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洪其
彭荆风的《驿路梨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小说,发表之后即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多年来,产生许多优秀课例,丰富了语文教学的资源。但是我们对文本的解读还不够到位,在教学中师生还不断提出一些问题。本文梳理部分相关问题,以引发教师们的深入思考,警示今后的教学。
一、驿路依然是大道
课文对“驿路”的解释,多年来师生默认并误解着。
课文的第一个注释就是“驿路”,而各个版本教材的解释又几乎完全相同。都解释为:“古时为传递官府文书而开辟的交通大道,沿途设有换马或休息的驿站。这里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这个释义符合文章情境吗?
首先,这里一定是驿路。因为文题是《驿路梨花》,故事一定发生在“驿路”——曾经的“驿路”,也就是这里曾经“为传递官府文书而开辟”的交通大道。
其次,这里不可能是驿路。小说原文开篇作了说明。“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处。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夕阳西下,我们有点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这样的环境可能开辟过大道吗?
再有,这里肯定不是驿路。作者说:“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山高林密,小木屋才有价值,在大道旁文中的故事还会发生吗?
可是,这里一定又是路,尽管“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毕竟还有路人。
由此,“驿路”该解释为:荒野偏僻的山林间的小路。这才与原文人、事、物、情相符。
二、梨花何以开驿路
文末的引诗与小说的情境不一致,如何理解。
作者收笔句是:“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这句诗的情境是怎样的呢?
第一,“驿路梨花处处开”出自陆游的《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即:“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绍兴三十一年九月间,完颜亮的大军自北南下了,一边分兵进攻川陕和荆襄两路,一边自己率领六十万军队直逼淮水清河口,号称百万。南宋刘锜的军队在皂角林和金人遭遇,打了个胜仗;而在广大沦陷区,爱国群众纷纷组织乡兵与金人作战,在正规军的配合下,十二月间,收复了高州、长水县、永宁县、寿安县,并终于攻克洛阳,极大地鼓舞了人心。当陆游听到收复西京的消息时,异常高兴,立即作了此诗。
末联两句是说,可以预料到来年寒食节,祭扫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到达洛阳。显然这是欢庆战斗胜利时一种心情的表露,“驿路”不过是祭扫经过的路线,“梨花”是时令的代表,并非本诗的核心意象,没有什么特殊意义。
第二,引用这句诗是作者为了增加文化含量有意为之。作者曾说“最近,我和老作家艾芜同志作了一次长谈,他举了许多事例鼓励我多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用简练的词句精辟地表达人物感情和山川景色。这是老一辈作家的经验之谈。我就是读了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引起了我对过去哀牢山区梨树林中穿行时的回忆,而写出了那一段梨花盛开时的树林夜景的。诗人的好诗引起了我对生活意境的回忆,增添了作品的光彩。”
第三,原诗是欢庆战斗胜利的心情,小说是要赞美“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教学中怎样“自圆其说”为当呢?小说中作者肯定忽略了“驿路”,只取“梨花处处开”,而且只取其字面意思。“梨花”寓意纯洁美好,哈尼姑娘又名为梨花,花人合一,产生了新的寓意,象征了民族优良传统和雷锋精神,传遍大江南北、深山密林。
三、驿路飘香梨花情
关于小说主题的解读过于简单,甚至停留在文面表层。
教材“预习提示”:“本文以‘我和老余一晚一早的所见所闻为线索,通过设置悬念和巧妙穿插,刻画了一组人物,展示了他们助人为乐的美好心灵。”
施岩《评<驿路梨花>》:“《驿路梨花》是一篇脍炙人口、情深意浓的短篇小说,通过记叙云南哀牢山中路边一个小茅屋的故事,生动地再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不断传递的动人情景,热情地歌颂了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相互关怀的崇高道德风尚。”这个评价左右了许多版本对本文主题的表述。
于漪在《驿路梨花》教案中关于主题的预设答案是:“文章以一座深山茅屋为背景,展示了各民族、各地区、各职业人们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爱护的动人情景,歌颂了高尚的雷锋精神,赞美了为人民服务的优美心灵。”
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自不必说。作者被错划成“右派”长达22年,蹲了共和国监狱7年,1977年,“右派”帽子还没有摘掉,作者就发出呐喊,呼唤人性的回归,而此时的呼唤需要一种策略,免不了要采用“应景”方式。这点作者曾经坦言过:“我写《驿路梨花》是在被迫搁笔多年后的1977年秋。那时,党中央重新提出了学习雷锋。我觉得经历了十年浩劫,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被‘四人帮破坏无遗,为了帮助青少年更好地成长,向雷锋学习是很有必要的。但,我不满意那些平铺直叙的图解式的文章;反对那种用口号代替行动、用政策代替人物性格的写法,那只会把雷锋精神写歪,写干瘪,不能有效地对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我认为既然是文艺创作,那就必须从生活中来,用自己深受感动的故事和人物去感染读者。”尽管作者这样说,从“巧合”结构文章看,也还逃不脱“图解”“口号”的嫌疑,如“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
作者在借“雷锋精神”这个大主题,赞美民族传统。
有关地理和民族知识介绍:哈尼族向来质朴真诚、热情待客,只要客人踏上那富有民族特色的木梯,进到屋里,全家老少就主动起身让座。接着,殷勤的主人就双手捧上一碗香味四溢的“闷锅酒”,请你喝下这第一碗友谊酒。客人接过酒碗,若毫不犹豫,一饮而尽,主人便喜笑颜开,马上从火塘中取出茶罐,给你倒上一杯浓茶,推心置腹地跟你攀谈起来。如果客人留宿哈尼族家,老阿妈会把那条只有迎新那天才铺过一次的新被子,或是把毡子铺在床上,还要扫了又扫。第二天一早,见面第一句就问:“夜里冷不冷?”
如果你遇见哈尼的猎手打到猎物,或是在沟边剥野兽皮,不论老少,也不论认识不认识,见者都可分一份。哈尼人不仅热情待客,而且很讲究礼貌,途中相遇,即使素不相识,也要打招呼、让路,先让对方过去。尊老爱幼、讲究文明礼貌是哈尼人的美德和传统。
从哈尼民族习惯看,深山密林出现小木屋、小草棚并不鲜见,他们外出打猎为自己遮风避雨、休憩过夜方便,也为后人方便,因此大家都自觉建设它。这是哈尼人的习俗。作者曾回忆,“云南边疆民风纯朴,尽管他们并不把学雷锋的口号挂在嘴上,但他们却一向有助人为乐的好习俗:好客,热情,关心他人。我在他们竹楼里做过客,养过病,也曾和他们一起跋涉远行,钻老林,爬大山,睡过无人的山间小茅屋,也常在大树下肩并着肩露宿……”
所以说作者是在褒扬民族优良传统,宣传一种民族文化。从作者的部分作品看,他的创作始终以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活为主题,他以弘扬民族的精神为己任。例如:
《边寨亲人》,反映滇南边疆拉祜族人生活和边防军剿匪斗争的生活。
《佧佤部落的火把》,描述佤族、景颇族、傣族的生活。
《边寨烽火》,描述景颇人对新社会从迷茫走向理解的故事。
《芦笙恋歌》,描述一对拉祜族男女解放前后的悲欢离合和反压迫斗争。
《鹿衔草》,描述了深居原始老林里的苦聪人的苦难生活,以及人民解放军历尽艰辛去寻找苦聪人并动员他们走出老林定居的故事。
《阿佤姐妹》,描述阿佤头人两个女儿各受所爱的人(一个是解放军,一个是国民党)的影响而产生的矛盾冲突。
《雾茫茫》,描述一个无罪入狱的瑶族青年与他的恋人相互信任的忠贞爱情以及对丑类的反抗。
助人为乐,为自己和他人提供方便,不仅是哈尼人的习俗,云南少数民族的习俗,中国乃至世界很多民族都有这种习俗。读过一个材料,觉得小说主题更有普遍意义。材料里边说了几个故事,觉得那就是哈尼的“小木屋”。
在戈壁沙漠穿行要把吃剩的瓜皮放在地上倒扣着排好,这样可以更长时间地保持里面的水分,如果有断水的行路人遇到这些瓜皮,便可暂解饥渴,或许还能保住一条命。很长时间以来,这就是穿越沙漠的商旅的习惯。
在以色列农村,每当庄稼成熟收割的时候,靠近路边的庄稼地四个角都要留出一部分不收割。四角的庄稼,只要需要,任何人都可以享用。他们认为,是上帝给了曾经多灾多难的犹太民族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为了感恩,就用留下田地四角的庄稼这种方式报答今天的拥有。这样既报答了上帝,又为那些路过此地又没有饭吃的贫困的路人提供了方便。庄稼是自己种的,留一点给别人收割,他们认为,分享是一种感恩,分享是一种美德。据说在西伯利亚居住的人们,每天晚上都要放一些吃喝在门外,目的是给那些越狱的人们提供方便,渴了饿了,随便享用,免得他们因为饥渴而继续犯罪。
《驿路梨花》是把哈尼族优良的传统习俗上升为一种人文精神,用“雷锋精神”传递给年轻一代,感染年轻一代,从而提升整个民族的素养。
教学中还有一些具体问题,这里择要而论。
“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参考文献:
[1] 彭荆风,《深情写梨花——谈〈驿路梨花〉的写作》,《语文学习》,1981年第8期
[2] 于漪,《〈驿路梨花〉教案》,新课标语文资源网
[3] 施岩,《评〈驿路梨花〉》,百度网
[4] 《地理知识》,苏州市高中地理学科研究中心网站