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和他的“向阳坡”

2009-08-21 07:35赵丽萍
山花 2009年14期
关键词:全村人墓地马达

魏 冬 赵丽萍

什么是人?人是什么?人活着为什么?为什么人要活着?怎样活才算活?什么是道德?什么是法律?什么是准则?这是历代作家试图通过文学作品对人性展现向世人所要揭示明白的问题,他们苦苦地探索着追寻着,从而构筑了我们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民族的璀璨的文学宝库。

文学作品最能够震撼人心灵的,是它所展示的至纯至真的人性。而人性作为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在当代作家胡学文的笔下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而且最为突出的是,作者把人物放在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以及市场经济对乡村不可阻挡的诱惑、渗透与冲击之下来全面地再现人的意志和精神、品行和情感 。现在人们常常疑惑,当现代文明以“入竹万杆斜”之势冲击着人类生存的各个角落的时候,我们应该坚守什么样的人性?我们应该如何坚守?对此,胡学文的小说《向阳坡》给了读者以明确的答案。小说中的马达、莫四、大板牙、崔杆子、吴小丽、秋山家的、福旺女人等人物在对待向阳坡事件中的表现就深刻地为我们解答了当代人性的问题,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思考与坚守。

马达是小说中的主人公,马达这一形象的价值不只在于他表现了我国传统农民的孝顺、善良、勤劳、实在、憨厚、质朴、执着的品格,更主要的是,他向我们揭示了在当今市场经济无情冲击下的广大农村中的农民,乃至改革洪流中的每一个人对人性的坚守的问题。

马达身上传统的中国农民的品德是极其突出的,首先他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他不管多忙,“每天都看父亲一趟,哪怕半夜呢。”每天按时给父亲送饭,甚至在吴小丽打算跟他一起坐牢时,都在想谁是能给父亲送饭的最合适的人选。他看着父亲“整天吭吭哧哧咳嗽不止”心疼,按医生说的“父亲的病治不好了,想吃啥吃点啥吧”。他给父亲买牛头肉,马板肠,套野兔子,而且花大钱,买回来又卖出去,还赔上了一千元,给父亲买一头牛来治病,并且想好了,一头吃不好就吃两头。马达没有受过“孝悌”的教育,然而在他身上却积淀着每一代人的这一品质,这种深厚的积淀让马达成为全营盘村最孝顺的儿子。马达渴望勤劳致富,他在向阳坡的三亩地和后来调的三亩上都种出了长势喜人的胡麻。马达憨厚善良,他要在自己摆布的各种表情中选定一种忧伤的表情,要在老板哀伤的日子里也表现出哀伤,否则便觉得“有点儿对不住老板”;他心疼那两只被活埋的作陪葬的羊;宰牛时,当他触及到牛看他时的那似曾相识的熟悉的目光时,“他大叫,不杀了”,而且宁可损失一千元把牛又退了回去。此外,马达骨子认为的活埋和宰的本质上的不同、好地只能埋爹妈,不能埋狗的是非观念,以及挖墓地表现出的实在,对莫四查看挖墓地不满意的责骂表现出的老实,与大板牙满嘴的理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马达身上的这些被作者塑造到了极至的人性特点,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马达身上的具体体现,是我们世世代代都要坚守的不争的品德,是融在我们民族血液和骨髓里的民族特质。

人都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社会的每一点细微的变化都会或多或少地对人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现代物欲对马达不是没有影响,马达卖掉向阳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三千块钱卖掉向阳坡马达确实舍不得。“可每月给一千,就是另一回事。一月一千一年就是一万二。老板让马达看墓,肯定不是一年,而是十年、二十年……马达一辈子不愁吃不愁喝了。马达当然高兴。莫四说的没错,马达确实撞大运了。马达差点错过,但到底还是被马达抓住。”为此马达还与妻子以他们特有方式庆贺了一番。可是从马达的目光被棺材里躺的那条穿着西服扎着别有金卡子领带的狗死死地绞住的那一瞬间,同时又受到陪葬的羊的咩咩的凄惨的叫声的刺激起,便从兴奋掉进魔鬼窟, 随即马达就像着了魔似的表现出了一种让村里人难以理解的执着——讨回向阳坡。村里的人都认为马达的脑子进水了,可马达自己却觉得,他是全世界最烦恼的人,心里像硌了什么东西似的,不管睡着醒着,总感觉那东西坚硬的存在。许多的凭什么折磨着马达,再也无法让马达保持那种平和的心态来接受这一全村人都认为是好事的现实。在马达的思想里,这么大的一块墓地,只能埋爹娘,亲人,或自己,绝对是不可以埋一条狗的,再让自己和妻子为它看墓,这就更是不可能的事。他做噩梦,他难受,他像患了精神病似的整天嘴都说那一句话。这“难受”中包含多少的折磨,只有马达自己知道,于是他带着对“不就一条狗么,凭什么占那么大的墓地?凭什么穿西装戴领带?凭什么陪葬两只无辜的羊?凭什么让马达两口子守墓?”的疑惑、不解,开始了他讨回向阳坡的艰难的历程。

作者让马达带着几代人的穷苦走进了我们今天这个伴随着巨大社会转型与市场经济着陆后对原有社会体制产生巨大冲击的社会,作者把马达放在是坚守个人的道德准则,还是顺应潮流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安心为狗守墓;是放弃自己的利益,还是维护全村人的利益这样的矛盾中加以塑造,作者让马达在难受、痛苦和极度的折磨中挣扎,让这个生活在社会最下层的、没有受过太多教育的普通农民的做法向我们提出思考:在今天物欲横流的社会形势下,我们应该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什么是好生活,追求什么样的幸福生活,在我们的心中应该把道德、法律、准则放在一个什么位置?更主要的是坚守什么样的人性的问题。这是生活今天的每一个人必要遇到的,不可回避的,而且是一定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作品以马达讨要向阳坡那块地表现出的顽强与执着深刻而全面地体现了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执着是马达这一形象中最为耀眼也是最为打动读者的性格。马达的那种“一根筋”似的坚韧、执着,看上去有些极端,与今天的社会格格不入,但却切中了我们国人的品性,从而引起了读者的强烈的共鸣,这个共鸣既有与马达的共鸣,也有与作者思考的共鸣。马达的执着长在骨子里,他的每一个表情、眼神、动作、他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渗透着他思维中执着的细胞,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了他的傻、他的蛮,他的愣,然而他自有他的理论。为了坚守住自己的人性底线,能够堂堂正正地做人,马达整日都像困兽一样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追莫四上,他要跟莫四讨回向阳坡那块地。在这个过程中,马达割舍了用向阳坡换来的三亩地里长势正旺的胡麻,丢掉了有生以来从没见过的属于自己的让全村人都眼红的钱,却表现出了在他无法承受精神的重负后爆发出的疯狂的执着、坚韧和顽强,这一切都深深地打动了读者。对马达的疯狂执着,莫四使出了浑身解数,软硬兼施。莫四先前冲马达发火,骂骂咧咧的,施展着村长的权势,随即又改变了方法,以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丈夫对妻子的责任、派出所逮捕的恐吓、传统观念的影响、请马达吃饭、作村长的他想为全村人修桥的愿望、让马达的亲戚和村里的干部打劝、甚至用父亲和妻子来给他施加压力…… 这些也曾让马达缩过脖子,感到内疚,让马达呼吸困难,感到窒息,但是结果是“谁也劝不动马达”“什么招数也挡不住马达”,马达像一块坚硬的石头和铁板一样,刀枪不入。而马达对莫四贪污的质疑和敢作敢为的上告表现出来的清醒的执着,更让人感动不已。“他要告莫四。莫四拿了老板的好处,毫无疑问”,“桥是莫四的挡板,莫四把全村人都哄了。他们还一个个念莫四的好,念老板的好”。“村里是需要一座桥,可在马达看来,不是没钱,而是莫四没尽力。一家一户出点儿钱就行嘛,马达出得起,别人更出得起。”马达没有脱离社会生活,他的思想融入了当今社会的元素,他想要告倒莫四,就必须找熟人。但条条路都给他树起了“此路不通”的招牌。他告状被拘留、讨钱又被拘留,为此他几次失去自由。可是马达想,“他不能让一条狗打败。被狗打败还不如坐牢。坐牢好歹有个年头,被一条死狗打败马达就永远栽了。”于是他改成了拔墓地的花草,毁墓地的树木,结果又被“被戴上手铐,塞进警车”。但是这一切马达都不怕,可是最后妻子因替自己挖墓顶罪被警察带走,和自己求莫四求老板救妻子出来的过程彻底地打败了马达。最后,马达好像真的彻底清醒了,他不再告状了,也不再讨要向阳坡了,更不再拔墓地上的树和花草了,而是启用了大板牙的建议,与妻子一起“挖开坟包,撬开棺材,把那个腐臭的家伙装进麻袋,然后把那两只羊放进去,重新埋好”。向阳坡事件由此告终。但是马达却留给了我们一连串的思索:今天的我们要坚守什么样的人性?我们的法律该如何解决向阳坡事件?我们该怎样使用属于或不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利益?

作者简介

魏冬(1962—),女,北京市人,张家口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赵丽萍(1967—),女,内蒙古海拉尔人,张家口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全村人墓地马达
STONE SOUP石头汤
无天于上2035 第4话 新任务
寻找大象墓地
两个女孩
“马达”外公
枰中侠侣
马达螺纹水壶后盖注塑模具设计
在巴黎墓地徜徉
他用电脑引领全村人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