啊,真是说出了我的心声。但她也激动啊,想到那段远逝的历史,奶奶也总是哽咽的。
不用猜,接下来一定是妈妈。妈妈是个急性子,她能等爷爷讲完,也能忍着性子听奶奶讲完,就是一定无法忍受
爸爸再讲完,于是她哔哩啪啦地向我发起了进攻——
谈“鞋”之妈妈篇
妈妈说:“我说你这小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经历的事比你多,吃的盐都比你吃的米还多。这不勤俭哪行?一家人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哪样不需要钱?要像你这样子大手大脚花了,吃什么?要遇上个大事,如何是好?再说了,鞋也就是那样,能穿就好,脚不冻着、不硌着就可以了。买多也是浪费,你看家里,大大小小都是你的鞋,光球鞋就有三双,这能行吗?你看我跟你爸,合起来也就四双鞋。你啊,别‘身在福中不知福,要求过分了啊。你看我脚上这双鞋,都脱线掉皮了,还不是穿得挺好的。”说完,妈妈指了指她那双在我眼里肯定是破旧不堪,认定残废等级,没个一级,也有二级的皮鞋。
妈妈刚说完,在一旁默不作声的爸爸也清了清嗓子,向我发起了最后的攻势。我正在庆幸,还好我没有哥哥姐
姐,只有一个弟弟,姑姑叔叔也不和我们一起住。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谈“鞋”之爸爸篇
爸爸说:“你爷爷奶奶妈妈都讲得有道理。既不想屈了你,也不能太浪费。你自己说吧,你有多少双鞋?”(我心里默数了一下,七八双吧)不是不让买,是买了浪费。鞋子买了不穿,放着也会坏,你说是不?你原先那双李宁球鞋,穿了几次就不穿,放到现在,估计都霉破了。再看我脚上这双,天天穿,结实耐用,虽说有磨损,可也还是好好的鞋啊。做人要节俭,该花的要花,不该花的不要花,知道吗?以前,老爸小时候,也是没鞋穿的,还是奶奶给自制小布鞋,上学才穿回力鞋。等到近些年,才能买到球鞋、买到皮鞋。以前买双鞋要托跑船的熟人到外边买回来,现在,你们的选择多了,你也买得够多了。看你的,球鞋、板鞋、钉鞋、靴子都齐了,再买就浪费了。”说完,他向我耸耸眉,递了个眼色,那包含了期待的目光。
我还能说什么呢?
其实长辈讲的道理我都懂,我也不是第一次听说他们的历史了。从没鞋穿到有鞋穿,生活的改善让他们更懂得珍惜和享受生活。这是共和国成立以来才有的事情,用爷爷的话说,“如若没有共产党,也还真不知是啥样”。“共产党好,好政府!”——爷爷奶奶如是说。爸爸妈妈也是吃过苦的,小时候也是定量粮票等的供应,哪能想买啥就买啥,我也清楚。电视上关于那些时期的介绍也不少了。爸爸也总在感叹,要不是因为政策好,他也没办法自个创业,从个体户到现在的小老板。我们家也没这条件,我更不可能买到七八双鞋。想到这些,我虽不是完全赞同,也不是很开心,但我还是放弃了买鞋的计划,“算了,等这双破了再说。”我心里想着。这时,弟弟放学也回来了,一进门就叫:“妈——妈,快,给我钱!我要跟同学去买鞋。”
(指导老师 林佩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