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方式初探

2009-08-25 09:37杨义杰
中国教研交流 2009年7期
关键词:独立性应用题过程

杨义杰

【摘要】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本文探讨了自主学习方式的意义和特征,总结了在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自主学习 数学教学初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已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下面根据本人对自主学习方式的理解和数学教学的实践谈谈个人的认识:

一、自主学习的意义和特征

自主学习就是在自我监控下的学习,这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自主学习是从学习品质的角度对学习的一种分类,它相对于“被动学习”、“他动学习”。

自主学习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识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人既是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又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也是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他主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自主学习则把学习建立在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一面上。应该承认,作为学习方式,他主学习和自主学习都是客观存在的,都有存在的合理性。我们所要强调的是:第一,他主学习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方式,而只能是一种辅助方式,这是对他主学习的定位;第二,他主学习要不断转向自主学习,他主学习是一种过渡方式,这是对他主学习的定向。对他主学习的这样定位和定向是正确发挥他主学习价值和作用的前提,也是促进学生人性健康发展的保证。遗憾的是,传统教学过分强调和突出他主学习这一方式,从而使学习异化为一种外在于学生的控制力量,并最终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本次课程改革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在学习方式上特别强调和提倡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

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它对应于他主学习的被动性,两者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要我学”则是基于外在的诱因和强制。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兴趣有直接或间接之分,直接兴趣指向过程本身,间接兴趣指向活动结果。学生有了学习兴趣,特别是直接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有兴趣地学习,事半功倍。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情况就大相径庭了:“强扭的瓜不甜”,学生在逼迫的状态下被动地学习,学习的效果必定是事倍功半。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学习是谁的事情,谁应当对学生的学习承担责任?教师当然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负责,但是,如果学生意识不到学习的责任,不能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这种学习就不是自主学习。只有当学习的责任真正地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自主学习。

2、自主学习是一种独立学习

学习的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品质。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除有特殊原因外,每个学生都有相当强的潜在的和显在的独立学习能力,不仅如此,每个学生同时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他们在学校的整个学习过程也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这是独立学习理论的基本依据。由于低估或漠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忽视或压制学生的独立要求,从而导致学生的独立性不断丧失,这是传统教学需要克服的地方。本次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值得强调的是,对待独立性和独立学习,要有一种动态发展的观点,从教与学的关系来说,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也是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随着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增长和提高,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发生了相反的变化,最后是学生基本甚至完全的独立,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自主学习是一种元认知监控的学习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它突出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上,即在学习活动之前,学生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作好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审视、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之后,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并养成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

二、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或在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而对教学活动的操作程序、方法、手段、技术等方面作出的概括性规定。新教材要求学生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独立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养成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以及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面向现实生活。教学策略主要有自主学习教学策略、探究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策略和联系生活教学策略。

自主学习教学策略是学生在教师的激励、引导下,主动积极地置身于教学活动中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和价值观的教学策略。学生自主学习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只有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活动,才可能有良好的学习结果。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自主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注意教学过程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所负载的教学信息的心理加工过程。没有这种对过程的注意,就谈不上对教学信息的心理加工,更谈不上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这充分说明:自主学习是学生发展的前提;而被动地、消极地、形式地学习,由于缺乏对教学活动以及教学信息的注意和心理加工,不可能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学生的自主学习要靠教师的积极引导。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1、为学生提供自学问题单,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自我确定目标

学生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找到适合自已的学习目标,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从不会确定目标到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和能力确定出适合自己的目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开始阶段,问题单中的问题可以细一些、具体一些。后来问题越来越概略,越来越纲要化,必学内容越来越少,选修内容越来越多。而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将问题细化,补充自己的问题。

课例1: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单:

⑴你认为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有哪几个步骤?

⑵你认为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⑶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和小学的算术法求解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⑷你学习了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后有哪些收获?

这样的问题单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问题空间,充分照顾到学生间的差异。在初始阶段,并不一定学生都能确定出合适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在课例1中,教师对学生的不同见解不能只给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是要在师生的共同评价学生的不同目标中,让学生自已去体会怎样确定学习目标更合适,设计的问题单的内容,要从教学目标出发,尽可能多地设计一些发散性问题和探索性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多领域地去探索分析问题。

2、创设多维互动的交流空间,让学生自我选择学习方法

有的学生在学习时喜欢独立思考,有的学生则更喜欢与别人交流,这两种认知风格不影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该设计出适合所有学生现有知识和能力的问题,引导学生选择出适合自己的、最有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教师设计的问题,学生可以独立思考或做题,可以与同桌交流,可以小组交流,也可以看书来完成。这是给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法的机会。采取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由学生自己去选择,这也是教师尊重学生认知风格和学习方式的体现。同时,对于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不能仅仅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而是要在小组交流和班级展示中,引导学生吸纳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使学生在相互学习和体验中获得有效的学习方法。

3、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调控

自主学习强调对学习过程不应由老师整齐划一地硬性规定,就是相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时采用的方法也有差异。学生不断审视自己的学习过程,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教师要用正确的方法来引导才能逐渐形成。在课例1中,教师先提出“你认为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有哪几个步骤”,让学生思考,再提问“你认为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通过同学间、小组间合作交流,学生不断地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调控。

4、尽可能给予学生对学习结果自我反馈的机会

传统的教学总结是一大环节,这一环节一般都是由老师来做。自主学习提倡总结这一环节的工作由学生来完成,给学生一种极好的自我反思机会。这种自我反思的过程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在课例1中,“你学习了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后有哪些收获”引发了学生对学习结果的自我反馈,这种自我反馈是老师无法代替的。比如:学生感受到某些应用题列一元一次方程来解比小学算术解法简单,感受到一题多解,感受到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和算术法求解的某些联系,感受到某些题用方程解更简单等,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这种体验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情感的培养很有好处。

5、自主学习方式与其他学习方式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是很重要的学习方式,它是进行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的基础。但是,合作学习、探索学习又为自主学习提供了舞台,教师设计教学时要注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相互有机结合。教师依据教学内容,设计出学生感兴趣、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探索学习。

课例2:我在观摩“整式”概念教学中,教师作了如下的引入设计:

实例引入:请你当设计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居室环境也讲究美观、大方。现有一个长方形的窗户,其长和宽如图所示,请你当设计师,设计窗户上方的装饰物,并计算装饰物所占的面积是多少?窗户中能射进阳光的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窗框面积忽略不计)

(注:教师可先将方案一展示出来,以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方案一:小明房间的窗户如图所示,其中上方的装饰物由两个四分之一圆和一个半圆组成(它们的半径相同)。

⑴装饰物所占的面积是___________。

⑵窗户中能射进阳光的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___。

备案一:房间的窗户如图所示,其中上方的装饰物由两个四分之一圆组成(半径分别相同)。

备案二:房间的窗户如图所示,其中上方的装饰物由四个半圆组成(半径分别相同)。

这样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重视“过程”,即发现问题的过程、分析问题的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这些过程,揭示隐含于其中的数学本质的东西。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表现为交往互动;这样的设计,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提供广阔的交往空间,使学生在主动的交往中获得知识和体验。这种交往是多向的、交互式的,这种师生间与生生间的多向交往既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又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智力活动水平,使学生在同学间、师生间的互动中得到了发展。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主动参与,参与面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教学,而不是少数学生,这也是素质教育面向全体的要求。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他主学习要不断地转向自主学习;另一方面是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转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就是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关文信主编:《新课程理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第一版

2、余文森:《简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初中数学资源网,2004年3月

猜你喜欢
独立性应用题过程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独立品格培养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做最好的自己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关于事件独立性的两种判断
雪花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