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桂芳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一套语文教材,几乎包含了美的各个领域,表现了美的各种形态,那一篇篇范文堪称经典美文。课堂上,我喜欢引领孩子们走进语文那美的殿堂,徜徉那美的殿堂,去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继而创造美。
一、品析词句,激发美的情感
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情感性。语文学科在我们中国人心中就像母亲一样亲切,充满了温暖和亲情。上语文课,就是带领孩子在母语的乐园徜徉。请看《秋天的怀念》教学片段。
师:母亲是怎么“忍”的?
生:(读)“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师:这里重复用了一个词——生接:悄悄地。
生:课文中还有一处也写到“悄悄地”。“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师:母亲这个“悄悄地”忍的细节被你发现了,感谢你给大家的启发。若把“悄悄地”去掉,再读读上面三句话,谁能任意选择一句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我谈第三句。因为母亲一说“跑”和“踩”,就会想到儿子的脚。“悄悄地”说明了母亲在儿子面前说话特别小心,也体现了母亲对儿子的关心。
生:我谈第一句。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又在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动静。如果母亲不是“悄悄地”,就体现不出母亲对儿子的理解和关心。
师:是啊,人们常说“母爱是最伟大的爱,是最无私的爱”。谁也想用一句话来赞美母爱。
生:1.母爱是无价的。2.爱是永不褪色的爱。3.爱是最不受污染的爱,我要用实际行动来报答母亲。
在这一片段中,我紧扣三个“悄悄地”,引导孩子在读中品析句意,在读中品味句情。在一次次的朗读中,孩子们渐渐感悟到了母亲对儿子的一颗慈爱之心,也激发起孩子们热爱母亲、报答母恩的美好情感。
二、吟诵美文,增强美的体验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好文章是读出来的,美文尤需美读。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孩子通过有重点的美读,就能增强美的体验,从而感悟到潜藏在文字背后的哲理或情感。请看《雨铃铛》片段。
师:春雨落下来有什么声音?
生:1.春雨落下来沙沙响。2.生:雨落下来丁零当啷响。
师:两种声音相同吗?怎么读出不同的声音?
生:“沙沙”要读轻点,“丁零当啷”要略读重些。
师:你们听过雨声吗?我们一起来感受春雨滴落时发出的丁零当啷的声音。
生:我听到雨水滴得很慢,每一滴的声音都不一样,发出了丁——零——当——啷的声音。
生:我听到雨珠很大,落下时发出了丁、零、当、啷的声音。
生:我听到雨下得很急,发出了丁零当啷、丁零当啷的声音。
不同的声调,不同的语速,不同的停顿,在教室里汇成了一曲奇妙的“春雨交响乐”。孩子们沉醉在自己所创造的“天籁之音”中,美的体验增强了。
三、设计板书,接受美的熏陶
一幅完美的板书,可以说是一帧精美的书法艺术品。为了使学生很好地感受到教材中所蕴含的美,从中受到的美的陶冶,我会根据不同的体裁、不同的类型的课文,采用多种形式精心设计板书,让孩子们领略美的文字,接受美的教育。如《桂林山水》板书设计。
此板书以别具一格的对联形式,突出了对“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美,中间再配以“桂林山水”的简笔风景画,图文并茂,使人耳目一新,把孩子们带进了如梦如幻、如诗如画的境界。
四、拓展文本,进行美的升华
一篇好的文章,常常会让人觉得言已尽而意未穷,教学时可引导孩子或根据事情发展的线索,或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想象,创造性地开发和拓展文本资源,使文章的艺术美得到升华,使孩子的审美能力得到发展。比如:学了《绝句》后,引导孩子用彩笔画出诗中景物,体验颜色美;学了《秋天的落叶》,可让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秋色美;学习《尊严》一文,教育孩子做一个具有自尊品格美的人……
我愿在语文这个美丽的殿堂当一名美的使者,我期待着能够有一天,当有人问起孩子们:为什么爱学语文?孩子们会深情地说:语文是美的乐园,语文是美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