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燕
【摘 要】 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应从命题、选材、立意、构思、剪裁上有所突破,以实现培育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创新,是写作的特征,也是文章的生命。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积极而有效地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我觉得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写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新的发现,跳出前人的窠臼,另辟蹊径。宋人范温评价苏东坡说:“老坡作文,工于命意,必超然独立于众人之上。”这种“超然独立于众人之上”的“命意”,必然得力于他的创新意识。
一、学生作文如何才具有创新意识呢?
白居易在《与元久书》中强调“文章合为时而著”,他的意思是,文章应该写时代的人、事、理,描绘时代的风貌,传播时代的信息,融入时代新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把那些闪耀着时代光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表现、新要求和新趋向等捕捉入篇,融于意象之中,使文章立意与时代脉搏合拍跳动。
这种创新意识首先表现在文章的命题上。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常常用一些传统题目去指导学生,如以古代笑话《滥竽充数》为写作材料,往往以《〈滥竽充数〉读后感》等作为作文题目,姑且不说这类题目大而空,会削弱学生的写作兴趣,淡化学生的写作激情,束缚学生写作的思维活动,就是以时代感来衡量这类题目,也会发现其中的不足,没有鲜活的时代意识。如果换成下面的一些题目:《南郭处士下岗以后》(记叙文题)、《优胜劣汰话“吹竽”》(议论文题)等等。这些文题和现实生活联系紧密,能够与学生的生活、见闻、思想合拍,产生共鸣,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作文必然有一定的分量。可见,一篇好作文如果再有一个新颖的好题目,那么,不但能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使之一睹为快,而且读后给人一种珠联璧合、天衣无缝的艺术效果。
其次,巧换传统题目。教师布置的作文题目中,有许多传统题目,如果不违背作文的要求,应该鼓励学生换用新颖有趣的题目,既避免千人一面,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教师也应该力避用传统的题目禁锢学生的思维活动。如:《难忘的中学生活》换用《花季·雨季》,写中学生活中喜怒哀乐的故事。题目具有比喻性,中学生正处在花季般的年龄,以此为题,倍感亲切。
再次,增添“流行色彩”。针对中学生思想活跃、喜欢模仿、追求时尚的特点,教师命题要力求充满时代气息,具有鲜活思想。《我们是我们自己的纤夫》、《撑起一片阳光》等等,无不贴近学生的生活,形象地表现了当代中学生自强自立的意识、活泼灵动的思想,中学生一看到这类题目,就会产生一种亲切之感,一种写作冲动,可见,充满流行色彩的题目很受中学生的青睐。
二、怎样才能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文呢?
1.“契机”创新。一个人物,一句话,一点回忆,一个场景等,都可以触动同学们的思绪,成为作文的“契机”。有了这个契机,头脑中杂乱无章的生活积累会突然变得有序,一个原本平凡的事件会突然闪耀着光彩,几个本来毫不相干的人物、事情,会突然产生特殊的联系。写父亲的文章可谓多矣,朱自清却写出了与众不同的《背影》,这就是因为父亲的一封信成就了他写作的契机。中学生作文也是如此。
2.“逆转”创新。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曲径才能通幽,曲折才能生姿。作文最忌平铺直叙,要在自然中求变化,流畅中求跌宕,才能做到引人入胜,扣人心弦。例如《一件小事》中,“我”一天比一天“看不起人”,后来在人力车夫的实际行动教育下,终于进行了深刻的自我解剖,起初觉得有些迂的车夫成了“我”须仰视才见,且“时时记起”的人物。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巧设文章“转折点”。
3.“求异”创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思考,在相同的表象中找出不同的因素来,摈弃陈规,发前人所未发,立意求新。文学史上有许多求异创新的成功范例。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就是“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写成的名篇。一样的咏梅,两者迥然不同。陆游笔下的梅花,处境偏僻,心情寂寞,饱受风吹雨打,极度消极孤苦,然而互相争权夺利,钩心斗角,目空一切,孤芳自赏;而毛泽东笔下的梅花,不怕狂风暴雪,敢于傲雪开放,并且昂然向上,向百花报春,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
4.“巧合”创新。人们在阅读时常常有这样一种体验,当读到那种出人意料的情节时,往往会激动地赞叹:真是“无巧不成书”。这里的“巧”主要指碰巧、凑巧、巧遇、巧合。精巧的构思,巧合的情节,确实能使作品锦上添花、出奇出新。孙犁的《荷花淀》中,女人们去找丈夫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却在敌人追来时在荷花淀里“得来全不费工夫”,还引来敌人送给游击队消灭个彻底,你说巧不巧!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并合理地创设“巧合”。
总之,作文要创新,切忌机械模仿、重复过去,必须大胆想象、出奇制胜。
参考文献:
[1]张志毅.创新教育讲稿.
[2]徐越化主编.中学语文教学法.
[3]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
[4]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
[5]中学语文教学.首都师范大学.
(责编 雷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