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到少云
球场实际上是设计者及维护者联手摆下的“天门阵”,等着球手去破阵。所以,高尔夫运动依然是人与人之间的对垒,不过球手的对手不在台前,而在幕后。真正的高尔夫铁杆爱好者,就要不断地去破解不同的“阵法”。
7月22日,中国出现了500年一遇的大日食奇观。包括世界各地的天文学家及天文爱好者纷纷涌向中国长江流域的观测带,以求目睹这极之难得的天机。仅在上海,因蜂拥而至的“日食游客”就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上海浦东出入境管理就表示:“来自德国、英国、美国等10多个国家的1万多名天文爱好者蜂拥而至。”上海柏悦酒店包括香槟和早餐在内的2830元人民币的“住宿套餐商品”很早就被预订一空。甚至有更疯狂的人,他们乘坐飞机追逐日食。
这才叫爱好者!这才叫铁杆!为了五分钟的视觉享受就跨越国境飞奔而来。很显然,这些天文爱好者并不是没见过日全食的,因为时隔一年半的时间至少就会出现一次日全食。但是这些天文爱好者与普通观测者的区别就是他们用“夸父逐日”的态度去追逐自己的爱好。
我知道有这样的一些高尔夫球手,有些是驻场教练,在他所在的球场可以打出比顶级职业球员还稳定的好成绩,因为他们摸清了这个球场的脾性与规律;有些是某个球场的会员,但坚持打自己的会员主场,极少挑战更多的球场。我把这一类球手,定义为高尔夫接触者,而非高尔夫爱好者。高尔夫运动区别于其他球类运动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球场的独特性。比如足球场,是有标准的,无所谓谁是设计者,球场之间虽然存在差别,但这种差别很小。但高尔夫不同,每座球场都有它独特的个性,而且每座球场极力推崇它的个性。
我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球场实际上是设计者及维护者联手摆下的“天门阵”,等着球手去破阵。所以,高尔夫运动依然是人与人之间的对垒,不过球手的对手不在台前,而在幕后。真正的高尔夫铁杆爱好者,就要不断地去征服不同的“阵法”。
那么,界定一个球友是不是高尔夫铁杆玩家,最重要的标准就应该是看他经历了多少球场的考验。假如需要一个数字来衡量的话,在我心中是这样划分的:打过不足10个球场的球友算是高球接触者;打过超过30个球场的球友算是高尔夫爱好者,因为在北京、广东、山东等地都有超过50家的球场;高尔夫发烧友级的铁杆玩家必须要打过100个球场才算,这仅仅是国内球场数量的四分之一,想来100这个数字也不算过分。假如国内的球场已经不能满足你的胃口,你已经向海外进军的话,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是骨灰级啦!
你可能会反对我这个划分标准,你觉得自己虽然没打过如此多的球场,但经常下场;你虽然没打过如此多的球场,但杆数已经很低。要知道,很多人在特定的球场可以打出漂亮的成绩,但是一换球场就像换了一个人,屡战屡败,直至最后拒绝在这类球场打球。就连强大如伍兹者,在过去的11年中也一直排斥在澳大利亚举办的比赛,因为他11年前在澳大利亚参加的几次比赛的结局都是失败。这是一种对胜利有着极强欲望的偏执情绪,但从高球爱好者的角度来说,是不可取的。
是天文发烧友,就不应该错过每一次天文奇观;是高尔夫铁杆爱好者,就要去追逐每一个有鲜明特色的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