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健
金融危机促使会展业深度“洗牌”提早进行,会加速会展产业结构优化。
会展业,被认为是新世纪的三大朝阳产业之一。在我国,会展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会展经济的发展与一个地区或是城市产业结构、区位优势、开放和市场化程度、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服务发达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会展业已逐步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城市的国际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国会展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推动下,出现了一批知名展会、一批富有活力的展览城市,并形成了以渤海、长江、珠江为核心的三个会展经济带。
然而,当前的金融危机促使会展业深度“洗牌”提早进行,会展延期、大型会展企业亏损、小型会展企业倒闭,形势十分严峻,各地呼声不断。会展业遇到了怎样的瓶颈?各地展馆是为城市贴金,还是为会展服务?如何使会展业又好又快发展?针对这些问题,《经济》记者走访了一些品牌会展并采访了一些资深会展人。
规范市场反思再定义
21世纪以来,中国会展业迅速发展,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实现了质的飞跃,然而,透过现在我国会展经济的繁华景象,相关的问题也凸显出来。在政府主导会展经济的体制下,会展的市场化运作模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调动,难以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也不利于会展人才的培养。政府这种既是运动员,又是教练员、裁判员的形式让一些民营会展企业无所适从,因为得不到政府的有力扶持而难以发展壮大。同时,由于没有相关规范的政策和制度出台或出台的制度不完善,在会展业丰厚利润的驱使下,各种展会纷纷登场。由于办展资质、实力良莠不齐,导致会展市场一时间鱼龙混杂,一些投机者打着会展的旗号,进行灰色运作,以“打快拳”的方式,欺骗展商,获取暴利,严重扰乱了会展秩序,破坏了城市的展览信誉度。因此,会展业要发展,规范会展市场是当务之急。
作为会展行业的研究者与服务者,许多专家、学者、资深会展人为“起步晚、发展快”的中国会展业默默耕耘,付出了许多努力。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加深,这些有识之士意识到,是时候重新定义会展。
会展到底是什么?众说纷纭。组展商说:会展是特殊的商务平台。展览公司说:会展“展示别人即展示自己”。学者说:会展是智者的峰会,是理论与实践的组合,是新思想、新观念的论坛。参展商说:会展是最经济、最实惠、最有效的立体营销平台,经济学家说:会展是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新的增长点。
在笔者看来,会展在不同角度有着不同的诠释,分清会展业的主体才是重新定义会展的关键所在。到底谁才是会展业的主体呢,是主办单位?是承办单位?还是参展企业?其实都不然,会展业的主体应该是服务即双相服务——接受别人的服务同时服务于他人。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凡成功的品牌会展必包含两方面因素:一、坚持“三效”(效果、效率、效益)、“四化”(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信息化)、“五转变”(转变思维定式、运作模式、组织机制,评估做法、增长方式)的指导思想,拥有符合市场需要的专业化、科学化的会展管理方法,二、具有强大的服务团队和高品质的专业服务,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特性确立其品牌会展地位,在参展企业中营造一种服务为先的氛围,占领着会展市场的一席之地。
优化环境提升素质
伴随着会展经济的全球扩张,许多国际会展业巨头竞争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国际会展业正在出现重心转移之势。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中国市场的广大以及中国成为世界新的制造业中心的潜在发展前景,使得来自国外的专业展市场需求空间较大。随着会展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会展城市内部场馆之间、会展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明显。法制建设、品牌意识、现代化场馆建设、人才培养成为普遍共识。
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即将召开的上海世博会更为中国做大、做强会展业带来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从事商务、旅游等活动的国内外人士大量增加。奥运会期间,国家更是投入了大量资金改善交通、通讯、能源、城市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进一步加大治理环境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力度,缓解了会展场馆结构不合理,形成大中小相结合、布局合理、综合服务设施配套齐全的场馆设施新格局和水平一流、管理规范、服务优质的会展设施体系,为会展业的加快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
另一方面,与国外会展业发达城市相比较,中国会展业急需一批资金雄厚、竞争力强的大型专业会展服务公司,急需一支稳定的、高质量的专业会展人员队伍。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会展企业中高素质人才比例明显低于高新技术企业及现代服务业的比例。为此,应积极加快培养项目策划、营销和运营等核心会展管理人才以及设计布展、搭建、运输及其他配套服务等环节所需的专项人才,尤其注重培养一批既有创新和策划能力又有现代经营理念的会展中高级管理人才,积极支持在高校设立本科及硕士教育层次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形成职业培训、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教育和硕士研究生教育等不同层次的多元化会展人才培养体系。
政策引导平稳渡关
在当前形势下,为了积极响应国务院“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大力促进节假日和会展消费,促进消费升级”的政策号召,许多地方政府都从政策、资金等方面扶持当地会展业发展。其中,广州、石家庄、南宁等省会城市以及余姚、宁波、义乌等中小城市均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涉及到展览会项目补贴、展会评估、知识产权保护、税收政策改革等方面,为当地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相关专家、学者、资深会展人认为,从国家层面加大对会展业财政补贴、为组展单位和参展企业提供减税优惠政策,对发展会展业、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的形式有利于加快中国会展业的良性发展和加大会展行业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既增强办展单位的信心,鼓励办展单位扩大办展规模,提高办展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增进会展业国际交流,又符合国家产业结构升级战略,鼓励钢铁、汽车、船舶、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推出优秀会展活动。
第二,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的形式有利于增加区域会展竞争活力,招商引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市场考验,优胜劣汰,培育品牌会展,确实为企业搭建“零距离、低成本、低风险、高效率”的商贸洽谈平台。
第三,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的形式有利于减轻组展单位和参展企业的负担,鼓励其积极做好会展工作,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会展业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方面的积极作用,解决就业问题,同时也将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
毋庸质疑,会展产业拥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对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对金融风暴的消极影响,所有人都有忧虑,也需要保持谨慎,并积极地探索解决之道。在这次大动荡中,各个行业都将经历一次大洗牌,能在风暴之后存活下来的必然是那些根基深厚、体制完善、锐意创新的企业。从这个角度看,这次金融风暴会无形地加速会展产业结构优化,我们可以相信,在接下来的“暖春”中,经济、产业能更健康地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