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勇
[摘要]讨论武安方言儿化音节的变调,其中在非重叠字组中入声字儿化舒化的方向没有像它在单字调层面的舒化那样派入四声,表现出儿化韵系统独立于生成它的单字音系统的一面;重叠字组中的词根语素经过了重叠和儿化双重组合过程,出现三个语素共存于一个音节之中的情况。
[关键词]武安方言 儿化变调 重叠字组 非重叠字组
中图分类号:K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810187-01
河北省西南部的武安市,处于晋语、冀鲁官话和中原官话犬牙交错的接合过渡地带。武安方言隶属于晋语邯新片,语音特点在于声调系统。经笔者调查,该方言的声调系统特征主要有三:其一,受中古以来北方方言入声消变趋势的制约,加上特殊的方言地理位置和强力推广普通话的影响,入声正处于舒化、衰变的历史进程中,正在迅速走向消亡。其二,和其他晋语区方言一样,在入声舒化的同时,也存在着舒声促化的现象。其三,5个单字调在语流音变层面形成了一个比较复杂的连调系统,轻声的表现也与普通话有较大的差异。本文主要关注的是其连读变调系统中的儿化变调现象,并力图通过字组调查的方式,揭示其变调规律。
武安话的“儿”后缀在语流中已与前一语素合音为儿化韵,一般不独立为儿尾。“儿”单念时的语音形式是边音声化韵,但儿化韵的语音特征是卷舌化。儿化变调指的是儿尾与词根合音后产生的调值相对于词根本调所发生的变化,在武安话中分为非重叠与重叠儿化变调两种,二者变调规律不完全相同,以下分别讨论:
一、非重叠儿化变调
非重叠儿化变调规律见表1。下面分三个问题讨论儿化音节及儿化连调式的变调。
(一)重读儿化音节的变调
有两个变调:词根为上声,儿尾与词根的合音音值为[31];词根为入声,儿尾与词根的合音音值为[42]。其他调类的词根与儿尾合音后不变调。
(二)轻读儿化音节的连调
轻声音值的主要形式为[21],出现在各种调类的前字后,本源调为阴、阳、上、入四种。另一种音值[12],也出现于各种调类的前字后,本源调只为上声。入声字儿化的同时舒化,塞音尾脱落,全部变为[21]低降调。(见表1)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重读还是轻读,武安话入声字儿化舒化的方向都没有像它在单字调层面的舒化那样派入四声,表现出儿化韵系统独立于生成它的单字音系统的一面。
(三)两字组儿化词语前字的变调
儿化两字组前字变调规律与一般两字组非常相近,下面重点说明不同之外,相同点不再赘述:
1.阴平[42]:连调中出现两个变调值31、35,在阴平,去声、入声前变调为31,在阳平、上声前变调为35。
2.阳平[31]:只有一个变调35,变调只出现在阳平、上声前。
3.上声[55]:出现两个变调值31、53,在阴平、入声前变调为31,在去声前变调为53。
4.本调为去声和入声的前字变调规律同一般两字组。上述为重重型儿化字组前字的变调,重轻型儿化字组前字的变调同于一般两字组。
二、重叠儿化变调
武安话叠字组儿化词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A儿A儿”式的重叠名词,一类是“AA儿(的)”式的形容词的重叠。重叠儿化和非重叠儿化的不同在于前者比后者的构成过程复杂,词根语素经过重叠和儿化双重组合过程,因而二者的变调的情况也不同。此外,“A儿A儿”式名词和“AA儿(的)”式叠字形容词的儿化重音模式不同,连调也有差异,两类词语的连调情况见表2。
“A儿A儿”式重叠名词重音模式和非儿化重叠名词相同,都是“重轻型”,重叠词根都要儿化。重读前字如果是非入声字的儿化则不变调,如果是入声字的儿化则塞尾脱落变调为42。轻声儿化后字,不管其本源调如何,一律变为轻短的21。
“AA儿(的)”式叠字形容词的重音模式为“重轻轻”型,与普通话的“重重轻”型不同:普通话第二个重读音节的变调不受原调影响,都变为阴平调,同样,武安话的第二个音节的变调也不受原调影响,但都变为轻声的21低降调。普通话第三个音节“的”为轻声,一般记做一个2度的短调,实际听感上是有一定音长的。而武安话第三个音节“的[li]”,极短极轻,常脱落了声母[l],只剩下韵母 [i],在较快的语流中,连调式常为[42+211]的模式,例如:
酥酥儿的[su42 sur21 li1]或[su42 sur211]哗哗的[hua42 hua21 li1]或[[hua42 huar 211]。这实际上正是王福堂(1999:126)所说的:“两个(甚至更多)语素共存于一个音节之中”的情况。
参考文献:
[1]沈明,《晋语的儿尾变调和儿化变调》[J].《方言》,2002年第4期.
[2]王福堂,《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M].语文出版社,1999年.
[3]乔全生,《山西方言“儿化、儿尾”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2000第23卷,第2期.
[4]吴继章、唐健雄、陈淑静,《河北省志·方言志》[M].方志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