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语文创新教育的作用

2009-08-24 09:27李新国
学周刊·中旬刊 2009年5期
关键词:观念评价语文

李新国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其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目的是造就创新型人才。当今世界,知识的更新周期缩短。高新技术发展迅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急需涌现一批又一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因此,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共同重视。作为基础工具课的语文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独特优势。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些有益的尝试。

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思想

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创新的含义,它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相对于自己而言的创新。它是指学生在解决某一问题时,采用了自己以前从未采用过的途径与方法,但却是其他学生或社会上早已使用过的方法与途径。二是相对于全体学生而言的创新。它是指学生在解决某一问题时,采用了同年龄组,甚至同一教育阶段的其他学生以前从未采用过的途径与方法等,但却是社会上已经使用过的方法与途径。这两个层次的创新对于整个社会并无现实价值。三是相对于整个社会而言的创新。它是指学生在解决某一问题时,采用了整个社会尚未采用过的途径与方法。这种创新具有社会意义和实践价值。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各方面的知识能力及其他条件的限制,因而,对于小学生而言,创新教育的目标,应以第一层次的创新为核心,以第二层次的创新为奋斗目标。

创新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责任在教师,广大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站在二十二世纪的高度,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培育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人。现行的语文教学,基本上还是应试教育模式下形成的传统方式,以教材为中心、以考试为目标、以知识为内容、以灌输为方法。这种教学完全是一种被动的教学。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陈旧,这种观念的陈旧不仅是教师观念的陈旧,更深层的是整个教育观念和社会观念的陈旧。在教学当中,教师个人作为直接施教者,自觉不自觉地承载着这一包袱,被动地接受着而又无奈地影响着学生。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最重要的是要转变社会性的观念,转变教师个人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能力创新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因此,我们首先要努力实现教育观念上的转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通过启发式、主体性教学培养学生勇于尝试、敢于探索的精神。

当前,实施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当务之急是实现三个转变,树立一种观念,培养一种意识。

1.实现学生观的转变。因为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所以应视学生为活生生的学习主体,而且是具有充分的创造潜能的主体。从学习目标的确定到学习方法的选择,从学习计划的制定到学习内容的选取,以至于学习进度、学习时间等都必须是由学生自主行为决定的,适合学生的,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实现教学观的转变。教学发展到今天,教学观已发生了许多改变。新的教学观以人的发展为本位,要求体现课程与教学的统一,强调教学过程开放性与生成性。把教育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其根本的改变是重心转向学习过程--一种在教师引导下的学习主体自身探究性的、创造性的学习。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学生的发展应是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发展主要靠学生内部的动力作用,使自身的素质和个性得到提高。教师要给予必要的适当的指导、激发。语文教学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在语文素质中最核心的是发展语文能力、创造能力、情感和学习习惯。

3.实现教学评价观的转变。以往评价教学,最基本的价值观就是传授或获取知识的程度。知识虽然重要,但学习者获得的能力以及学习者自身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必须完善基本的教学考试形式和内容,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估体系,评价由重知识向重能力、重过程、重发展、重创新转变。评价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树立多元的创造观。 创造的多元性意味着创造力不仅仅局限于科学发明、艺术创造活动中,还表现在人际交往、管理、组织等诸多领域,同时还意味着人人有创造性,创造要面向全体学生。现在的研究证实:创造性是一种连续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品质。人人乃至儿童都有创造性思维。因此,创造性教育要大众化。

5.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明白创新对于社会发展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生唱发明歌谣,让学生领悟发明创造的道理;还可以组织学生学习有关科技理论知识,讲科学家和发明家的故事,听科学家的报告,参观科技制作,并向学生介绍一些青少年发明成功的事例,使学生全面认识科学发明家的形象,理解创造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幸福,消除对创造的神秘感,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孕育创新意识。

二、改革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要改革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应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提出问题,接下来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所提的问题进行分类,围绕有价值的核心问题进行讨论,或采用其他活泼生动的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能让学生独立钻研课文,集思广益,这种做法对开拓学生创新思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成效。

1.可以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让学生自编、自导课本剧。有的学校的学生剧团在老师的指导下,把教材中的优秀篇目,编成剧本,指导学生在充分阅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学生既做演员,又做观众;既做表演者,又做评论家。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表演能力,而且学生在实际演出中还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可以根据学生思想活跃的特点,开展课堂讨论和辩论赛。课堂讨论和辩论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在教学中,针对常常出现的学生对课本中的人物的认识不统一的情况,老师不是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将双方组织起来,展开辩论,让他们各自陈述理由。通过辩论,学生们认识到各自的认识都有偏差,对问题有了全面的认识。问题会越辩越明,而且通过辩论还可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产生新的认识和看法。

三、正确评估,激励创新意识

教师应采取激励的评价机制,做到赏识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注意保护和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课堂上,学生勇于回答问题的行为是教师首先应给予以肯定的,至于回答的正确与否是第二位的,是可以经由学生集体讨论逐步澄清的。教师应更多多地关注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态度和创新热情,特别要注意保护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做到不只是评价学生的做法正确与否,更要注意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交往状态,评价学生自身的发展水平及探索创新的过程。在评价方式上,要注意多种评价方式的结合(包括书面的、口头的、操作的)。学生作业、习作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成果的激励功能,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完善他们的创新精神。如在班中开辟习作园地,为学生的作文“发表”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利用评讲课让小作者读自已的优秀作文,及时在班中鼓励、表扬汇编个人、班级的优秀作文集,再配上学生自用电脑绘制出的封面,家长写上序言,进行评比等等。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兴趣,有利于他们再度创新。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要能形成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观念评价语文
维生素的新观念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健康观念治疗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